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導演王琴揭秘 三招打造電視史上第一台網文盛典

《2017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總導演王琴揭秘 三招打造電視史上第一台網文盛典

這場風雲盛典不僅僅是一場盛典, 而更是中國電視人首度對中國網路文學人的大型致敬, 接觸、瞭解並呈現他們的真相, 關於欣喜、關於希望、關於苦難, 關於剛剛入行一年的年輕作家, 關於深耕十幾年的資深作家, 這樣一場盛典, 濃縮地呈現了關於640萬網路文學作者群像的一個縮影。

十五年的發展, 中國的網路文學已然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文化現象:

1、在中國, 有7億的手機上網用戶, 其中就有3.27億是網路文學的使用者;

2、在中國,

有640萬網路文學作者, 截止2017年他們已然寫出了1160萬部文學作品, 而僅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內, 在閱文集團下的網路文學作者就已更新章節3360萬章, 字數615億字。

甚至, 這已經不是僅僅屬於中國的文化現象。 中國的網路文學, 已然與美國的好萊塢、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電視劇, 並稱為世界四大文化現象。 據唐家三少說, 是震驚世界同行的, 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可見, 網路文學已然成為了極其重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 而在此番背景下, 我們注意到了已然舉辦至第三屆的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 在今年首度嘗試與電視媒體合作, 即選擇了與湖南衛視共同打造。

抱著對網路文學現象的求索與這一新生合作的好奇, 傳媒1號(id:zcfhxy)採訪了本屆《2017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的總導演王琴。

▲ 《2017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總導演王琴 (右一)

用融合化解陌生

採訪中, 我問王琴導演,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盛典, 這樣首度嘗試的文學類的盛典, 在創意與執行上, 是否會有難度?

王琴導演回答, 的確是有難度的。 雖然來到本次風雲盛典的網路文學作家, 其粉絲量都是在百萬級別之上的, 但是會寫的人不等於會說的人, 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的作家此前幾乎沒有被曝光過。 而在電視上, 陌生的臉幾乎就等同於素人。 所以, 文學類的盛典與影視類的盛典所不同的是,

後者無論推薦人或被推薦人都是明星, 而前者則需要通過更多的設計、經驗與技巧去解決。

那麼, 解決的核心在哪兒呢?

其中的要點之一, 便在於“融合”。

何為“融合”呢?“融合”即是找到事物本質的共同點, 在內容的根子上進行打通, 把文學與電視打通, 把作家與明星打通, 把文化與地氣打通, 把概念與實例打通。 王琴導演說, 她觀摩過此前的風雲盛典, 如果不把這些內容打通, 不給作家進行一些有設計感的呈現, 那麼, 他們的演講、他們的呈現就會虛了一點, 不利於電視性的呈現。

為了做好“融合”, 以消解陌生感, 本屆的風雲盛典做了兩個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 是基於人物的融合。

王琴導演介紹, 在本次的風雲盛典上, 只有三類人,

一類是寫書的人, 一類是把書裡的人、書裡的故事演繹成影視劇的人, 一類是愛看書、愛看劇的人。

所以, 你便看到了無論是網路文學作家、演員、主持人, 所有的角色都不突兀地基於一個主題、基於一個核心, 融合到了一起——這就是以網路文學為源頭的超級IP, 有寫的, 有看的, 有演的, 共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超級IP生態集群。

另一方面, 則是基於節目的融合。

在本次的風雲盛典上, 邀請了王源、毛不易、李健、李宇春等或年輕或創作型的藝人來到風雲盛典現場進行表演。 年輕, 是基於網路文學的核心受眾群是年輕的, 創作型, 是因為這是一場致敬中國原創文學作家的盛典。

而幾位藝人的表演曲目,也與本屆風雲盛典的內涵緊密相連。例如,毛不易演唱的《像我這樣的人》,是以年輕創作型音樂人的表達,來唱出百萬文學創作者的內心;又如,李健演唱的《我始終在這裡》,表達的是創作人的一種矢志不渝的堅持;再如,李宇春演唱的《流行》,其實也是在傳達網路文學流行的這一文化核心。

於是,通過將藝人與文人基於角色、基於內容的有效融合之後,便能在有效地化解了陌生感之餘,讓這一群鮮有曝光卻已然融入到廣大觀眾與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網路文學作家們,反而因為這種陌生感給觀眾製造了新奇感與驚喜感。

用語言類節目製作手法來做盛典

越是臨近春節,語言類的節目越受觀眾歡迎。

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是一個儀式感較強、莊嚴感較強的盛典,然而,據王琴導演介紹,本屆風雲盛典有意識地用語言類節目的手法來做盛典類的內容,以此讓儀式感較強的內容變得活潑,莊嚴感較強的調性變得輕鬆。

整場晚會以推薦作為主線,共進行年度優秀影視改編IP、年度改編潛力IP、年度潛力作家、超級IP女演員、年度值得期待的遊戲改編IP,年度動漫改編IP、年度受海外歡迎IP、年度成就作家、超級IP男演員、年度原創風雲榜共計9場推薦。而在每一場推薦中,都用語言類節目的設計技巧,增加盛典推薦的趣味性。

