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狸貓換太子”之事並不存在宋仁宗身世傳奇?

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之子。 他於1022年即位, 在位42年, 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關於這位皇帝, 人們褒貶不一。 有人說他以仁德治國, 乃至與遼國相處了42年未見兵戈;也有人說他無所作為, 內憂外患, 社會矛盾尖銳。 然而他給後世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他的身世傳奇, 也就是著名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網路配圖

宋朝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尹包拯在地方巡查時, 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攔住了他, 對他說她就是當今聖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 包拯立刻回京查訪, 得知當年在宋真宗的後宮裡確實有一位李娘娘。

她本是一名宮女, 由於受到宋真宗寵倖, 被封為才人、婉儀。 更幸運的是, 她還懷上了“龍種”。 可是, 這件事遭到了劉德妃的嫉妒。 這位劉德妃陰險毒辣, 因為她自己沒有生育, 便買通了伺候李娘娘的接生婆, 用一隻剝了皮的狸貓, 換走了李娘娘的兒子。 宋真宗正準備看一眼自己的小皇子, 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個血淋淋的怪物, 盛怒之下, 他把李娘娘打入冷宮。

劉德妃因為產下皇子, 被晉封為皇后。 當了皇后的劉德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娘娘滅口。 危難之時, 李娘娘得到了一位好心宮女的幫助, 逃出了皇宮, 從此就躲在一處破窯裡, 隱姓埋名地生活了20年。 大公無私的包拯決定為李娘娘沉冤昭雪, 就把她帶回京城,

並設計讓宋仁宗與她相見。 最後, 宋仁宗與李娘娘母子團圓, 李娘娘被封為太后。 這段故事取自經典京劇《狸貓換太子》, 事實上, 自宋朝以來, 就有很多小說家、戲曲作家對宋仁宗的身世進行演繹, 《宋史》和《續資治通鑒》開始出現雛形, 到了清代, 在石玉昆的《三俠五義》中更是以《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形式出現。 儘管文藝作品帶有很強的虛構特點, 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願意共同演繹同一題材呢?這讓人不能不猜測《狸貓換太子》故事的真實性。

13年後, 宋真宗去世, 趙禎即位, 也就是宋仁宗。 由於皇帝尚幼, 所以由皇太后劉氏臨朝輔政。 在劉太后的威懾下, 誰也不敢冒著殺頭的危險再提仁宗生母之事, 李宸妃在宮中過著無法與自己親生兒子相認的痛苦生活。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 李宸妃在病危中被劉太後晉封為宸妃, 第二年便匆匆辭世了。 對於李宸妃, 劉太后本想以妃子之禮下葬, 但宰相呂夷簡進諫說, 現在的仁宗尚不清楚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 這完全是因為太后還在, 別人不敢亂說話。 倘若太后“千秋萬代”之後, 就不敢保證沒有人向仁宗稟告實情。 到時候若仁宗怪罪, 牽扯到太后的家人, 就誰都不能控制了。 所以他建議以對待一品大臣的禮儀來安葬李宸妃, 以後即使有人揭穿這件事, 仁宗也會念及太后考慮周到, 說不出什麼來。 劉太后認為呂夷簡言之有理, 就照他的說法辦了。 大殮那天, 李宸妃穿著皇后的衣裝, 躺在水銀棺裡, 喪禮舉行得極為隆重。

從《宋史》的記載來看, “狸貓換太子”之事並不存在, 李宸妃也沒有流落到民間。 那麼, 宋仁宗最後有沒有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呢?

網路配圖

明道二年(1033), 劉太后病逝, 宋仁宗開始親政。 這時, 有人告訴仁宗他的生母其實是李宸妃。 這裡涉及一個告知仁宗身世真相的人。 按“狸貓換太子”故事裡的說法, 這個人是包拯, 這又會不會是真的呢?

明朝小說《包公案》中說包拯在回朝的途中遇到李宸妃, 聽李宸妃講述當年冤情之後, 立即回到開封府調查此事。 後來, 包拯設陰曹、審郭愧, 終將劉太后繩之以法。 然而歷史上, 包拯是在天聖五年(1027)考中進士, 踏入仕途的。 起初, 他只做建昌知縣、天長知縣和端州知州等地方官, 由於官階較小,

所以是沒有機會參與宮廷鬥爭的。 直到後來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 被拜為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才真正進入中央朝廷, 但此時宋仁宗已親政多年。 所以應該說, 宋仁宗剛親政之時就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 並非包拯的稟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