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星天價片酬已成行業痼疾 相關部門屢屢“亮劍”

資料圖:人民幣張雲攝

中新網用戶端北京1月30日電(記者張曦)針對明星天價片酬,官方又一次“亮劍”了。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提到,今年將繼續著重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

《北京青年報》報導稱,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提出,要讓群眾成為螢屏聲頻的嘉賓和主角。 他指出,“這兩年,我們大力遏制追星炒星,大力提倡‘星素結合’,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今年我們將繼續著重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引導各廣播電視機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節目創意研發和高水準製作上來,用內涵和品質取勝,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來提高知名度。 ”

他特別強調,“要嚴把嘉賓、演員關,必須把德藝雙馨作為首要標準。 要鼓勵邀請行業精英、專家學者、時代楷模、道德模範參與節目,發揮好嘉賓的價值引領和人格示範作用。

央視曾點名《如懿傳》演員片酬高

事實上,明星的天價片酬已經成為業內的一大痼疾,央視就曾點名《如懿傳》的演員片酬高。 然而,不僅僅是一線演員的片酬動輒千萬上億令人咂舌,就連一些二三線,甚至N線的演員片酬也是瘋漲。

楊曉(化名)是個製片人,他非常支持官方遏制天價片酬,“好多‘小鮮肉’,拍個火一點的網劇,片酬馬上就高出幾百萬,但他們就在網劇裡賺點塊錢,因為網劇、網路大電影有泡沫,根本沒有那麼多真實粉絲”。

陳銳(化名)執導的網路大電影正在熱播,他告訴記者,片中男二的片酬是60萬,只拍了7天。 “說實話,開拍前我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演員,也沒看過他演的任何影視劇,但這已經是片酬最划算的了。 ”和楊曉一樣,陳銳也認為網大常常被“坑”,“工作時間短,演員本來有正常的工作,完全就是抽時間來拍,賺快錢”。

然而,如果沒有劇拍,一些明星乾脆就通過“刷流量”來維持人氣,《新華每日電訊》就曝光了這一行為——為了幫一些缺少作品的“流量”藝人維持“一線明星”的地位,其經紀公司或其本人只有靠不斷增加在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的曝光率。

如果想上熱搜榜,不僅需要繳納上萬費用,還要靠買“水軍”來刷榜撐住。

楊曉認為,因為市場原因,一些二三線製作公司難以邀約一線大咖拍攝,轉而爭搶二三線“小鮮肉”,導致價格飆漲。 “事實上這些‘小鮮肉’在電影上一點價值都沒有,如果劇本不好,就算請一線流量明星,也扛不起來票房。 ”

明星的高片酬,對行業影響頗大,一方面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演員片酬占去太多,勢必會影響製作成本,此外也會導致影視劇“注水”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例如,片方以5000萬元一部戲的打包價請到某明星出演,在殺青時與電視臺簽訂了400萬元一集的協議,那麼最終剪輯上多出七八集,就能夠直接增加約3000萬元的收入,將明星片酬所增加的成本輕鬆化解。

記者注意到,針對明星的天價片酬,相關部門已經多次“亮劍”。

2016年,廣電總局黨組發佈了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 通報要求指導行業協會聯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訂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自律公約。另外還提到,即將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不得以明星大腕作為論價標準,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

2017年9月,廣電總局、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強調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

同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佈了《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意見提到,影視劇裡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完)

通報要求指導行業協會聯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訂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自律公約。另外還提到,即將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不得以明星大腕作為論價標準,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

2017年9月,廣電總局、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強調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

同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佈了《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意見提到,影視劇裡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