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媒:沙特浪費數十億美元購美制落後武器

美國政治分析人士邁克爾·鐘斯說,美國正在向沙特出售無用的過時武器,後者將為此浪費數十億美元。

美國《文化戰爭》雜誌主編鐘斯18日在接受伊朗新聞電視臺電話採訪。

雖然國際社會呼籲華盛頓停止向在葉門犯戰爭罪的利雅德提供軍事支持,但美國國務院已經批准了與沙特間的一項價值約5億美元的導彈系統支援服務協定。

美國防務安全合作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國務院已決定批准對沙特的一項軍售,繼續向該國提供價值約5億美元的導彈系統支援服務。 ”

此前,沙特曾請求美國繼續提供“愛國者”戰場監控計畫(FSP)、“愛國者”3型導彈和“愛國者”工程服務計畫(ESP)的技術支持。

支援內容還包括“愛國者”和“霍克”導彈的零件和後勤支援。

鐘斯說:“美國有很多昂貴的武器可以出售,沙特很有錢。 因此,他們達成協議。 唯一的問題是,這些武器解決不了問題。 ”

這位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導彈並非先進武器。 它們其實只是改裝的“飛毛腿”導彈,就是薩達姆·侯賽因在伊拉克戰爭中向以色列發射的那種導彈。 ”

他說:“它們被焊接上更大的油箱,但它們還是同一種導彈。 這是一款很粗糙的導彈。 ‘愛國者’導彈系統攔截不了它們。 那麼,他們現在為何要採購更多‘愛國者’導彈呢?因為他們想買。 他們想買,美國想賣,就這麼簡單。 ”

他說:“現在,這阻止不了戰爭。

如果這些武器能阻止戰爭,它們早就已經阻止了。 沙特沒有移動導彈發射平臺。 他們沒有有效對付葉門的作戰方式。 ”

鐘斯說:“除此之外,美國繼續出售導彈會失信於國際輿論,就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樣。 ”

一位美國政治活動人士說,沙特從美國大量採購武器,說明華盛頓完全支持武裝利雅德。

目前,美國正受到停止對沙特軍售的壓力,後者自2015年起對葉門發動野蠻軍事進攻。 目前已有至少13600人死於這場戰爭。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去年首次出訪沙特時與該國簽署價值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在今年10年內,美國可能向沙特出售總價值高達3500億美元的武器。 (編譯/王棟棟)

沙特軍隊多次遭遇葉門導彈的襲擊。 圖為伊朗媒體發佈的葉門SS-21導彈發射車。

同室操戈!沙特F-15首戰獵物竟是F-4

提起沙特皇家空軍F-15戰機的空戰記錄,通常可能會先想到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擊落過多架伊拉克空軍戰機,但實際沙特F-15的首個戰果是在1984年取得的,而且擊落的還是伊朗空軍的F-4戰機,本圖集將簡介這場美系戰機“同室操戈”的故事。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1984年,沙特空軍F-15C戰機擊落伊朗F-4E戰機的油畫。

圖為F-15C重型制空戰機剖面圖。

圖為F-4戰機剖面圖。

1984年6月5日,一架伊朗空軍P-3F巡邏機在沙特拉萬島以南出現,緊接著2架伊朗F-4E戰機從布希爾基地起飛,準備根據P-3F傳回的情報,攻擊一艘即將通過該區域的希臘油輪。當時正值海灣“襲船戰”高峰時期,由於沙特和科威特均選擇支持伊拉克,伊朗空軍為報復,專門空襲停靠在這兩國的油輪。圖為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空軍F-4低空飛越一艘外國油輪。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的一舉一動實際都在沙特空軍E-3A遠端預警機的監視下。E-3A很快呼叫2架沙特空軍的F-15戰機(一架F-15C單座型和一架F-15D雙座型,其中D型的後座為一名美軍教官)前往攔截。圖為E-3A預警機資料圖。

