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裝備進入寒冷區域,美歐為何不是太歡迎

中國1月26日發佈的首份北極政策白皮書, 就是說中國裝備要進入北極, 在這個寒冷的地方發揮重要作用。 北極屬於全人類的北極, 中國裝備進入是為全人類和平利用北極做出貢獻, 這個沒有任何異議。 消息披露後多數軍迷都是認可, 多數網友點贊的。

近年來, 北冰洋周邊的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挪威等國都對沉睡在北極冰川下面的豐富資源豔羨不已, 都想獨自開發哪裡的資源, 可是這個是屬於全人類的, 他們沒有理由獨佔。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完全需要有大國擔當, 在該地區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中國發佈白皮書其實也是一種公開透明的精神, 我們完全自信, 所以完全透明, 我們完全合理, 所以可以全部公開。 中國裝備進入北極, 當然會對人類和平利用發揮較大作用, 可是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卻不這麼認為。 他們總是抱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雪龍號考察船的活動。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指出, 中國裝備進入北極可能不利於美國、挪威、加拿大等開發北極資源, 不利於他們更加便捷的劃分權益, 這樣對於當地的和平開發也是不利的。 該網站認為, 中國不應該參與到這個地區相關事宜之中, 因為這個地方距離中國比較遠。

只要符合國際法的我們應堅參與, 我們碰到擦邊球的更應堅定興性強撈強益。 因為強國不同大強, 不強行則被強欺。 只要不違反規責, 不管他什麼臉色只管去做。 中國一定要強大。 地球北極, 舍我其誰, 中華有龍, 自此騰飛。 當然對於美歐等不希望中國參與的建議我們是不能聽的。

據悉我們剛剛完成北極科考歷時83天, 實現了三個首次, 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多項歷史紀錄。 在這支創下多個首次的科考隊中, 有八名來自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員, 他們來自該所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海底科學實驗室和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實驗室, 包括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學及海洋生物等多個學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