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龜秋招記——如果尚未皆大歡喜,那就是還未到最後

開啟你的職業夢想

上應屆生求職網

www.yingjiesheng.com

或各大應用商店下載應屆生求職網APP

2017年的年末, 廣場上已經升起了聖誕樹, 我坐在星巴克裡邊喝拿鐵邊在電腦上記錄下這小半年的故事。

學歷背景上, 我本科是國內top10高校的管理系畢業, 碩士到澳洲去轉念了金融。 經歷和資質方面, 本科的時候做過一些marketing的實習, 碩士的時候考了cfa二級, 也做了一份審計實習, 兩份券商的短期實習, 一個諮詢專案的實習, 語言考試上沒考六級, 雅思考了8。 由於是跨專業, 求職方面各行各業都有, 金融機構方面投行券商競爭太激烈,

我的券商實習經歷比較短, 不夠solid;銀行的話我覺得行政成本比較高, 所以也沒有考慮, 綜合下來主要投的是四大deals部門, 管理諮詢還有企業的管培崗位。 由於有這樣的pre-assessment, 我投過的公司並不多, 算下來秋招季也就投了二十份簡歷吧, 但是投過的公司我都會從background research到面經到聯繫alumni做大量功課。 可能也是性格使然, 我只有overprepare才能有信心上場。

拿到offer系列

海航投資方向管培-offer get

海航面試在我看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整個流程體驗並不好, 通知九點面試可能要等一個半小時才能正式開始。 Case也相當水, 開放式問題, 問的是設計零售店該如何安排。 面試的妹子並沒有aggressive的, 因此我就成了leader, 一直在帶流程, 後來還有一輪英語測評+兩輪經理面試, 依然很簡單,

所以基本上面試完就知道自己應該拿到offer了。

總體印象:hr流程體驗不佳, 薪水11k per month, 拿到手的package 15-18w。 企業文化是實質民企, 偽裝外企, 氛圍國企。 諮詢過一些已經入職的前輩, 感覺褒貶不一, case by case吧。

普華永道deals-調劑到x-venturer program

今年的hc縮水嚴重, 上海總部3000個人報名, 篩簡歷篩出200個人, 最終錄取30個人。 面試流程是ice-breaker自我介紹+case interview+par interview, 一天八個小時解決。 Case很直接, 講的是投資產品選擇, 資訊基本都在文本中有給出, 歸納總結就好。 然而我一開始想的太複雜了, 最後的思路也出乎意料的簡單。 後來par面考了一些technical question, 並不難handle。 走完整個流程之後, 自我感覺比較懸, 主要因為名額實在太少(1 out of 12),同時大組裡面確實有一兩個特別出彩的同學。 事實也證明了我無比準確的預感, 最後hr通知我今年deals由於名額問題沒有錄取我,

但是綜合評分不錯, 給了我x-venturer的offer。

總體印象:這是我第一次明白, 有些面試在前十分鐘就已經出結果了。 比如Ice-breaker裡的自我介紹並不算assessment的一部分, 然而在十多個水準相當的candidate在面試官面前排開的時候, 這可能是少有的讓manager&partner把目光聚集在你身上的機會。 事實也證明, 一開始就能讓人記住的人也成了最後的贏家。

德勤fas-offer get

dtt家是我套路摸的最清楚的一家。 我並沒有主動的去問任何人case, 但是靠應屆生面經的蛛絲馬跡居然摸清楚了她們的出題思路。 今年的兩個case, 一個講無人車一個講奢侈品, 全取自於dtt自己出的research paper。 我review了幾遍她們的paper, 之後的群毆順風順水。 我記得當時同場的一個復旦的男生, 思路非常清晰,

但是有點aggresive, 沒有進入下一輪, 反倒是剩下兩個妹子, 雖然討論時補充的點不算很出彩, 但是給人感覺比較友善容易合作, 最後也進入了m面。 群面完之後有一輪manager面和一輪par面, 兩個都是全英文, 這就靠個人素質了。 我心態比較輕鬆, 也感覺的出來m和par都挺喜歡我的, 所以這也是一個面完就知道有offer的經歷。

總體印象:面試者的素質都挺高的, 我記得和我面同一個職位的有一堆columbia,cambridge的學生, 可見工作難找啊。 。 。 。 最後的package也是如大家所想, 8250per month, 不算差補+ot在上海應該很難survive。 。

終面惜敗系列

達能管培-終面掛

達能的面試算是一個小插曲吧。 我七月份回國, 網上放出的opening非常少, 看到達能在做marketing管培的補錄就投了, 過了一個月在自己都忘記了這回事的時候接到了hr電話,