根據史料記載,當伊朗F-4E編隊接近至沙特海軍基地以北77千米處時,與沙特F-15編隊迎頭對飛。但F-15在綜合性能上要領先F-4至少15年,再加上E-3A的情報支援,沙特飛行員在美教官的指導下,在伊朗F-4E的武器射程外,就率先發射了多枚AIM-7”麻雀“中距空對空導彈,成功命中其中一架F-4E,該機淩空爆炸;另一架被彈片擊傷,後來成功迫降至附近的一座伊朗空軍基地。圖為沙特空軍F-15C戰機發射AIM-7導彈資料圖。

圖為伊朗空軍F-4戰機編隊飛行資料圖。

圖為“沙漠盾牌”行動期間的沙特空軍F-15C戰機。

圖為伊朗空軍F-4E戰機發射空對地導彈。

圖為沙特空軍的美制F-15C重型戰機與英制“閃電”截擊機編隊飛行。

圖為兩伊戰爭期間,正在進行空中加油的伊朗空軍F-4E資料圖。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伊朗空軍F-15C戰機,隸屬於第13戰術戰鬥機中隊,為1991年塗裝。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伊朗空軍F-4E戰機,隸屬於第34戰術戰鬥機中隊,為1982年塗裝。

圖為沙特空軍裝備的E-3A遠程預警機。

伊朗空軍F-4E編隊飛行資料圖,可見醒目的鯊魚嘴塗裝。

沙特國民衛隊:王權支柱+皇家心腹

作為“海合會”老大的沙烏地阿拉伯,也擁有一支“國民衛隊”(簡稱SANG),且歷史悠久,早在1917年12月就已組建。其地位、裝備類似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因其忠誠可靠,一直被沙特王室倚為心腹,用於把守皇宮、聖城和戰略要地圖為正在參加閱兵式的沙特國民衛隊士兵方陣。

作為沙特王室的“心腹”,截至2015年,SANG現役總兵力為12.5萬人,另有2.5萬預備役部隊,共15萬人。圖為沙特國民衛隊的標誌,除了彎刀、步槍和自行火炮外,可見最上方的王室王冠,寓意十分明顯,都是為了維護沙特王室的統治。另據分析,由於對國防軍不夠完全信任,國民衛隊還在一定程度上但負責著監視、制衡沙特軍隊的任務。

圖為沙特國民衛隊士兵與重裝備合影,可見整齊停放的卡車炮和輪式火炮,裝備比沙特陸軍要精良許多。

圖為沙特國民衛隊配備的悍馬車隊,均配備有陶式反坦克導彈。

那麼號稱沙特陸軍精銳的SANG的實戰表現如何呢?不妨來看看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的一場著名戰鬥——海夫吉之戰。

當時,SANG作為主力參加了海夫吉之戰。圖為戰鬥結束時,海夫吉小鎮入口處起火燃燒的裝甲車。

此役,伊軍先後對海夫吉發起3次裝甲營級衝擊,前2次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擊退。圖為描繪美海軍陸戰3營在海夫吉城中搜索伊拉克散兵游勇的畫作。

而第3次進攻中,伊軍一舉突破沙特軍隊防線,將後者趕出了海夫吉。後來,在美軍狂轟濫炸的掩護和支援下,沙特集中2倍兵力才突破伊軍火力封鎖,沖入海夫吉。士氣崩潰、彈盡糧絕的伊軍旋即丟下武器逃進沙漠。圖為描繪“沙漠風暴”行動期間,走投無路的伊拉克軍隊向美軍裝甲部隊投降的畫作。

SANG在這場規模不算大的戰鬥中死傷100人左右,伊拉克方面死60至300人(因很多逃散的伊軍被打死在沙漠中,難以精確統計),被俘400人左右,9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被擊毀。然而這裡面大部分是美軍空襲的戰果。也就是說,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SANG在地面戰中,與被美軍空襲狂虐到崩潰邊緣的伊拉克人僅僅打了個平手。而沙特從中吸取的教訓居然是把所有不好使的法國武器都扔了,換美國新裝備。圖為海夫吉之戰中被摧毀的伊拉克裝甲運兵車。

綜合來看,SANG實際和俄羅斯國民近衛軍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起到維護中央政府統治,牽制其他強力部門的作用。圖為2015年3月,在沙特-葉門邊境集結的SANG部隊資料圖。

