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印度高呼:我們將取代中國成“世界垃圾場”!中國笑了:等著哭!

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發強大, 這單體現在各項經濟指標躋身全球前列上, 還在於中國的對外政策越發硬氣, 讓發達國家感受到了東方崛起的壓力。 2018年1月1日起生效的“洋垃圾禁令”就是最為振奮人心的一個例子。 該政策執行力度之猛, 讓中國最大的廢料出口國——美國措手不及, 目前考慮將東南亞演變為全新的“世界垃圾場”, 緩解國內壓力。

全世界為垃圾發愁, 美國祭出損招

去年七月, 中國發佈《禁止洋垃圾如今推進固體廢料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針對固體廢料進口嚴格化管理, 於今年1月1日全面啟動“洋垃圾禁令”。

目前禁令即將執行滿一個月, 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仍然無所適從:部分地方垃圾堆積如山, 不得不將原可回收利用的塑膠垃圾進行填埋處理;一些歐洲國家甚至提倡減少塑膠的使用等削足適履的方法來避免加大垃圾回收的工作量。

而對於美國廢品行業來說, 這無疑是一場幾乎毀天滅地的地震。 根據媒體報導, 目前美國沒有能力在中國“洋垃圾禁令”執行後的半年時間內適應這樣的變化, 塑膠等廢品回收利用率低以及美國的廢品回收基礎設施差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同時美國當地廢鋼、廢紙持續低迷持續低迷的價格增加著回收中心的運作成本, 迫使500多個回收中心在兩年時間內接連倒閉。 因此, 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被美國考慮在內, 成為首選的廢品出口地區, 而且已經有部分廢品被出口到馬來西亞。

難填中國空白, 走私屢禁不止, 禁令真有成效?

除了美國, 愛爾蘭、英國以及歐洲部分國家也正在考慮將本國的固體廢料運往東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亞洲地區,

一個新的“世界垃圾場”即將誕生。 然而這也難以取代中國在“洋垃圾”進口的地位, 2016年中國進口了美國77.6萬噸再生塑膠及1300萬公噸的再生紙, 總價值達到了23億美元;同一年, 全球至少一半的廢塑膠、廢金屬、廢紙皆出口到了中國。 相比之下, 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的回收處理能力和需求渴望不足中國的10%, 中國的“洋垃圾”市場關閉後造成的空白完全填補不了。

這樣的趨勢下, 為了最快速度解決國內垃圾堆積如山的問題, 也為躲避中國嚴格的“洋垃圾”進口標準, 一些國家不惜採用走私的方法將“洋垃圾”運往中國。 今年1月10日, 天津海關就查獲一起走私固體廢料的案件, 共計重達336.8噸的廢料被退回泰國。 2017年8月, 深圳也查獲了549噸走私“洋垃圾”, 價值約1100萬元。

“洋垃圾禁令”雖然擋掉了不少廢料進口的貿易, 但仍禁不住走私的猖獗。 況且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仍在升溫, “洋垃圾禁令”極有可能又成“開火”理由。 面對走私和貿易對抗的雙重拷問, “洋垃圾禁令”能否經受住考驗, 仍有待觀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