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展扶貧+品牌塑造 菏澤首屆年貨節自帶滿滿正能量

大眾網記者 潘濤

“會展扶貧”, 這樣一個新名詞, 成為本次年貨節的亮點。 這是菏澤市扶貧辦聯合菏澤首屆年貨節組委會提出的扶貧新模式, 旨在廣大農特產品企業、經銷商和消費者搭建一個年貨交易平臺, 促進“網貨下鄉, 農貨進城”的雙向流通, 幫助農戶解決銷路難的問題。 “20名‘第一書記’參展年貨節招募令”發佈後, 牡丹區小留鎮吳油坊村“第一書記”陳傳安、魏灣鎮任堂村“第一書記”趙梓淞等“第一書記”第一時間報名入駐, 紛紛為包村內特色農產品代言。

“就不能添加任何其它東西。 ”“第一書記”專區內,

王浩屯鎮孫化屯村楊喜華面對市民質疑蜂蜜純正與否時, 激動地說, 質樸的氣息撲面而來。 因為蜂蜜市場價格波動較大, 老實巴交的農民楊喜華眼睜睜地看著蜂蜜積壓, 又不捨得從太行深山老林中拿命換回來的蜂蜜低價銷售。 就在銷售無路時, 該村“第一書記”王波發現了年貨節組委會發佈的“20名‘第一書記’參展年貨節招募令”,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 他帶著楊喜華和蜂蜜來到年貨節現場。

“脫銷了, 中午還回家補了一趟貨。 ”27日, 因為中午回家補貨, 晚上回家時, 電車半途沒了電, 他和家人一路推著回家。 深冬的黑夜, 他們沒覺得冷, 就著刺骨的寒風“拉了會呱”就到了家。

促銷, 實質上就是一種溝通活動, 綿柔尖莊、青島琅琊台、龍大食用油、素萬乳膠枕……百余個商企將各種刺激消費者的資訊傳遞給大眾,

在樹立品牌的同時, 他們更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在年貨節現場, 多個本地知名食品加工公司和酒業公司本著“宣傳新品, 鑄造品牌”的初衷參展, 卻也“一不小心賣了個火熱”。 但各個企業的初心依然是“永不更改的社會責任感。 ”

“好瓜子沙土牌, 沙土牌好瓜子”, 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伴隨著沙土的美味食品已經傳遍千家萬戶。 30年來, 作為中國堅果炒貨行業的知名品牌, 沙土食品始終以“開心滋味, 沙土情懷”為口號, 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 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美味和健康食品。 如今, “沙土”不僅是一種美味食品, 更是一種快樂的味道。 多年來, 沙土瓜子熱衷公益事業,

多次隨工商聯領導慰問武警戰士, 為貧困鄉村、貧困戶以及留守兒童送去沙土瓜子、沙土醬醋、米麵油及現金等物資。

前不久, 山東省食品工業協會成立“高端魯酒戰略發展聯盟”, 花冠集團成為輪值主席, 並公開承諾:讓所有魯酒企業攜起手來, 共同為齊魯大地釀造一瓶好酒而努力。 60年來, 該集團在秉承“為山東打造一瓶好酒”為使命與責任的同時, 時刻感恩社會, 通過捐資助學、勞模相會、救助孤寡老人等行動, 踐行者社會責任。

近幾年來, 菏澤市民社會責任意識逐漸增強, 公益事業參與欲望強烈, 社會扶貧也承擔著全面邁入小康社會的中堅力量。 企業促銷, 掙錢與否我們不加評論, 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場誠意的成交;“第一書記”背後的辛勞我們看不到,

我們只看到一戶戶農家從貧困戶列表中劃去;菏澤市民一次次掃碼支付, 除自己所需外, 更多的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 菏澤首屆年貨節, 從一場商業展銷體現了菏澤人民的愛心、扶貧領域幹部的務實和本土企業回報社會的責任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