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野生鯽魚和養殖鯽魚分辨方法

作為一個釣魚人, 經常和魚打交道, 如果不知道野生鯽魚和養殖鯽魚的區別, 哪天花高價錢買了所謂的“野生鯽魚”, 豈不是鬧了笑話?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鯽魚品種較多, 如果需要區分野生鯽魚和養殖鯽魚可以參照以下方法:

一、看魚的個頭大小。

養殖鯽魚:個體比較大比較肥, 尤其是選育和雜交的品種, 每條魚差長短、個頭、重量區別不大, 類似多胞胎, 性情也都比較溫和。 商品魚個體大都在一斤以上, 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裡售賣的基本都是改良和雜交鯽魚。

野生鯽:大水體捕撈或垂釣而來, 個頭大小不齊,

而且普遍偏小, 住往只有養殖鯽魚的一半大小, 但是性情非常“彪悍”, 相信釣齡比較長有野釣和黑坑經驗的釣友最能體會了。 二、看魚的背部和體型。

養殖鯽魚:一般背部凸起不明顯, 肚子比較大並且鬆弛, 大概是“養尊處優”慣了, 胖是他們的特色了!

野生鯽魚:背部比較高, 凸起明顯, 身體紡錘型非常明顯、修長, 頭較小且圓, 遊動兇猛, 尾巴比較寬。

三、看魚的顏色深淺

養殖鯽魚:家養的鯽魚顏色發黑, 如果是純人工飼養的, 那麼顏色為深黑, 皮毛較粗糙, 身體多見破損或紅斑。 野生鯽魚

野生鯽魚:體色發白, 多為銀白或者金黃, 皮毛光滑, 體表光亮。

四、看魚鰓和口腔顏色

養殖鯽魚:人工養殖, 為了讓魚長大肯定要定期投放一些藥物甚至激素,

這些藥物或激素會在魚鰓上體現出來, 魚鰓顏色偏深, 光澤暗淡, 口腔不是白色或者淡綠色。

野生鯽魚:魚鰓健康有光澤, 口腔是白色或者淡綠色。 五、看食用口感

野生的鯽魚肉緊, 在口感上遠遠超過家養鯽魚。

最後說說側線。

也是目前流傳最廣, 最權威的所謂區別野生魚和家養魚的方法。 土鯽的側線數目為27一30片, 銀鯽是29一32片, 異育銀鯽是30一32片, 還有許多改良和雜交品種側線數目也不盡相同。 所以, 側線數目僅僅是區別土鯽和其它鯽種的一種參考, 不絕對, 也不完全準確。 野生、養殖鯽魚營養有沒有差別?

“野生鯽魚與養殖鯽魚的營養以前已經測定過, 結果幾乎沒有區別, 所以沒有以營養價值來分析價格, 沒有意義。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浙江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華金中說, 野生鯽魚價格走高與營養沒有相關性。

業內一些專家表示, “數量少”推高了野生鯽魚的市場價格。

“我認為市民沒必要過分糾結野生和不野生, 這個意義不大, 不過, 從口味相比較, 野生鯽魚的味道更為鮮美。 ”江南美景大酒店總廚陳繼說。

也不知道所謂的專家是不是忽悠人的, 但是小編還是覺得野生鯽魚營養價值和口感都比養殖的鯽魚好!大家覺得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