例如,在“年度潛力作家”的推薦時,推薦人是著名作家蘇童老師、劉震雲老師、阿來老師、麥家老師。這組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的關係設計意味深長,推薦人是在紙媒時代的著名大家,被推薦人是網文時代的潛力作家,既是前輩與後輩的一次交接,又是時代與時代的一次對話。

在臺本設計上,在四位著名作家老師上臺前,節目組讓主持人何炅老師說出了當下中國網路文學的稿酬現狀——2016年閱文集團各大文學平臺發放的稿費總額為10個億。於是,順著這個話題,節目組便讓四位大師上臺之後,就圍繞著“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進行了一場類似於脫口秀式的群聊。王琴導演說,這是一次電視上蔚為難得的機會,看到四位大師妙趣橫生地互相打趣,話有機鋒。

再如,在“年度受海外歡迎IP”的推薦時,推薦人是80後代言人王自健以及來自加拿大的老朋友大山。由於兩人語言類的特長,喜劇的功底,因此節目組便為他們設計了一段相聲式的推薦表演。而照應於“受海外歡迎”,這樣有濃厚中國本土風格的表達形式,反而更彰顯了文化交流的意味深長。

用故事性詮釋主題

文學,是一門關於故事的藝術。

那麼,一場關於文學的盛典,也應該用關於故事的手法來呈現。

王琴導演說,本次風雲盛典的一個亮點,便是整場盛典的內容是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聽我們講故事,在內容串接上講故事,在內容板塊中講故事。整場盛典的歷程,就是呈現中國這千千萬萬網路文學作家不為人知的幕後的故事。

這些故事中,有些是有趣的。

比如,有一名網路文學作家,她在大一開始就開始撰寫網路小說,同宿舍的一名室友追了她的小說四年,都不知道竟然原著作家就在自己臥榻之側,王琴導演笑說,這個作家也是真能忍;

比如,還有一名網路文學作家,他在搭乘的士的時候,司機跟他攀談起他的小說,說這個作家什麼都好,就是每晚更新太遲了,這名作家打趣到,您車子開快一點,今晚他就能更新快一點了。

這些故事中,還有些是百感交集的。

比如,來自唐家三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唐家三少是中國網路作家之王:連續2年《福布斯》上榜作家、連續4年蟬聯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榜首、百度搜索風雲榜小說榜長期排名第一、吉尼斯世界紀錄作品字數最高紀錄保持者……

在大眾的印象裡,唐家三少似乎只是一個行走的打字機,一個成功的傳奇典範,一個勵志的時代人物,然而,你卻未必知道屬於他更有煙火的一面。兩年前,唐家三少的夫人得了癌症,在她生病後的那個生日,他為她專屬印製了一本《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這樣一個以兩人的愛情為原型的故事。兩年中,唐家三少所有的一切都以他的夫人為中心,陪伴、照料、守護,相濡以沫、共度難關。王琴導演說,錄製到這裡的時候,現場觀眾與網路作者們分外感動,前者看到了網路文學作者的真相,後者看到了同行之間的惺惺相惜。而這就是真實的中國網路文學作家的生活和樣貌。

所以,這場風雲盛典不僅僅是一場盛典,而更是中國電視人首度對中國網路文學人的大型致敬,接觸、瞭解並呈現他們的真相,關於欣喜、關於希望、關於苦難,關於剛剛入行一年的年輕作家,關於深耕十幾年的資深作家,這樣一場盛典,濃縮地呈現了關於640萬網路文學作者群像的一個縮影。

結語

舉辦至第三屆,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首度與電視媒體攜手,便選擇了湖南衛視。我問,這個契合在哪裡?

王琴導演說,其中之一便是雙方擁有的受眾基礎是吻合的,即是以年輕群體為主體的受眾結構。而另一方面,則是對IP源頭的愈發重視也愈讓行業看到了與其合作的戰略價值。

最後,王琴導演還有一個在我看來也非常有誘惑力的安利:

在風雲盛典的播出當晚,即2018年1月28日晚9:00,在QQ閱讀上將對節目中所有明星推薦的書籍、所有年度推薦作家與作品以及其他一大批作品限時免費下載。

我們相信,傳媒1號的訂閱讀者都是熱愛閱讀、熱愛文學的高品質用戶,這個利好消息,送給大家。

而幾位藝人的表演曲目,也與本屆風雲盛典的內涵緊密相連。例如,毛不易演唱的《像我這樣的人》,是以年輕創作型音樂人的表達,來唱出百萬文學創作者的內心;又如,李健演唱的《我始終在這裡》,表達的是創作人的一種矢志不渝的堅持;再如,李宇春演唱的《流行》,其實也是在傳達網路文學流行的這一文化核心。

於是,通過將藝人與文人基於角色、基於內容的有效融合之後,便能在有效地化解了陌生感之餘,讓這一群鮮有曝光卻已然融入到廣大觀眾與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網路文學作家們,反而因為這種陌生感給觀眾製造了新奇感與驚喜感。

