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3³=?中國科協這樣“解答”

編者按

1月26日, 中國科協九屆四次全委會在京召開,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工作報告中對2018年科協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貫穿其中的主線可概括為“1-9-6-1”。 為此, “科協改革進行時”將分三個篇章詳細解讀“1-9-6-1”戰略思路, 今天為您推出第一篇。

“1”就是堅持一條主線,

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

打造“新時代創新先鋒”的實踐載體。

切實擔負起加強科技界政治建設的歷史使命,

正風肅紀, 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在新時代戰略部署中找位置、做文章。

這“9”便是通過

“三輪”驅動、“三化”聯動、“三維”聚力

全力推動科協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組織重構

實現倍增效應。

說到這,

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3³”的答案了

沒錯,

答案就在這“三個三”裡

那麼,

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含義

聽小編為您一一解析

“三輪”驅動

即在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推動學術繁榮和提高、發揮科普工作的公平普惠作用上做文章、下功夫, 打造國際高端的智庫、世界一流的學術、普惠創新的科普“三駕馬車”, 形成相互融合、協同推進的“三輪”驅動工作機制, 重塑科協工作新格局重塑。

長期以來, 科普和學術交流一直是科協組織面向社會提供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的優勢領域, 近年來, 中央又賦予了科協組織建設高端科技創新智庫的新任務。 儘管三項工作都有佈局, 但相互之間處於弱聯繫狀態,

服務鏈條短、散, 產品缺乏引領力和吸引力。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任務, 綜合考慮資源稟賦和歷史傳承, 中國科協將統籌學術、科普、智庫三大優勢資源打造新的“鐵三角”, 通過對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和智庫產品的有效集聚和匯交, 形成高密度高品質的碰撞, 形成相得益彰、互為支撐的服務產品供給格局, 以“鐵三角”構建高效的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科協組織公共產品供給網路。

“三化”聯動

指拓展開放包容的國際化;推進資料資源的資訊化;加強科協組織的協同化。

十九大之後, 中國科協機關對MCR的工作方法達成高度共識, 對科協組織在新時代的使命任務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即要在工作思維上進行深刻變革,

滿足顧客的需求, 更要有科協特色的產品特質。 而國際化、資訊化、協同化既是工作目標, 也是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 “三化”聯動是對傳統思維的深刻變革, 促進工作流程再造。

國際化, 要求瞄準國際一流, 把更多科協工作“流量”積澱昇華為品牌和制度“存量”, 提升國際影響力, 擴大國際話語權。

視野決定格局, 格局決定發展。 進軍世界科技強國, 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學術組織進入世界科技舞臺中央, 必須以廣闊的世界眼光, 構建民間科技人文交流的大格局。 而國際化則能樹立科協的世界眼光, 體現科協組織的格局, 為國家創新能力的開放合作提供支撐。

資訊化, 要求適應社會資訊化發展趨勢, 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資料資源,

開拓數位科協新境界, 建設智慧科協。

資訊化是工作手段的革命, 更是理念的革命。 科協組織必須注入資訊化的強大動力, 深刻洞察“顧客”需求, 以資訊化實現產品服務的定制化、場景化和精准化。 要善用資訊化這一利器, 創造嶄新的用戶體驗, 在流動中塑造產品的競爭優勢, 加快提升科協組織的生產力, 使科技工作者之家從物理之家向數位之家、智慧之家轉變。

協同化, 要求進一步密切與有關部門和地方的聯合協同, 從利用國內資源向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轉變, 著力解決科協工作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協同化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本色所在。 中國科協與省市縣科協組織的協同, 直接關係著改革的系統效應和事業的長期繁榮發展,

要在戰略的頂層設計、資源的配置、平臺的搭建等方面一體化設計、一體化落實, 形成戰略合力。

“三維”聚力

指堅持外向拓展、縱橫融合和網路活躍並進, 提升群眾組織力, 將更多科技工作者納入科協體系之中。

所謂外向拓展, 就是最廣泛地擴大聯繫服務空間, 當好橋接政產學研等創新主體的立交橋, 成為匯交輻射人才、技術、資本、金融等創新要素的路由器, 為別人難為之事, 體現科協組織的獨特價值。

重點工作是要面向社會、面向國際開放共用, 用好組織和市場資源, 統籌國內和國際資源, 積極構建黨政支持、市場和社會力量等多方參與科協工作的聯合協同格局,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積極爭取國際科技組織總部落戶中國,加強海外科協組織建設,積極探索面向大中華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歐美華人科技工作者發展區域性科技組織,深入實施“海智計畫”,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形成廣聚天下英才的網路體系。

所謂縱橫融合就是要在橫向越多越好、縱向越緊越好的基礎上,擴大科協組織的基層覆蓋面、海外影響力,把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納入科協體系之中,實現以才聚才、以才引才、以才興才,接長手臂、紮根基層。

主要任務是要適應學科交叉融合、科技經濟融合等趨勢,探索建立跨學科、跨領域、跨學會的組織協同機制,大力加強高校、非公企業、新型科研機構科協組織建設,強化橫向學會組織和縱向各級科協組織的聯繫協同,積極推進縣級科協建設和改革,發揮好縣醫院院長、中學校長和農技站站長等“關鍵人物”的作用,大力發展農技協、企業科協、社區科協等基層組織,推進專兼掛相結合的動態崗位管理制度。

所謂網路活躍,就是要及時把握新時代媒介潮流發展與群團治理並行的關鍵時期,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科技社交的發展趨勢,把網路空間作為政治引領政治吸納的重要陣地,形成線上線下聯繫服務融合的新格局,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彙聚起磅礴的正能量。

重點工作是充分利用日益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彙聚海量科學資料,打造開放融合、互動共用的網上綜合社區,為科技工作者提供開展學術交流、成果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社交服務網路平臺。

積極爭取國際科技組織總部落戶中國,加強海外科協組織建設,積極探索面向大中華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歐美華人科技工作者發展區域性科技組織,深入實施“海智計畫”,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形成廣聚天下英才的網路體系。

所謂縱橫融合就是要在橫向越多越好、縱向越緊越好的基礎上,擴大科協組織的基層覆蓋面、海外影響力,把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納入科協體系之中,實現以才聚才、以才引才、以才興才,接長手臂、紮根基層。

主要任務是要適應學科交叉融合、科技經濟融合等趨勢,探索建立跨學科、跨領域、跨學會的組織協同機制,大力加強高校、非公企業、新型科研機構科協組織建設,強化橫向學會組織和縱向各級科協組織的聯繫協同,積極推進縣級科協建設和改革,發揮好縣醫院院長、中學校長和農技站站長等“關鍵人物”的作用,大力發展農技協、企業科協、社區科協等基層組織,推進專兼掛相結合的動態崗位管理制度。

所謂網路活躍,就是要及時把握新時代媒介潮流發展與群團治理並行的關鍵時期,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科技社交的發展趨勢,把網路空間作為政治引領政治吸納的重要陣地,形成線上線下聯繫服務融合的新格局,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彙聚起磅礴的正能量。

重點工作是充分利用日益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彙聚海量科學資料,打造開放融合、互動共用的網上綜合社區,為科技工作者提供開展學術交流、成果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社交服務網路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