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大發現!信陽某工地發現淮河古菱齒象(非洲象祖先)化石

近日, 河南恒禹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南灣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二〇一七年度工程施工Ⅰ標專案, 在地處息縣孫廟鄉月兒灣村胡莊組南900米淮河河漫灘, 地理座標東經114°44'49.0", 北緯32°31'38.0", 海拔高程26.9米, 工程施工時發現了一些零碎的動物骨骼裸露, 東西3、南北3米, 面積9平方米。

息縣文物部門接到情況報告後, 立即趕赴現場勘察做好現場保護, 並及時向信陽市文物部門報告, 將標本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鑒定, 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齒象化石。

古菱齒象一般被認為是現代非洲象的祖先, 是生活在距今1萬—20萬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動物, 其主要活動區域是在我國華北、華東等地區。 由於這類象的臼齒磨蝕到一定程度後, 齒板的中央就會擴大呈菱形, 因此而得名。

資料

古菱齒象化石在淮河息縣段發現, 說明幾萬年前息縣氣候溫暖、濕潤, 有豐富的平原林地, 適合大象的生存。 一般在河道中較為多見, 可能是古菱齒象死後被河流、雨水沖到河道中的, 也有可能是年老體弱的古菱齒象在河邊喝水時死去後倒在河道中, 被淤泥和沙子迅速掩埋形成化石。 物件類的演化與地理分佈、氣候環境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為淮河流域氣候、環境、生態、生物演化與絕滅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由於古菱齒象化石暴露地面, 改變了保存環境極有可能被風化而毀壞, 息縣文物部門正積極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溝通,

擬進行搶救性發掘便於科學研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