沙特70噸黃金換炸彈?英美大發戰爭財

據美國沃卡蒂夫新聞網站2016年1月24日報導,沙特在葉門掀起的戰火已造成數千無辜平民死亡,對此英國和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15年對於葉門老百姓來講是個悲慘的年份,而對西方軍火商而言卻意味著滾滾財源。

據英國商務部近日發佈的一份厚達357頁的報告稱,過去5年,英國向沙特出口武器達80億美元。僅2015年7至9月的這3個月內,英國防務公司就向沙特出售了價值15億美元的炸彈和導彈,較此前的3個月暴增110倍之多。

美國同樣大發利市。2015年11月,美國批准了一項向沙特供應武器的協定,合同總價達12.9億美元,包括5000多枚鐳射制導炸彈、1500枚BLU-109“掩體炸彈”(bunkerbusters)及1.2萬顆其他類型炸彈。

眾所周知,胡塞武裝在2014年推翻了由沙特支持的葉門政府,沙特及其盟友指責胡塞武裝是伊朗的代理人,並從2015年3月開始,組成阿拉伯聯軍對胡塞武裝展開軍事打擊。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稱,葉門戰事爆發以來,已有2800多名無辜平民喪生,其中絕大多數是由沙特聯軍的空襲造成的,而後者使用的戰鬥機和炸彈大部分來自英美。英美也承認自己在為沙特聯軍的空襲提供情報與後勤支援。

正當英國向沙特軍售額暴增之際,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面臨的指責日益增多,有人指責他將英國拖入到混亂的中東衝突之中,反對黨近日更是在議會上與卡梅倫就這一問題展開激烈辯論。蘇格蘭民族党的安格斯·羅伯遜就批評卡梅倫:“葉門已有數千無辜平民被殺,很多是由沙特空襲造成的,而沙特的飛機購自英國,飛行員是英國培訓的,所使用的炸彈也來自英國。難道首相大人現在不應該承認英國是造成數千無辜平民死亡的共謀嗎?”卡梅倫回應稱:“支持葉門的合法政府符合英國利益,而且我們是全球武器擴散控制程式最嚴格的國家之一。”

放眼今日之中東,殘酷的“叢林法則”仍舊盛行。貧弱小國葉門淪為周邊乃至域外大國的“競技場”和“武器試驗場”,其不幸值得同情,而發動這場戰爭的沙特,實際上也是受害者。沙特用來進口武器的27.9億美元,按照當下低迷的油價(每桶約33美元),必須賣掉多達8400萬桶高品質原油(沙特起碼要生產10天左右)才能掙到。按當下國際金價(每盎司約1120美元)則能換至少70噸黃金!

作為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品,西方的炸彈和導彈可以近乎無限地製造(英美1年產的鋼鐵,如果全拿來造炸彈的話,只怕沙特傾家蕩產都買不起),沙特卻必須用不可再生的寶貴原油換來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昂貴武器。

從目前葉門戰局發展來看,沙特已陷入泥潭,進退兩難——接著打下去,勢必要花更多真金白銀買“洋鐵”;但如果不勝而收兵,又感覺失了顏面,今後再招呼小弟們組建聯軍估計就不好使了。於是到頭來,這場“黃金換炸彈”大戲的結果,恐怕只能是葉門與沙特兩敗俱傷,而外部玩家賺得盆滿缽溢。老股民都知道有個術語叫“及時止損”,意思是發現投資失算後迅速斬倉出局,以儘量減少損失(圖為被胡塞武裝繳獲的沙特聯軍坦克和裝甲車)。然而,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堂堂中東頭號富國卻參不透、悟不清。

圖為F-4戰機剖面圖。

1984年6月5日,一架伊朗空軍P-3F巡邏機在沙特拉萬島以南出現,緊接著2架伊朗F-4E戰機從布希爾基地起飛,準備根據P-3F傳回的情報,攻擊一艘即將通過該區域的希臘油輪。當時正值海灣“襲船戰”高峰時期,由於沙特和科威特均選擇支持伊拉克,伊朗空軍為報復,專門空襲停靠在這兩國的油輪。圖為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空軍F-4低空飛越一艘外國油輪。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的一舉一動實際都在沙特空軍E-3A遠端預警機的監視下。E-3A很快呼叫2架沙特空軍的F-15戰機(一架F-15C單座型和一架F-15D雙座型,其中D型的後座為一名美軍教官)前往攔截。圖為E-3A預警機資料圖。

