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華明:“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絕不是剝奪個人所有

近日, 一篇探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 公有制再次遭到一些人的抨擊和不解。 “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我國憲法所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也是社會主義屬性的根本標誌。 澄清關於公有制的錯誤觀點極其必要。

對於一些人來說, 一談公有制就聯想到所謂的“共產”“共妻”的荒謬說法, 實質就是擔憂國家把個人所擁有的財產充公。 這根本上誤解了公有制的內涵。

我國的憲法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這裡提的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 並不是指生活資料或者消費資料的公有制。 也就是說, 堅持公有制是為了堅持生產資料的公有性質, 而不是要把勞動者通過勞動所分配得到的其他財產都充公。

從人類歷史上來說, 誰擁有生產資料就能夠進行生產或者利用生產資料支配他人生產從而獲取經濟剩餘。

歷代封建王朝的起義軍都會喊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以壯大起義隊伍, 實質就在於土地是農耕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任何封建王朝只要沒有處理好土地問題, 走向衰敗甚至滅亡則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 防止土地兼併是重中之重。 同樣, 我們黨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一項政策就是土地改革, 讓廣大的貧苦人民擁有進行生產耕作的土地。 當然, 土地改革中存在著對少部分人個人財產的沒收充公, 但是這些對象主要是土豪劣紳, 而且正是因為這些人長期佔有了大量生產資料從而獲取了大量的不義之財, 結果就是一邊是驕奢淫逸的土豪劣紳,
一邊是無立錐之地的千里餓殍, 對於這樣的財產沒收充公天經地義, 至於土地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過激行為, 當時黨中央也一直在根據情況不斷調整。

所以, 談生產資料公有制並不是要剝奪個人通過勞動所獲得的合法收入, 我們還要大力保護個人的合法所有, 從而充分發揮全體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 而且, 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於這種制度安排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更大程度地激發社會活力, 創造社會財富, 從而讓個人所有更豐富, 使得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

從另一方面說, 今天談“公有制”色變, 也因為現階段社會財富還是非常稀缺的,

還沒有達到按需分配的情況, 從而人們對於自己勞動所擁有的財富非常敏感, 這符合人的本性。 如果某一天社會財富極大豐富, 人們的生理需求不再是人勞動的首要目的的時候, 那麼那個時候人們也不會在意個人的財產了, 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了。 馬克思主義則告訴人們, 唯有堅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 實現共產主義社會, 才能真正讓人從生理需求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那麼, 堅持公有制又有什麼好處呢?公有制經濟分為兩大類, 分別是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 這裡僅以公有制經濟最為主要的實現形式也是社會最為關注的國有企業為例。 國有企業的性質是全民所有制性質, 國有企業是通過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所成立的。

這就往往讓人認為國有企業好像是人人都有份, 卻又感覺不到, 與自己是無關的。 如果這樣認為, 那就大錯特錯。 認識國有企業的重要作用不應該也不能只是從個人的短期經濟利益來看, 不能認為國有企業沒有讓自己獲得實實在在的利潤和分紅就跟自己無關, 而是要從宏觀、歷史和實踐的角度來思考。

工業化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從而富起來和強起來的必由之路。 從國內外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來看, 除了早期若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是在自然演化進程中完成的外, 其他國家都是通過國家力量完成的, 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國有企業來實現。 因為只有通過國有企業, 國家才能把有限的資源在一些重要行業和領域進行突破,奠定工業化基礎。蘇聯能夠在短時期內發展起來並長期成為世界強國,正在於通過國有企業迅速完成了工業化並具備了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實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同樣也是通過重大項目興辦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體的國有企業才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而擁有了“兩彈一星”等國防重器,以及完整的機械、冶金、石油、電力、交通、化工、航空航太等工業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化,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也為今日之中國的發展奠定了根本基礎。

當然,推進工業化,特別是發展重工業必然會與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後兩者因關係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造成人民群眾的不滿。對此,毛澤東和陳雲等老一輩領導人一直要強調要處理好積累與消費的關係、以及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三者之間的關係,但是始終堅持重工業化的進程不變,因為只有有了重工業,我們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稱的上是大國和強國。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會以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水準不高、生活資料短缺而攻擊國有企業,這種觀點如果放在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來審視的話,多麼地不經一駁!

