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表明不聽話的寶寶才是“好寶寶”,這個結果,你信嗎?

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有一個傳統的觀念, 而且從小都會教育孩子, 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這話也沒什麼問題, 爸爸媽媽都是為了寶寶好。 可能寶寶也曾經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走自己的路, 卻被爸爸媽媽一個“不行”給拒之門外, 從此之後開始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海查做過一個試驗, 對100個喜歡“反抗”父母的孩子和100個“聽話”的孩子進行跟蹤觀察, 結果簡單地說就是小時候不聽話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更有獨立性, 更有主見。 爸爸媽媽當然會更喜歡聽話的寶寶, 寶寶乖聽話, 什麼都按照爸爸媽媽的意思來, 這樣爸爸媽媽會少操一點心。

但是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 這樣一來寶寶雖然身體在長大, 心理卻一直都長不大, 沒法自己獨立, 什麼都事情要爸爸媽媽“包辦”。 將來寶寶長大成人了, 爸爸媽媽要操更多的心。 無論這個實驗結果准不准, 爸爸媽媽也不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大以後沒有獨立的能力, 在寶寶2到5歲的時候, 爸爸媽媽就要開始培養寶寶獨立的性格, 做個有主見的人。

1.多問

寶寶要說什麼的時候, 爸爸媽媽要表現很感興趣的樣子:寶寶, 你要說什麼呢, 爸爸媽媽在聽呢, 爸爸媽媽很想知道你的想法。 當寶寶知道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想法充滿期待後, 寶寶會更有勇氣說出內心的想法。 比如說去逛商場, 寶寶總是盯著一樣玩具看, 媽媽可以溫和地問寶寶:你想要這個玩具嗎?要是寶寶想要, 你再對寶寶說:你和媽媽說,

媽媽我想要這個玩具。 以後, 有什麼話不要放在心裡, 要懂得和爸爸媽媽說。

2.多聽少說

大人與大人之間交往也是一樣, 多聽少說的人往往會更有人緣。 和寶寶相處也一樣, 在寶寶說話或者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 爸爸媽媽要耐心的傾聽寶寶說話, 也可以用一些身體語言,

比如說彎著身軀, 靠近寶寶, 表示自己對寶寶要說的話有濃厚的興趣。 不要隨意去打斷寶寶說話, 適當給寶寶一點回應, 寶寶也會更有自信說出自己的內心。

3.允許寶寶說“不”

媽媽要是不讓寶寶長時間看電視, 而寶寶卻說:不, 我要看電視。 媽媽不要急著發火,站在寶寶的角度想想,可能是寶寶無聊或者沒人陪他玩耍:寶寶不要看電視,媽媽陪你玩遊戲好嗎?當寶寶說不的時候,媽媽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去瞭解寶寶的想法。

萌寶有話說

爸爸媽媽不要把“聽話”當成教育目標,但是一些危險的事情,肯定要讓寶寶聽爸爸媽媽的話。從寶寶小的時候開始培養他的自我意識獨立性格,對他以後的成長都有好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寶寶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密,寶寶有什麼話也會更願意和爸爸媽媽交流溝通。(圖片來源網路)

媽媽不要急著發火,站在寶寶的角度想想,可能是寶寶無聊或者沒人陪他玩耍:寶寶不要看電視,媽媽陪你玩遊戲好嗎?當寶寶說不的時候,媽媽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去瞭解寶寶的想法。

萌寶有話說

爸爸媽媽不要把“聽話”當成教育目標,但是一些危險的事情,肯定要讓寶寶聽爸爸媽媽的話。從寶寶小的時候開始培養他的自我意識獨立性格,對他以後的成長都有好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寶寶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密,寶寶有什麼話也會更願意和爸爸媽媽交流溝通。(圖片來源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