根據史料記載,當伊朗F-4E編隊接近至沙特海軍基地以北77千米處時,與沙特F-15編隊迎頭對飛。但F-15在綜合性能上要領先F-4至少15年,再加上E-3A的情報支援,沙特飛行員在美教官的指導下,在伊朗F-4E的武器射程外,就率先發射了多枚AIM-7”麻雀“中距空對空導彈,成功命中其中一架F-4E,該機淩空爆炸;另一架被彈片擊傷,後來成功迫降至附近的一座伊朗空軍基地。圖為沙特空軍F-15C戰機發射AIM-7導彈資料圖。

圖為伊朗空軍F-4戰機編隊飛行資料圖。

圖為“沙漠盾牌”行動期間的沙特空軍F-15C戰機。

圖為伊朗空軍F-4E戰機發射空對地導彈。

圖為沙特空軍的美制F-15C重型戰機與英制“閃電”截擊機編隊飛行。

圖為兩伊戰爭期間,正在進行空中加油的伊朗空軍F-4E資料圖。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伊朗空軍F-15C戰機,隸屬於第13戰術戰鬥機中隊,為1991年塗裝。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伊朗空軍F-4E戰機,隸屬於第34戰術戰鬥機中隊,為1982年塗裝。

圖為沙特空軍裝備的E-3A遠程預警機。

伊朗空軍F-4E編隊飛行資料圖,可見醒目的鯊魚嘴塗裝。

沙特國民衛隊:王權支柱+皇家心腹

作為“海合會”老大的沙烏地阿拉伯,也擁有一支“國民衛隊”(簡稱SANG),且歷史悠久,早在1917年12月就已組建。其地位、裝備類似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因其忠誠可靠,一直被沙特王室倚為心腹,用於把守皇宮、聖城和戰略要地圖為正在參加閱兵式的沙特國民衛隊士兵方陣。

作為沙特王室的“心腹”,截至2015年,SANG現役總兵力為12.5萬人,另有2.5萬預備役部隊,共15萬人。圖為沙特國民衛隊的標誌,除了彎刀、步槍和自行火炮外,可見最上方的王室王冠,寓意十分明顯,都是為了維護沙特王室的統治。另據分析,由於對國防軍不夠完全信任,國民衛隊還在一定程度上但負責著監視、制衡沙特軍隊的任務。

圖為沙特國民衛隊士兵與重裝備合影,可見整齊停放的卡車炮和輪式火炮,裝備比沙特陸軍要精良許多。

圖為沙特國民衛隊配備的悍馬車隊,均配備有陶式反坦克導彈。

那麼號稱沙特陸軍精銳的SANG的實戰表現如何呢?不妨來看看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的一場著名戰鬥——海夫吉之戰。

當時,SANG作為主力參加了海夫吉之戰。圖為戰鬥結束時,海夫吉小鎮入口處起火燃燒的裝甲車。

此役,伊軍先後對海夫吉發起3次裝甲營級衝擊,前2次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擊退。圖為描繪美海軍陸戰3營在海夫吉城中搜索伊拉克散兵游勇的畫作。

而第3次進攻中,伊軍一舉突破沙特軍隊防線,將後者趕出了海夫吉。後來,在美軍狂轟濫炸的掩護和支援下,沙特集中2倍兵力才突破伊軍火力封鎖,沖入海夫吉。士氣崩潰、彈盡糧絕的伊軍旋即丟下武器逃進沙漠。圖為描繪“沙漠風暴”行動期間,走投無路的伊拉克軍隊向美軍裝甲部隊投降的畫作。

