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營造“有溫度的城市”需要加溫送暖

晨報記者 李佩嘉

于海教授, 在復旦的學生和上海市民中, 真是擁有不少粉絲。 他不僅是位講課生動有趣的老師、研究頗有成果的教授, 還是多家媒體的特約評論員。

“2006年一年, 我接受了300多次採訪, 平均每天一次……”

于海教授也曾作為晨報的特邀嘉賓, 在“2017年上海國際民宿大會”上發表了關於民宿的人文思考。 在2月7日舉行的“魔都生活盛典”上, 他將帶來讓你耳目一新的演講。

無數高樓拔地而起, 社會空間卻變冷漠了

多年來, 於海的研究, 關注的焦點始終是人、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上海過去二三十年中, 城市空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無數高樓拔地而起, 無數舊區被拆遷改造, 無數人搬進了新房, 但是, 卻造成了上海人舊有社區的瓦解、消失。 上海人的物理空間改善了, 但社會空間卻變得冷漠了。 ”

於海決定做點什麼。

“過去城市規劃最小單位是大於街道的, 而且更多從實體層面來進行空間規劃, 但我希望能有更多規劃師走進社區, 能從人文尺度來指導物理空間的規劃。 ”

於海2017年與同濟大學出版社共同策劃了《社會空間視野的上海紀事》系列叢書, 從黃浦江濱江岸線、工人新村、上海商街和文創園區四個方面來描述上海近年來城市更新帶來的社會空間變化。

城市要有溫度, 這溫度從何而來?於海認為就應該落在社區上。 “過去我們說社區要建設,

更多是從實體層面講的, 但如今我們更多提社區營造。 ”這種營造, 最重要的就是重建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那麼, 這樣的關係怎麼建立呢?

於海在上海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案例:一群年輕人利用上海市區的某塊荒地, 做綠化、種莊稼、收稻子、打穀子、剝稻殼……把一片廢地變成了都市農園, 然後帶著孩子們和父母們去認識自然, 去一起耕作、一起體會勞動的酸甜苦辣……如今, 那片都市農園成了周邊社區最受孩子和父母們歡迎的社交場所, 並且, 自發地生髮出很多社區活動。

從2016年起, 於海擔任聚焦城市治理的《上海手冊》的研究和編撰工作。 在他的竭力推薦下, 這個案例作為中國唯一的城市案例, 被寫入了2017年版的《上海手冊》。

“十九大說要創造美好生活, 我覺得, 人民才是創造美好生活的主體。 社區的發展, 需要居民主動參與。 像這樣的都市農園, 就是最生動詮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案例。 ”

我不是來安慰人的, 而是揭示那些自以為是的愚蠢

作為社會學專家, 于海對很多社會問題都有獨到見解, “心靈雞湯, 其實是需要辨析的。 ”

“風光與聲望是一回事嗎?某明星花上億元辦一場婚禮, 請來了半個娛樂圈, 這或許算是一件風光的事, 但這是否就能讓他獲得聲望?風光是一時, 但聲望是需要長久積累的, 涉及到工作、為人、社會貢獻等各個方面。 所以, 我們到底應該把關注點放在追求一時風光呢, 還是去追求聲望上呢?”

“及時行樂是一種活法; 助人為樂也是一種活法,

看似都追求‘樂’, 但其實此樂與彼樂並不相同, 何種樂對人生更有價值?”

“‘90後’常常說要‘活出自我來’, 什麼叫自我?不在乎別人看法、與別人脫離關係就叫自我嗎?無法獲得社會認可的自我, 是否能算真正的‘活出自我’?”

“公德與私德是一回事嗎?上海女教師繆某是否應該因兩年前在醫院發生的糾紛而被質疑高級職稱評定的資格呢?莊子說:‘以道觀之, 物無貴賤;以物觀之, 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 貴賤不在己。 ’世界是複雜的, 對人的評價也不能完全按非黑即白來劃分, 需要站在更高一點的層面去看。 ”

“我不是來做安慰人的工作的, 而是來揭示人自以為是的愚蠢。 ”可神奇的是, 這種一針見血卻贏得了很多觀眾和讀者的喜愛。

於是, 於海受邀將自己對社會學的理解、對社會事件的點評、對人生的看法, 做成了一檔名為《把人生活明白》的專欄放到了網上。

“算是參與了共用教育吧, 也促使我去提煉自己的觀點, 因為每集只有10分鐘, 不能洋洋灑灑, 要講乾貨。 對我也是一個挑戰。 ”

不妨把“周到APP”做成上海版的《LIFE》

“周到上海的slogan是‘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對嗎?我的理解, 是告訴上海市民應該怎麼去生活吧?這其實有點像當年的美國《LIFE》雜誌(生活週刊), 它不是簡單地反應潮流, 更應該引領潮流, 告訴大家, 什麼是更健康、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生活。 ”

1936年創立的《美國生活週刊》, 曾是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引領者, 全盛時期發行量超過1300萬冊, 一度成為了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聲音之一。 當時很多美國人,按照生活週刊的內容,去學著成為中產階級。

它的發刊詞這樣寫道:“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擊偉大的歷史事件; 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 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機器、軍隊、群眾以及叢林中和月球上的陰影;去看人類的傑作——繪畫、建築和發明;去看千里之外的世界,去看隱藏在高牆和房間內的事物,以及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 去看那些被男人所愛著的女人們還有孩子;去看並且享受愉悅;去看並被感動;去看並被教育……”

在於海看來,物質只是美好生活一個方面,或者說,只是最基礎的一個方面,精神層面的追求,應該是更重要。

“當然,上面體現的這種消費主義傾向其實是有問題的,適當的消費固然能促進經濟發展,但無節制的消費,甚至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就走偏了。因為它會帶來更多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最終導致地球無法支持這樣的消費。”

“我覺得,健康的生活、進取的精神、環保的理念、始終學習的習慣、有責任感的態度,這些才是媒體和社會應該宣導的有意義的生活。而擁有這些品質的人,我們可稱之為‘有抱負的一代’。”

當時很多美國人,按照生活週刊的內容,去學著成為中產階級。

它的發刊詞這樣寫道:“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擊偉大的歷史事件; 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 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機器、軍隊、群眾以及叢林中和月球上的陰影;去看人類的傑作——繪畫、建築和發明;去看千里之外的世界,去看隱藏在高牆和房間內的事物,以及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 去看那些被男人所愛著的女人們還有孩子;去看並且享受愉悅;去看並被感動;去看並被教育……”

在於海看來,物質只是美好生活一個方面,或者說,只是最基礎的一個方面,精神層面的追求,應該是更重要。

“當然,上面體現的這種消費主義傾向其實是有問題的,適當的消費固然能促進經濟發展,但無節制的消費,甚至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就走偏了。因為它會帶來更多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最終導致地球無法支持這樣的消費。”

“我覺得,健康的生活、進取的精神、環保的理念、始終學習的習慣、有責任感的態度,這些才是媒體和社會應該宣導的有意義的生活。而擁有這些品質的人,我們可稱之為‘有抱負的一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