剛好 那個時候也挺閑的於是就屁顛屁顛去廣州了。 當時面的都是妹子, 全英文面試, case是説明一個牛奶產品做brand marketing。 我覺得還挺簡單的, 說的也還不錯, 5個人面完刷了兩個人, 三個人和hr單面。 單面的感覺不太好, 主要因為自己並沒有很豐富的marketing經歷, 被hr challenge了不少, 面完感覺自己可能掛了, 然而因為對這家公司沒有得失心所以也並不傷心。

總體感覺:快消marketing還是prefer對口專業+實習吧。 所以有意向的朋友們把實習做足了英語說好了應該沒啥問題。

彭博sales and analytics-終面掛

bbg家是我最喜歡的一家公司, 從culture到exposure都非常不錯, 然而它的流程也是最折磨和心痛的。 它有著不下投行的面試輪次, 時間長達三個月, 全英文面試, 跑了上海office和bj office兩個地方, 然而一路橫衝直撞到第五面終面最後還是fail了。收到拒信剛好在生日之後的第二天,躲在家裡哭了一個星期,一方面覺得第五輪被刷實在太可惜了,還有就是整個process is incredibly long ,準備了那麼久被fail很難以接受。 不過再糾結也無益,不如寫個面經幫助下之後面試的同學吧。由於面試官都是在工作中被拉去面試的,很多被面試的同學都反應會有一種被敷衍的感覺,so the interview is all about how to make them interested. 至於如何做到就要看你個人的策略了。我由於做了很充分的background research, 在hr面,team leader面和manager面的時候都相當順利。最後一面和新加坡的head面,一方面自己的timing不好,去的時候head在開會,中途出來匆匆跟我聊了二十分鐘,一方面得失心比較重,實在太想拿offer了,表現的有點束手束腳。後來想想,以我final interview的表現,也確實不足以打動面試官作出讓我正式加入公司的決定,所以。。。。就釋然了。。。

總體印象:貌似他們家的package是15k-20k per month? 我覺得對於去不了投行front office,英語又比較6的朋友們來說這個崗位的性價比還是相當高的。另外我覺得他們應該有一個很大的 candidate pool。有些面試者會被放在waitlist上等很長時間。我自己是還好,收到通知挺快的,但是因為其他面試流程和他們換了好幾次面試的時間,最終橫跨了三個月的時長。我覺得這個崗位最看重的並不是technical skills, 只要有對金融領域有basic sense, 然後加上很強大的表達溝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態,拿到offer並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情。

心甘情願被掛系列

Bda analyst-筆試掛

bda其實沒啥好說的,因為第一輪筆試就掛了。2個小時4道大題,全英文,market sizing+npv計算+英語小作文+english article summary,聽上去很容易,自己也提前大概瞭解了題型,然而時間還是蠻緊張的。自己做的並不太好,所以掛的也算坦蕩。

總體印象:流程不算規範,但是進出辦公室時聽到它們員工的談吐感覺的出來還是相當的smart,而且learning curve也很陡,學習機會很多,問過在北京做投行的朋友,也對bda評價不錯。他們家package貌似是20k per month,不算年終獎,但是工作量也超級大。

Daimler管培-經理面掛

daimler家也沒什麼好說的。過了網測和hr電面之後就接到了部門經理的video interview. 那個時候剛好彭博終面掛,簡直是世界末日,也無心其他面試,看了下他們家官網就直接上了。比較搞笑的是我以為是全英面試,所以經理開始講中文的時候我中間很花了一點時間把自己的簡歷捋成中文模式。然後這次也是預感很准,因為確實沒怎麼準備,面到一半就知道自己掛了。

總體印象:hr還是很專業的,然後經理面體驗也不錯,面試官相當耐心也很注重互動。他們家貌似更加傾向於有一定經驗的面試者, 所以以daimler為目標的應屆畢業生提前做做相關的車企實習可能幾率更高。他們家貌似是略高於10k,但是福利和training非常好。

反正我沒理他們系列

kp consulting-通知面試沒去

申的是kp的諮詢,網申的時候不細分line. 自己的意向是管理諮詢方向,然而通知面試要我去面risk consulting. 聯想到kp這幾年業務也是越來越不行了,所以就沒理它。

