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不斷前行的J

J-10C已在前機身進氣道側面(前向)與後機身垂尾頂部(後向)加裝了紫外線導彈逼近告警系統(MAWS), 為飛機前後方半球提供更加完善的保護, 而早期J-10B僅在其垂尾根部安裝了後向的MWAS, 缺乏對前半球的預警。

首先從外形上看, 殲-10C與早期的殲-10A型號有著不小的變化, 與殲-10B相比則外形變化不大, 說明殲-10B/C的氣動外形已經基本成熟。 殲-10C的機頭外形經過了細心的優化改進, 顯得更加修長銳利, 同時採用更為先進的進氣道設計。 尹卓曾表示, 殲-10C空戰性能比殲-10B有了明顯提升。

殲-10C的評價: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生產的第三代改進型、超音速、多用途戰機, 殲-10C裝備有先進的雷達系統、電子系統和外掛物管理系統, 更好的人機功效設計和通訊能力, 大幅提升了複雜電子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殲-10C的重點改進方向主要可以概括為:1、提升空中態勢感知能力。 包括加裝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類雷達, 這使得殲-10C在空中看的更遠, 同時提高通訊能力, 使其“耳聰目明”。 火控雷達探測距離的提升, 可以使得其與攜載的遠端空對空導彈相配合,

對敵發起超視距攻擊。

隨著中國空軍戰略從國土防空型到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發展變化, 殲-10系列戰機走上了“魔改”之路。 其改進重點之一就是爭取可以加掛解放軍現役所有各類型先進機載武器。 殲-10C在電子戰方面的作戰能力更多地是體現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仍可以完成目標搜索、識別和空地通訊,

以及正常進行精確打擊、定點清除等作戰任務。 應該說殲-10的電子戰能力還比較基礎, 但是作為非專業電子戰飛機來說, 這種能力的提升已經足以適應現代空戰的需求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