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每日警星丨劉理聰:精准研判打掉“碰瓷”團夥

警星檔案

劉理聰, 男, 35歲, 2004年8月加入深圳警隊, 現在南山公安分局沙河派出所合成作戰指揮室從事專職大資料研判工作。 從警以來,

劉理聰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獲評優秀公務員4次, 並多次榮獲市公安局個人嘉獎。

夜深人靜的時候, 在沙河派出所合成作戰指揮室, 經常能看到一個身穿警服、戴著眼鏡的小夥子, 一邊仔細的盯著電腦螢幕, 一邊用筆在本子上記錄著什麼。 他就是沙河派出所情報指揮室民警劉理聰。

大資料分析研判在派出所的工作中, 可以說是“中樞系統”。 這項工作看起來簡單, 但用劉理聰的話說:“這是一項需要毅力、耐力、智力結合的工作”。

2016年10月, 沙河派出所轄區發生用鋼珠擊人擊物的警情, 社會影響十分惡劣。 正在休假中的劉理聰接到所裡加班電話, 二話不說便趕回了派出所展開分析研判工作。 經過20多個小時的海量資料篩查,

終於確定了嫌疑人身份的相關資訊, 但劉理聰並未滿足, 而是繼續分析研判, 並最終確定了嫌疑人所處位置。 專案組民警根據他提供的準確資訊, 將嫌疑人抓獲歸案。 而劉理聰由於一直盯著電腦螢幕, 眼睛酸痛得眼淚直流。

去年9月初, 沙河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上班高峰期間, 幾名男子在華僑城一帶單行車道“碰瓷”, 對事主進行敲詐。 為此, 劉理聰和同事們一起, 通過對相同案件的發案時間、地點、受害人特點、作案手法等碎片資訊串聯碰撞, 初步判斷為同一夥嫌疑人所為。 隨後, 劉理聰調動全體研判員, 多線出擊, 調取了周邊商家錄影, 近50GB的海量資料, 72個小時不眠不休的分析研判, 最終將6名犯罪嫌疑人鎖定。 最後, 該6人被相繼抓獲。

從案發到破案, 只用了3天時間。 而案件之所以能快速偵破, 正是劉理聰的精准研判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案件偵破後, 沙河派出所多次接到轄區群眾感謝電話、感謝信。

大資料分析研判為派出所偵破工作插上了資訊化翅膀, 但劉理聰的眼鏡也從開始的200度到了現在的400度。 對此, 劉理聰常說:“雖然辛苦, 但每次看到案件偵破, 再累也會覺得值。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