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臟不舒服不一定是心臟病,隱藏在心臟裡的小秘密,你都知道嗎?

很多人認為心臟不舒服, 就是心臟病, 實際上心臟裡面有血管、神經、淋巴、胸膜等, 當感覺心臟不舒服的時候, 未必就是單純的心臟不適, 它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醫生在診斷過程中, 要注意通過患者對疼痛位置、疼痛方式等的描述、檢查等, 與以下疾病進行區別。

肺栓塞是因為血液中的栓子掉入肺內, 導致肺部血液供應受阻, 發病的時候, 心前區也會疼痛, 但是肺栓塞患者容易發生咯血, 患者可以選擇非血管CT瞭解血栓堵塞的具體位置。

夾層主動脈瘤患者發生大血管破裂時, 患者自感撕心裂肺的疼痛、大汗,

這個時候通過超聲CT就可以辨別。

心肌心包炎患者、胸膜炎患者都會有吸氣時疼痛加劇, 患者會有不敢吸氣的情況, 醫生要注意患者的描述。

心臟病沒發作如何檢查?

小王昨晚上睡覺時忽然覺得心臟不舒服, 吃藥後緩解, 第二天早上去醫院檢查的時候,

身體沒有任何不適, 心電圖檢查也沒有發現問題, 這個時候小王懷疑:昨晚心臟不舒服難道是自己的錯覺?

其實這個時候, 小王只要做個抽血檢查就可以了。 抽血檢查心肌酶, 檢查結果中的肌鈣蛋白T、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等數值, 都可以反應心臟情況。

抽血化驗結果會讓你明白, 昨晚心臟不舒服到底是錯覺還是真的。

此外, 如果懷疑有冠心病, 還可以專門專門抽血檢查BNP。 BNP作為心衰定量標誌物, 不僅反映左室收縮功能障礙, 也反映左室舒張功能障礙、瓣膜功能障礙和右室功能障礙情況。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明確看出患者冠心病到底有多嚴重。

我們說過, 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由於心絞痛發病突然, 因此建議患者要把藥物隨身攜帶。

硝酸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硝酸甘油含片是心絞痛患者的常用藥物, 當患者疾病發作時要按常規方法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為什麼心絞痛患者服藥不採用常規吞咽的辦法, 而用舌下含服的方式?

因為口服吞咽藥物,

藥物從胃進入腸道、再由腸道到肝臟, 起效至少需要半小時, 而舌下腺體眾多, 當藥物置於患者舌下, 舌下的腺體會快速將藥物吸收, 通常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後2-3分鐘, 患者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感受到疼痛時服藥即可, 但是我們都知道“不穩定型心絞痛”的“不穩定”不僅表現在發病時間長度不穩定, 短則幾分鐘, 長達半小時;其發病誘因也不穩定, 活動中可能出現, 靜息狀態甚至睡著之後, 也都有可能犯病, 可以說是“躺著也中槍”。

因為難以預判, 所以“不穩定型心絞痛”屬於高度危險疾病。 那麼此類疾病患者, 應該怎麼做才能降低危險?

高度危險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怎麼辦?讓我們看看專家怎麼說:(友情提醒:請在WiFi環境下播放, 4G包年用戶和土豪隨意)

【高度危險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怎麼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