用語言類節目製作手法來做盛典

越是臨近春節,語言類的節目越受觀眾歡迎。

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是一個儀式感較強、莊嚴感較強的盛典,然而,據王琴導演介紹,本屆風雲盛典有意識地用語言類節目的手法來做盛典類的內容,以此讓儀式感較強的內容變得活潑,莊嚴感較強的調性變得輕鬆。

整場晚會以推薦作為主線,共進行年度優秀影視改編IP、年度改編潛力IP、年度潛力作家、超級IP女演員、年度值得期待的遊戲改編IP,年度動漫改編IP、年度受海外歡迎IP、年度成就作家、超級IP男演員、年度原創風雲榜共計9場推薦。而在每一場推薦中,都用語言類節目的設計技巧,增加盛典推薦的趣味性。

例如,在“年度潛力作家”的推薦時,推薦人是著名作家蘇童老師、劉震雲老師、阿來老師、麥家老師。這組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的關係設計意味深長,推薦人是在紙媒時代的著名大家,被推薦人是網文時代的潛力作家,既是前輩與後輩的一次交接,又是時代與時代的一次對話。

在臺本設計上,在四位著名作家老師上臺前,節目組讓主持人何炅老師說出了當下中國網路文學的稿酬現狀——2016年閱文集團各大文學平臺發放的稿費總額為10個億。於是,順著這個話題,節目組便讓四位大師上臺之後,就圍繞著“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進行了一場類似於脫口秀式的群聊。王琴導演說,這是一次電視上蔚為難得的機會,看到四位大師妙趣橫生地互相打趣,話有機鋒。

再如,在“年度受海外歡迎IP”的推薦時,推薦人是80後代言人王自健以及來自加拿大的老朋友大山。由於兩人語言類的特長,喜劇的功底,因此節目組便為他們設計了一段相聲式的推薦表演。而照應於“受海外歡迎”,這樣有濃厚中國本土風格的表達形式,反而更彰顯了文化交流的意味深長。

用故事性詮釋主題

文學,是一門關於故事的藝術。

那麼,一場關於文學的盛典,也應該用關於故事的手法來呈現。

王琴導演說,本次風雲盛典的一個亮點,便是整場盛典的內容是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聽我們講故事,在內容串接上講故事,在內容板塊中講故事。整場盛典的歷程,就是呈現中國這千千萬萬網路文學作家不為人知的幕後的故事。

這些故事中,有些是有趣的。

比如,有一名網路文學作家,她在大一開始就開始撰寫網路小說,同宿舍的一名室友追了她的小說四年,都不知道竟然原著作家就在自己臥榻之側,王琴導演笑說,這個作家也是真能忍;

比如,還有一名網路文學作家,他在搭乘的士的時候,司機跟他攀談起他的小說,說這個作家什麼都好,就是每晚更新太遲了,這名作家打趣到,您車子開快一點,今晚他就能更新快一點了。

這些故事中,還有些是百感交集的。

比如,來自唐家三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唐家三少是中國網路作家之王:連續2年《福布斯》上榜作家、連續4年蟬聯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榜首、百度搜索風雲榜小說榜長期排名第一、吉尼斯世界紀錄作品字數最高紀錄保持者……

在大眾的印象裡,唐家三少似乎只是一個行走的打字機,一個成功的傳奇典範,一個勵志的時代人物,然而,你卻未必知道屬於他更有煙火的一面。兩年前,唐家三少的夫人得了癌症,在她生病後的那個生日,他為她專屬印製了一本《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這樣一個以兩人的愛情為原型的故事。兩年中,唐家三少所有的一切都以他的夫人為中心,陪伴、照料、守護,相濡以沫、共度難關。王琴導演說,錄製到這裡的時候,現場觀眾與網路作者們分外感動,前者看到了網路文學作者的真相,後者看到了同行之間的惺惺相惜。而這就是真實的中國網路文學作家的生活和樣貌。

所以,這場風雲盛典不僅僅是一場盛典,而更是中國電視人首度對中國網路文學人的大型致敬,接觸、瞭解並呈現他們的真相,關於欣喜、關於希望、關於苦難,關於剛剛入行一年的年輕作家,關於深耕十幾年的資深作家,這樣一場盛典,濃縮地呈現了關於640萬網路文學作者群像的一個縮影。

結語

舉辦至第三屆,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首度與電視媒體攜手,便選擇了湖南衛視。我問,這個契合在哪裡?

王琴導演說,其中之一便是雙方擁有的受眾基礎是吻合的,即是以年輕群體為主體的受眾結構。而另一方面,則是對IP源頭的愈發重視也愈讓行業看到了與其合作的戰略價值。

最後,王琴導演還有一個在我看來也非常有誘惑力的安利:

在風雲盛典的播出當晚,即2018年1月28日晚9:00,在QQ閱讀上將對節目中所有明星推薦的書籍、所有年度推薦作家與作品以及其他一大批作品限時免費下載。

我們相信,傳媒1號的訂閱讀者都是熱愛閱讀、熱愛文學的高品質用戶,這個利好消息,送給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