華為-通知面試沒去

華為也是屬於投了簡歷就忘記了系列的。因為自己對企業財務並不感冒,所以也沒理他。

京東金融方向管培-通知面試沒去

京東的網測過了之後,通知去面試,但是和pwc deals的時間撞了,所以再次沒理他。

等offer系列

IBM consultant trainee-等offer

ibm因為公司的體量實在太大了,所以面試流程也比較迷。我去面的那一天一共有三場,一個場大概50個人,面試的同學學歷背景也都不錯,基本上是985211本+美國top30同檔次碩。我們那一場的流程是,candidate一個一個上去做3 min的intro+oral test,一晃倆小時就過去了。然後下一個環節是介紹自己的實習經歷,還是一個一個上臺說,一晃一小時又過去了。最後一個環節是討論case,討論用工荒的問題,不太難。

之後過了一周接到了終面的電面通知,大老闆是做ai這一塊的,人很nice,表示對我的簡歷挺滿意的,我也表示對ibm挺滿意的,然後我們就陷入了熱烈的商業互誇氛圍,最後經理給了我他的號碼,讓我隨時聯繫他。so我就把它當作一個positive signal,開始等offer了。

總體印象:和我交流的每個candidate都diss過ibm今年冗長的校招流程,不過我是最後一批面試的,所以等待到時間倒還好。我個人對IBM的文化歷史還是很認同的,work-life balance方面也沒有四大那樣辛苦,總體印象還不錯。

寫到這裡,我的秋招也算是告一段落了。這小半年來,我經歷了不長人生裡面最大的crisis,來自感情,家庭和身體健康的問題,還有對自身能力的質疑,疊加起來的壓力把我push到了崩潰邊緣。但是所幸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幫助和自己及時的調整,我在參加後續的面試時逐漸瞭解了自己的能力和市場定位。我不是金字塔頂端的精英,因此在追求第二梯隊的工作時,同一個競技場的對手,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大神,百分之五十的人和我水準基本相當,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是不如我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參加的所有面試都可以被簡化為在極有限的那幾個小時內給面試官呈現出接近前百分之二十水準的表現。而那幾個小時,也是相當流程化的,就好像老師改卷子,看到學生卷子上出現那個關鍵字就給他加分。

另外還有一點心得就是,永遠不要以“不出錯”為你面試的目標。我在面試的時候經常可以發現一些學歷和經歷非常棒的同學,但是現場表現確實不夠impressive,其實很為他們可惜。事實是,沒有面試官會在黑壓壓的面試者裡記得住一個毫無亮點的candidate的,一定要發掘自己的亮點,並輔以事實支持。

凡事到最後必將皆大歡喜,如果尚未皆大歡喜,那就是還未到最後。我站在2017年的終點,已經為未知的人生醞釀好一個熾熱的擁抱。

開啟你的職業夢想

上應屆生求職網

www.yingjiesheng.com

或各大應用商店下載應屆生求職網APP

然而一路橫衝直撞到第五面終面最後還是fail了。收到拒信剛好在生日之後的第二天,躲在家裡哭了一個星期,一方面覺得第五輪被刷實在太可惜了,還有就是整個process is incredibly long ,準備了那麼久被fail很難以接受。 不過再糾結也無益,不如寫個面經幫助下之後面試的同學吧。由於面試官都是在工作中被拉去面試的,很多被面試的同學都反應會有一種被敷衍的感覺,so the interview is all about how to make them interested. 至於如何做到就要看你個人的策略了。我由於做了很充分的background research, 在hr面,team leader面和manager面的時候都相當順利。最後一面和新加坡的head面,一方面自己的timing不好,去的時候head在開會,中途出來匆匆跟我聊了二十分鐘,一方面得失心比較重,實在太想拿offer了,表現的有點束手束腳。後來想想,以我final interview的表現,也確實不足以打動面試官作出讓我正式加入公司的決定,所以。。。。就釋然了。。。

總體印象:貌似他們家的package是15k-20k per month? 我覺得對於去不了投行front office,英語又比較6的朋友們來說這個崗位的性價比還是相當高的。另外我覺得他們應該有一個很大的 candidate pool。有些面試者會被放在waitlist上等很長時間。我自己是還好,收到通知挺快的,但是因為其他面試流程和他們換了好幾次面試的時間,最終橫跨了三個月的時長。我覺得這個崗位最看重的並不是technical skills, 只要有對金融領域有basic sense, 然後加上很強大的表達溝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態,拿到offer並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情。