SANG在這場規模不算大的戰鬥中死傷100人左右,伊拉克方面死60至300人(因很多逃散的伊軍被打死在沙漠中,難以精確統計),被俘400人左右,9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被擊毀。然而這裡面大部分是美軍空襲的戰果。也就是說,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SANG在地面戰中,與被美軍空襲狂虐到崩潰邊緣的伊拉克人僅僅打了個平手。而沙特從中吸取的教訓居然是把所有不好使的法國武器都扔了,換美國新裝備。圖為海夫吉之戰中被摧毀的伊拉克裝甲運兵車。

綜合來看,SANG實際和俄羅斯國民近衛軍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起到維護中央政府統治,牽制其他強力部門的作用。圖為2015年3月,在沙特-葉門邊境集結的SANG部隊資料圖。

沙特70噸黃金換炸彈?英美大發戰爭財

據美國沃卡蒂夫新聞網站2016年1月24日報導,沙特在葉門掀起的戰火已造成數千無辜平民死亡,對此英國和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15年對於葉門老百姓來講是個悲慘的年份,而對西方軍火商而言卻意味著滾滾財源。

據英國商務部近日發佈的一份厚達357頁的報告稱,過去5年,英國向沙特出口武器達80億美元。僅2015年7至9月的這3個月內,英國防務公司就向沙特出售了價值15億美元的炸彈和導彈,較此前的3個月暴增110倍之多。

美國同樣大發利市。2015年11月,美國批准了一項向沙特供應武器的協定,合同總價達12.9億美元,包括5000多枚鐳射制導炸彈、1500枚BLU-109“掩體炸彈”(bunkerbusters)及1.2萬顆其他類型炸彈。

眾所周知,胡塞武裝在2014年推翻了由沙特支持的葉門政府,沙特及其盟友指責胡塞武裝是伊朗的代理人,並從2015年3月開始,組成阿拉伯聯軍對胡塞武裝展開軍事打擊。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稱,葉門戰事爆發以來,已有2800多名無辜平民喪生,其中絕大多數是由沙特聯軍的空襲造成的,而後者使用的戰鬥機和炸彈大部分來自英美。英美也承認自己在為沙特聯軍的空襲提供情報與後勤支援。

正當英國向沙特軍售額暴增之際,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面臨的指責日益增多,有人指責他將英國拖入到混亂的中東衝突之中,反對黨近日更是在議會上與卡梅倫就這一問題展開激烈辯論。蘇格蘭民族党的安格斯·羅伯遜就批評卡梅倫:“葉門已有數千無辜平民被殺,很多是由沙特空襲造成的,而沙特的飛機購自英國,飛行員是英國培訓的,所使用的炸彈也來自英國。難道首相大人現在不應該承認英國是造成數千無辜平民死亡的共謀嗎?”卡梅倫回應稱:“支持葉門的合法政府符合英國利益,而且我們是全球武器擴散控制程式最嚴格的國家之一。”

放眼今日之中東,殘酷的“叢林法則”仍舊盛行。貧弱小國葉門淪為周邊乃至域外大國的“競技場”和“武器試驗場”,其不幸值得同情,而發動這場戰爭的沙特,實際上也是受害者。沙特用來進口武器的27.9億美元,按照當下低迷的油價(每桶約33美元),必須賣掉多達8400萬桶高品質原油(沙特起碼要生產10天左右)才能掙到。按當下國際金價(每盎司約1120美元)則能換至少70噸黃金!

作為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品,西方的炸彈和導彈可以近乎無限地製造(英美1年產的鋼鐵,如果全拿來造炸彈的話,只怕沙特傾家蕩產都買不起),沙特卻必須用不可再生的寶貴原油換來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昂貴武器。

從目前葉門戰局發展來看,沙特已陷入泥潭,進退兩難——接著打下去,勢必要花更多真金白銀買“洋鐵”;但如果不勝而收兵,又感覺失了顏面,今後再招呼小弟們組建聯軍估計就不好使了。於是到頭來,這場“黃金換炸彈”大戲的結果,恐怕只能是葉門與沙特兩敗俱傷,而外部玩家賺得盆滿缽溢。老股民都知道有個術語叫“及時止損”,意思是發現投資失算後迅速斬倉出局,以儘量減少損失(圖為被胡塞武裝繳獲的沙特聯軍坦克和裝甲車)。然而,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堂堂中東頭號富國卻參不透、悟不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