即使到了今天,國有企業相對於私營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多更廣。不說國有企業在提升國家整體科技實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提升綜合國力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就拿全國各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來說,那些偏遠山區的水、電、路、網和基站的普及完善,哪一件不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呢?如果單純考慮經濟利潤而不是社會效益的話,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會去從事這些工作的。這種看似吃力不討好卻能夠有力地促進社會公平和讓更多人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工作唯有國有企業才能承擔起來。這是一種全民福祉的提升,是一種更宏觀的利益。這也說明,正是黨和人民牢牢掌握著這樣一支強大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實現黨和政府所給予人民的承諾,而沒有讓社會的整體利益被壟斷資本力量所操縱。

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並不意味著不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現在的歷史階段,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有現實需要的,也是完全合理的。人的需求是多樣化、多層次的。由於各種原因,現階段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是難以滿足人們的這些需要的。我們自然應該鼓勵一些人來提供相應的產品。在人的生理需求還是人的第一需求的情況下,物質利益刺激仍是人們進行創新創業的根本動力。因此,保護個人的合法所有,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才能使得人們的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滿足。但是,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也不能認為不要公有制了,因為以獲取利潤為根本目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無論如何也承擔不了國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使命和責任的。

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並不是要實行私有制,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也並不是要剝奪個人所有。我們應該推動形成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局面,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本文原載於“昆侖策研究院”,授權察網發佈】

國家才能把有限的資源在一些重要行業和領域進行突破,奠定工業化基礎。蘇聯能夠在短時期內發展起來並長期成為世界強國,正在於通過國有企業迅速完成了工業化並具備了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實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同樣也是通過重大項目興辦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體的國有企業才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而擁有了“兩彈一星”等國防重器,以及完整的機械、冶金、石油、電力、交通、化工、航空航太等工業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化,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也為今日之中國的發展奠定了根本基礎。

當然,推進工業化,特別是發展重工業必然會與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後兩者因關係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造成人民群眾的不滿。對此,毛澤東和陳雲等老一輩領導人一直要強調要處理好積累與消費的關係、以及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三者之間的關係,但是始終堅持重工業化的進程不變,因為只有有了重工業,我們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稱的上是大國和強國。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會以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水準不高、生活資料短缺而攻擊國有企業,這種觀點如果放在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來審視的話,多麼地不經一駁!

即使到了今天,國有企業相對於私營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多更廣。不說國有企業在提升國家整體科技實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提升綜合國力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就拿全國各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來說,那些偏遠山區的水、電、路、網和基站的普及完善,哪一件不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呢?如果單純考慮經濟利潤而不是社會效益的話,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會去從事這些工作的。這種看似吃力不討好卻能夠有力地促進社會公平和讓更多人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工作唯有國有企業才能承擔起來。這是一種全民福祉的提升,是一種更宏觀的利益。這也說明,正是黨和人民牢牢掌握著這樣一支強大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實現黨和政府所給予人民的承諾,而沒有讓社會的整體利益被壟斷資本力量所操縱。

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並不意味著不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現在的歷史階段,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有現實需要的,也是完全合理的。人的需求是多樣化、多層次的。由於各種原因,現階段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是難以滿足人們的這些需要的。我們自然應該鼓勵一些人來提供相應的產品。在人的生理需求還是人的第一需求的情況下,物質利益刺激仍是人們進行創新創業的根本動力。因此,保護個人的合法所有,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才能使得人們的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滿足。但是,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也不能認為不要公有制了,因為以獲取利潤為根本目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無論如何也承擔不了國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使命和責任的。

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並不是要實行私有制,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也並不是要剝奪個人所有。我們應該推動形成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局面,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本文原載於“昆侖策研究院”,授權察網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