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見聞(Ⅷ):反駁《人類簡史》赫拉利,請停止煽動人類對AI的恐慌

在達沃斯參會期間, 我接受了FT中文網主編王豐的視頻採訪。

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教授提出, 我們也許是最後一代掌管這個世界的人類, 尤其是當AI技術開始和生物技術結合, 開始介入基因編輯時, AI可以製造出擁有心智的怪物。

我認為, 這個觀點過於誇張, 在科學上沒有依據。 針對赫拉利另外一個“極為危險”的觀點, 我也做了回應。

以下根據視頻內容整理:

人工智慧的兩個極端,

都是不負責任、充滿誤導的說法

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 我發表了很多對人工智慧的看法, 之前也在《金融時報》、《紐約時報》等媒體上發表了多篇評論文章, 討論人工智慧問題。

我認為, 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更成熟的階段, 而業界對這個技術的討論, 已經得出一些很清晰的結論。 讓大眾瞭解這些結論非常重要, 因為人們很容易掉進某些知識“陷阱”中。 一些說法過於聳人聽聞, 比如技術奇點、機器控制人類。

反過來另一個極端的說法是, AI不會帶來任何變化。 它會創造更多工作, 一切都很美好, 我們會迎來“人機共棲”的時代。 我覺得這些說法都不合適、不準確、充滿誤導, 背後有隱秘的利益驅動。

對於人工智慧,

我們眼下最需要討論的問題是, AI只能在單一領域發揮優化作用, 它的確非常強大, 能助力人類, 但更有可能取代人類技能, 我們得接受這個事實, 為15到20年後人類技能被AI取代做好準備。 我們的確還有15到20年, 但這個時長只是工業革命的三分之一。

同時,

因為AI只是一種優化器, 它並不能取代人類的創造性, AI沒有情感、沒有自我意識, 只有有限的靈活性。 人類還可以勝任和創造出大量工作。

人們非常需要瞭解這些關於AI的真相, 所以我在很積極地傳播這些真相。 當然圍繞AI, 還有很多其它重要議題, 包括安全、隱私、貧富差距加劇, 這些問題都值得討論, 還包括歧視問題。

反駁赫拉利:

不應給任何人打上“無用階級”的標籤

在達沃斯論壇上,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教授在演講中提到, 我們也許是最後一代掌管這個世界的人類, 尤其是當AI技術開始和生物技術結合, 開始介入基因編輯時, AI可以製造出擁有心智的怪物。

我認為這個觀點過於誇張, 在科學上沒有依據, 要如何把資訊插入大腦?我們還不清楚。

當然我認同, 像基因編輯這樣的技術, 和人工智慧技術一樣, 都是影響深遠的技術突破, 肯定會帶來變化。

赫拉利教授作為一位歷史學家, 他擅長的是歷史研究和寫作, 科學不是他熟悉的領域。 他在書裡預測會出現一個“無用階級”, 這個觀點極為危險, 可能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我覺得把任何人稱作“無用”都很不成熟, 也絕不正確。

我認為人類有存在的意義, 有很多事情AI無法做。 人類有同情心、有愛心、有創造力、可以合作、有靈活性、可以解決複雜問題, 這並非AI能夠做到。

我以一個AI科學家的身份這樣說,我的AI科學家朋友們也都這樣認為。我們不應該讓非專家來製造這樣的大規模恐慌情緒,也不應該這樣有失尊嚴地給任何人打上“無用階級”的標籤。這是不負責任的、是錯誤的。

穀歌AI引領世界,

但創業公司仍有機會

創新工廠投資了多家AI領域的技術公司,當然不論哪家公司和穀歌相比,都有巨大差距。但我還是要客觀地評價,我們投資的一些公司做得不錯,比如face ++在面部識別技術上很強,在有些測試上甚至能打敗Google和Facebook。

總體來說,穀歌還在引領世界,Facebook和微軟、百度、騰訊、阿裡巴巴也都非常強,但創業公司還有機會。

因為它們能找到市場空白點,這些空白點也許是技術上的,也許是應用上的。另外,互聯網巨頭們在互聯網之外的領域,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力,比如銀行、醫院、癌症治療、自動駕駛等,它們在互聯網的優勢還不能完全發揮,即使它們擁有大量資料,也有專業知識,但創業企業還是能找到足夠多的機會做一些事情。

我以一個AI科學家的身份這樣說,我的AI科學家朋友們也都這樣認為。我們不應該讓非專家來製造這樣的大規模恐慌情緒,也不應該這樣有失尊嚴地給任何人打上“無用階級”的標籤。這是不負責任的、是錯誤的。

穀歌AI引領世界,

但創業公司仍有機會

創新工廠投資了多家AI領域的技術公司,當然不論哪家公司和穀歌相比,都有巨大差距。但我還是要客觀地評價,我們投資的一些公司做得不錯,比如face ++在面部識別技術上很強,在有些測試上甚至能打敗Google和Facebook。

總體來說,穀歌還在引領世界,Facebook和微軟、百度、騰訊、阿裡巴巴也都非常強,但創業公司還有機會。

因為它們能找到市場空白點,這些空白點也許是技術上的,也許是應用上的。另外,互聯網巨頭們在互聯網之外的領域,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力,比如銀行、醫院、癌症治療、自動駕駛等,它們在互聯網的優勢還不能完全發揮,即使它們擁有大量資料,也有專業知識,但創業企業還是能找到足夠多的機會做一些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