心甘情願被掛系列

Bda analyst-筆試掛

bda其實沒啥好說的,因為第一輪筆試就掛了。2個小時4道大題,全英文,market sizing+npv計算+英語小作文+english article summary,聽上去很容易,自己也提前大概瞭解了題型,然而時間還是蠻緊張的。自己做的並不太好,所以掛的也算坦蕩。

總體印象:流程不算規範,但是進出辦公室時聽到它們員工的談吐感覺的出來還是相當的smart,而且learning curve也很陡,學習機會很多,問過在北京做投行的朋友,也對bda評價不錯。他們家package貌似是20k per month,不算年終獎,但是工作量也超級大。

Daimler管培-經理面掛

daimler家也沒什麼好說的。過了網測和hr電面之後就接到了部門經理的video interview. 那個時候剛好彭博終面掛,簡直是世界末日,也無心其他面試,看了下他們家官網就直接上了。比較搞笑的是我以為是全英面試,所以經理開始講中文的時候我中間很花了一點時間把自己的簡歷捋成中文模式。然後這次也是預感很准,因為確實沒怎麼準備,面到一半就知道自己掛了。

總體印象:hr還是很專業的,然後經理面體驗也不錯,面試官相當耐心也很注重互動。他們家貌似更加傾向於有一定經驗的面試者, 所以以daimler為目標的應屆畢業生提前做做相關的車企實習可能幾率更高。他們家貌似是略高於10k,但是福利和training非常好。

反正我沒理他們系列

kp consulting-通知面試沒去

申的是kp的諮詢,網申的時候不細分line. 自己的意向是管理諮詢方向,然而通知面試要我去面risk consulting. 聯想到kp這幾年業務也是越來越不行了,所以就沒理它。

華為-通知面試沒去

華為也是屬於投了簡歷就忘記了系列的。因為自己對企業財務並不感冒,所以也沒理他。

京東金融方向管培-通知面試沒去

京東的網測過了之後,通知去面試,但是和pwc deals的時間撞了,所以再次沒理他。

等offer系列

IBM consultant trainee-等offer

ibm因為公司的體量實在太大了,所以面試流程也比較迷。我去面的那一天一共有三場,一個場大概50個人,面試的同學學歷背景也都不錯,基本上是985211本+美國top30同檔次碩。我們那一場的流程是,candidate一個一個上去做3 min的intro+oral test,一晃倆小時就過去了。然後下一個環節是介紹自己的實習經歷,還是一個一個上臺說,一晃一小時又過去了。最後一個環節是討論case,討論用工荒的問題,不太難。

之後過了一周接到了終面的電面通知,大老闆是做ai這一塊的,人很nice,表示對我的簡歷挺滿意的,我也表示對ibm挺滿意的,然後我們就陷入了熱烈的商業互誇氛圍,最後經理給了我他的號碼,讓我隨時聯繫他。so我就把它當作一個positive signal,開始等offer了。

總體印象:和我交流的每個candidate都diss過ibm今年冗長的校招流程,不過我是最後一批面試的,所以等待到時間倒還好。我個人對IBM的文化歷史還是很認同的,work-life balance方面也沒有四大那樣辛苦,總體印象還不錯。

寫到這裡,我的秋招也算是告一段落了。這小半年來,我經歷了不長人生裡面最大的crisis,來自感情,家庭和身體健康的問題,還有對自身能力的質疑,疊加起來的壓力把我push到了崩潰邊緣。但是所幸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幫助和自己及時的調整,我在參加後續的面試時逐漸瞭解了自己的能力和市場定位。我不是金字塔頂端的精英,因此在追求第二梯隊的工作時,同一個競技場的對手,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大神,百分之五十的人和我水準基本相當,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是不如我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參加的所有面試都可以被簡化為在極有限的那幾個小時內給面試官呈現出接近前百分之二十水準的表現。而那幾個小時,也是相當流程化的,就好像老師改卷子,看到學生卷子上出現那個關鍵字就給他加分。

另外還有一點心得就是,永遠不要以“不出錯”為你面試的目標。我在面試的時候經常可以發現一些學歷和經歷非常棒的同學,但是現場表現確實不夠impressive,其實很為他們可惜。事實是,沒有面試官會在黑壓壓的面試者裡記得住一個毫無亮點的candidate的,一定要發掘自己的亮點,並輔以事實支持。

凡事到最後必將皆大歡喜,如果尚未皆大歡喜,那就是還未到最後。我站在2017年的終點,已經為未知的人生醞釀好一個熾熱的擁抱。

開啟你的職業夢想

上應屆生求職網

www.yingjiesheng.com

或各大應用商店下載應屆生求職網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