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大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蘭洋鎮去年405戶1714 人脫貧

據《今日儋州》消息剛過去的一年, 是蘭洋鎮脫貧攻堅工作深度推進的一年。 該鎮在去年的脫貧攻堅工作中, 積極引進龍頭企業, 鼓勵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參與種養殖, 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 另外, 認真跟蹤落實好“三保障”政策, 確保貧困戶切切實實感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 截至去年12月31日, 蘭洋鎮405 戶1714 人實現脫貧, 成功摘帽。

引進龍頭企業加大產業投入 9大產業助力貧困戶脫貧

蘭洋鎮是一個黎苗族聚居的民族鎮, 轄15個村(居)委會、2 個鎮辦農場, 71個自然村, 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鎮總人口的65%。 2017 年全鎮脫貧戶405 戶1714 人。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 該鎮制定“兩年攻堅脫貧, 三年鞏固提升”的目標, 積極引進龍頭企業, 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 鼓勵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 僅去年, 就確立了養蛇、養鵝、養牛、養羊、養龜和種植仔薑、葡萄、檳榔、益智等9個扶貧產業專案, 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90%以上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帶動脫貧。

南羅村委會七葉葡萄種植基地就是目前, 葡萄基地占地面積500畝, 吸納鎮內5個村委會238戶貧困戶加入, 是蘭洋鎮吸納貧困戶最多的產業。 “

該鎮分管扶貧工作的負責人林振業告訴記者, 去年全鎮投入產業扶貧資金618萬元, 落實七葉葡萄種植、淡水龍蝦養殖、養蛇、養鵝、矮化椰子五個種養殖產業項目, 受益貧困戶558戶2334人。

加老、海孔、蘭洋、番開、番新5 個村委會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100%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帶動脫貧。 “番新村30戶貧困戶去年加入合作社養殖澳洲淡水龍蝦, 每戶分紅一萬元。 春節將到, 貧困戶可以安心過個好年。 ”

建立“四級包乾”責任制 確保“三保障”落實到位

“‘三保障’政策給貧困戶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實惠。 ”蘭洋鎮黨委書記賴小靈告訴記者, 蘭洋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 把脫貧攻堅工作當做頭號民生工程來抓, 成立了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與脫貧的五個重點村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 建立“四級包乾”責任制, 市鎮村幫扶幹部226名作為幫扶責任人, 結對幫扶全鎮貧困戶, 幫扶幹部進村入戶, 確保貧困戶“三保障”政策落實到位。

據介紹, 蘭洋鎮去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203戶, 動工203戶, 動工率100%, 其中竣工或基本竣工177戶, 竣工率87.1%。 危房改造戶資金已完成撥付1043.24 萬元, 資金撥付率為89.2%。 教育幫扶方面, 去年春季貧困戶在校學生456戶766人, 已發放資金887650元;秋季貧困戶在校學生448戶764 人, 已發放資金916350元, 確保扶貧學生享受扶貧教育補貼一個不漏。 醫療保障方面, 全鎮享受重、慢病醫療救助優惠政策的有大病20 人, 慢性病164 人, 醫療兜底保障158人, 資金174233萬元, 實行大病救助——一站式結算。 2017年新農合應保貧困戶684 戶2857 人已全覆蓋。

“全鎮貧困戶77戶286人分別因住房保障、整戶成員低保、整戶無勞力、整戶患病及無勞力問題, 列入2018年計畫脫貧。 ”賴小靈說。

扶貧產業與旅遊深度融合 打造農村慢生活

“蘭洋鎮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 堅持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振興農村戰略, 把‘農業+休閒旅遊+精准扶貧開發’深度融合, 打造農村慢生活。 ”賴小靈告訴記者, 去年, 番新村委會作為整村推進村, 蘭洋鎮府結合美麗鄉村進行扶貧整村推進, 重點發展水下養殖淡水龍蝦、水面種植荷花立體種養產業, 促進“農業+休閒旅遊+精准扶貧開發”深度融合, 建設旅遊扶貧示範村, 帶動番新村貧困戶30戶136人脫貧致富。

梁永朝介紹, 蘭洋鎮計畫將南羅村委會打造成黎苗特色田園綜合體, 致力打造一村一品, 實施產業脫貧, 實現效益與生態共贏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以黎族村莊文化為核心, 借助葡萄產業和淡水龍蝦養殖基地為農業觀光、體驗作為遊客流量的牽引力,

通過舉辦黎族民歌大賽、黎族舞蹈、黎族競技項目、黎族美食等形成黎族文化體系, 加深黎族特色民俗文化挖掘, 打造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黎苗特色田園綜合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