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3種行為都在告訴你:得學校恐懼症了!很多家長都沒留意到

現在很多家長工作忙, 所以總是早早將孩子送去幼稚園, 送孩子去幼稚園, 總免不了要哭一場。 很多孩子在剛送去幼稚園的時候, 都會哭, 或者各種吵鬧。 但等過一段時間, 孩子適應了, 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可是有一些孩子, 即使已經上了一段時間的幼稚園, 但是每一次去還是會哭, 會鬧。 有人說這是學校恐懼症, 那麼孩子一去幼稚園就哭是學校恐懼症嗎?家長該怎麼辦呢?

孩子一去幼稚園就哭是因為孩子不想去幼稚園, 而孩子不肯去幼稚園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比較依賴父母, 不熟悉環境, 在幼稚園裡受到小朋友的欺負, 以及長時間見不到父母沒有安全感等等。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以下三個行為, 可能是患上了學校恐懼症。

在家庭醫生線上此前的採訪中,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余金龍副教授表示學校恐懼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

孩子會出現明顯的焦慮和軀體症狀, 主要有如下幾點:

1、帶有焦慮不安的情緒。 常常會因為腹痛、頭痛、渾身無力等不上學, 留在家裡時症狀會減輕或者表現正常。 每次上學或者去幼稚園就哭鬧, 以及產生焦慮不安情緒, 甚至拒絕上學。

2、怕被提問。 發病期間, 如果父母強迫其去上學, 上課時孩子會緊張, 而且不敢正視老師, 怕被提問;被提問的時候, 手心容易出汗, 容易心慌意亂。 很多孩子到了學校, 會因恐懼而給父母打電話, 要求回家。 當父母同意其暫時不去學校時, 孩子的焦慮能馬上緩解。

3、帶有自殘行為。 孩子的焦慮還表現為噁心、嘔吐、發熱、尿頻、遺尿等症狀, 尤其在週一時症狀加重, 週末緩解。 還有孩子為了不上學而採取極端行為, 如攻擊父母、毀物自傷, 整天上網等;或者出現情緒低落、嗜睡, 甚至出現抑鬱和幻聽幻覺等一過性精神病性症狀。

孩子患上學校恐懼症, 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孩子只是普通地不想上學的話, 可以先安撫孩子,

在情感上取得共鳴;接著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引導孩子慢慢地就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生活小習慣, 像刷牙洗臉等;然後鼓勵孩子去和同學交流, 熟悉校園生活;最後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讓孩子知道去學校並不是家長不要他, 只是去到另一個地方, 還是會回家的。

而當孩子因為患上學校恐懼症, 不去學校時, 則需要進行系統的治療, 可以從心理和藥物兩方面來著手。 父母應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配合孩子治療, 成為孩子的心理醫生, 適當訓練孩子去獨立, 讓孩子的內心力量得到提升, 以及幫助提高孩子解決問題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