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沒有人是我們的靠山,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

這個冬天真是格外冷。

在外面待一會兒, 凍得人生生的疼。

大勇剛做完手術, 身體裡的一部分器官, 但這依然無法阻止癌細胞的擴散。

就在3年前, 同一家醫院, 同一棟住院樓, 同一樓層, 他曾指著他的媽媽說:“你已經胃癌晚期, 治不好了!我也沒錢給你治!”

沒想到在媽媽去世2年半後, 大勇也被查出胃癌, 晚期。

大勇的女兒很孝順, 請了兩個月的假, 停下手裡所有事情天天守在醫院照顧他。 醫生說大勇的情況, 不做手術可能最多活三個月, 做了手術, 也不知道能不能撐過恢復期。 但這次, 不管有錢沒錢,

也不管有沒有風險, 大勇都是堅決要做手術的。

由於前段時間剛剛投資了一個項目, 女兒手頭的錢所剩無幾, 所幸之前買了防癌險, 可以稍稍緩解一點壓力。

她說:“橫豎都這樣了, 我也不可能為了這事兒到處借債吧?到時候他倒是走了, 留下一屁股債給我, 我還要繼續生活啊!他手術前的賬我還沒結, 這做了手術每天還要輸那麼多營養液, 後面還得化療, 這些要花多少錢我現在根本不敢細算, 這能怎麼辦?我也只能盡力而為。 ”

病床上的大勇, 每天躺在病床上, 數著點滴混日子。 不知道此時的他有沒有體會到媽媽當時的感受。

馬麗最近的日子過得也不昌盛。 因為害怕花錢, 病了很久也不敢去醫院。 其實她的收入並不低, 幾年前她和前夫去離婚, 這才知道前夫在離婚前背著她在外欠下了幾十萬的債款, 其中有不少還是打著馬麗的旗號借的, 儘管馬麗在此之前對這事兒並不知情, 但法院依然判定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原本馬麗的日子過得還算小資, 但現在, 雖然她每月賺得不少, 但除開每月還款、保險費、孩子的生活費、還有各種各樣的應酬以及雜七雜八的必要開支, 每月的餘額常常都是負數。 雖然也埋怨過上生活, 恨過前夫, 但馬麗很快把心態調整過來:“不知道前世欠了他多少, 那今生就慢慢還吧。

輪回中的債, 少一樁是一樁。 ”

但令馬麗欣慰的是, 孩子很乖也很爭氣, 儘管供他讀書的時候苦一點, 但他畢業了就好了。 孩子也不止一次地對她說:“媽媽, 我實在不願意看你這麼拼, 等我掙錢就就可以和你一起分擔了。 ”

馬麗以為, 能有這樣的孩子, 實在是自己的大福報。

可讓馬麗沒想到的是, 孩子也會給她沉重一擊。

馬麗曾無數次想過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天結婚了離自己遠去, 或是先於她而死去, 以為自己面對孩子的無常總是可以接受的, 但她卻沒有設想過, 有一天孩子會有很多事瞞著不告訴她, 當年那句“和媽媽一起分擔”也終究成了回憶裡的話。

一直以來, 孩子都是馬麗最執著的那個人, 她與孩子相依為命, 她願為孩子付出所有, 她以為孩子會一直這樣體貼、懂事……但她沒想到, 她們娘倆的關係, 也會有隔膜的那一天。

馬麗為此低沉了一段時間, 平時常用的修法此時沒有一個用得上。

她想起宗薩仁波切說的那句話:太過在乎就是失去的開始。

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苦難,沒有誰能夠一直活得輕鬆。只是我們看到的,常常是別人展現出的好的一面,在生活的黑暗時刻,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在角落裡自己舔舐傷口。

我們總是試圖找一個依靠。

兒時依靠父母、而後依靠伴侶,老了依靠兒女。但是依靠他人所獲得的安全感是有限的,有時候我們的痛苦,反而來自於我們依靠的人。

於是,又有一些人去尋找其他的依靠處,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選擇了佛法,並希望能靠佛菩薩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永遠依靠外力,很難真正解決自己的痛苦。

想要老了以後依靠孩子,但是孩子長大後,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將來和小家庭考慮。如此循環往復,世間沒有人能陪你走頭走到尾。

很多人說人生苦短,但在面對時,絲毫沒有解決辦法。

有的人選擇逃避,勇敢的人選擇正面迎擊,但這份勇敢,又給我們的將來埋下了一顆惡的種子。正如《入行論》所雲:“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因為不信因果,所以不知取捨,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壞都拜過去的自己所賜,不怪其他任何人。如果我們想要解決自己的煩惱,除了解決世間的現實問題以外,也應該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並斷惡行善、積累資糧。

至於如何去做,可以先以十善業與十不善業為基準。不過想要完全做到還是有一定困難,但只要有對善的嚮往,做了不好的事情時,能進行自我譴責,也是很好的。

前幾天,樂園推過一篇:《生病的人很多,唯有修行人最快活》提到了幾種修行人在遇到病痛時應該如何面對,這些方法不僅限於在生病時使用,遇到其他任何違緣,都可以舉一反三地去思維。

佛說:“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只有真正地學佛以後才明白,全知的佛陀告訴我們無數條解脫的方便法,但唯有自己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從輪回中解脫。佛陀無法改變我們的業力,所以,惡業要我們自己懺悔,福德資糧需要我們自己積累。上師三寶所起到的作用,是給我們指引方向,是助我們一臂之力;佛菩薩賜予的加持,也來源於我們自己的信心,以及過去所積累的福報。

一個好的修行人從不畏懼任何困難,依靠自己的修行、對眾生的慈悲心以及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可以把所有的違緣轉化為修行的助緣,因為改變命運的終極階段,就是無需再在輪回中流轉。

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苦難,沒有誰能夠一直活得輕鬆。只是我們看到的,常常是別人展現出的好的一面,在生活的黑暗時刻,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在角落裡自己舔舐傷口。

我們總是試圖找一個依靠。

兒時依靠父母、而後依靠伴侶,老了依靠兒女。但是依靠他人所獲得的安全感是有限的,有時候我們的痛苦,反而來自於我們依靠的人。

於是,又有一些人去尋找其他的依靠處,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選擇了佛法,並希望能靠佛菩薩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永遠依靠外力,很難真正解決自己的痛苦。

想要老了以後依靠孩子,但是孩子長大後,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將來和小家庭考慮。如此循環往復,世間沒有人能陪你走頭走到尾。

很多人說人生苦短,但在面對時,絲毫沒有解決辦法。

有的人選擇逃避,勇敢的人選擇正面迎擊,但這份勇敢,又給我們的將來埋下了一顆惡的種子。正如《入行論》所雲:“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因為不信因果,所以不知取捨,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壞都拜過去的自己所賜,不怪其他任何人。如果我們想要解決自己的煩惱,除了解決世間的現實問題以外,也應該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並斷惡行善、積累資糧。

至於如何去做,可以先以十善業與十不善業為基準。不過想要完全做到還是有一定困難,但只要有對善的嚮往,做了不好的事情時,能進行自我譴責,也是很好的。

前幾天,樂園推過一篇:《生病的人很多,唯有修行人最快活》提到了幾種修行人在遇到病痛時應該如何面對,這些方法不僅限於在生病時使用,遇到其他任何違緣,都可以舉一反三地去思維。

佛說:“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只有真正地學佛以後才明白,全知的佛陀告訴我們無數條解脫的方便法,但唯有自己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從輪回中解脫。佛陀無法改變我們的業力,所以,惡業要我們自己懺悔,福德資糧需要我們自己積累。上師三寶所起到的作用,是給我們指引方向,是助我們一臂之力;佛菩薩賜予的加持,也來源於我們自己的信心,以及過去所積累的福報。

一個好的修行人從不畏懼任何困難,依靠自己的修行、對眾生的慈悲心以及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可以把所有的違緣轉化為修行的助緣,因為改變命運的終極階段,就是無需再在輪回中流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