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紅 薯

紅薯

文 / 風鈴陣陣

天氣陰冷, 瑟瑟寒風中忽然傳來一股烤紅薯的味道, 霎時覺得溫暖親切。

小時候, 大雪飄灑, 每個中午從學校回家,

第一件事便是從灶膛裡摸出一個紅薯。 那紅薯依然燙手, 有時紅薯皮已經燒黑, 只剩裡面不多的瓤, 吃起來甜中有澀澀的酸味, 可一到口中, 立馬抵禦了寒冷和饑餓。

1990年中國承辦亞運會, 大街小巷傳唱著那首《亞洲雄風》。 學校裡號召我們每人上交五斤煮熟然後曬乾的紅薯杆, 就是去掉紅薯葉子的紅薯莖。 據說是為了給亞運會的運動員吃的。 我和妹妹提著筐子, 拿著鐮刀, 割了好幾筐。 回家擇洗, 然後在開水鍋裡煮熟變軟。 紅薯杆不出貨, 有同學用一個大大的蛇皮袋子背到學校。 大家覺得能為亞運會做貢獻, 非常驕傲。

有一天我去街上買東西, 看到一家店鋪門前晾曬著一捆又一捆紅薯杆, 有的顏色發黑, 長著白毛。 門前的卡車上還堆得像小山一樣。 心裡很難過, 想著這些可能就是我們上交的, 亞運會已經結束了, 運動健兒還沒吃到。

其實, 夏天的中午, 很多時候, 紅薯葉子是我們麵條鍋裡的青菜。 它生長得特別快, 把尖端的嫩芽掐掉, 隔一夜就長很長。 紅薯葉子下到鍋裡,

顏色略微發黑, 麵條染了淡淡的黑色, 但在口感上, 麵條吃起來特別柔和滑膩。 我嬸嬸有一段時間, 經常到城裡幫她娘家侄女賣鞋子。 去城裡的前一晚上, 他們全家就到地裡掐紅薯葉子, 有時候提著筐子割回來收拾。 把紅薯葉子用尼龍繩子一捆一捆包紮好, 浸泡在洗衣服的大塑膠盆子裡。 第二天淩晨, 嬸嬸一捆一塊錢, 站在街頭不到半小時就賣完了。

大家經常戲笑我表姐, 她小時候說一句話:“包穀糝, 丟紅薯, 肚子吃得歪扭住!”表姐小時候是紅薯養大的, 白白胖胖, 大家說她是紅薯膘。 把煮熟的紅薯壓成紅薯泥, 一勺一勺舀著吃, 就像吃糖泥。 在我們老家, 秋收之後, 包穀入室, 幾乎每家早飯都是紅薯包穀稀飯。 母親有幾年喂豬, 紅薯包穀稀飯人吃豬也吃, 滿滿一大地鍋, 熬得特別稠, 不是稀飯, 簡直是糊糊。 我實在不願意吃, 總是草草應付兩口, 以至於在心裡發誓:將來再也不吃這種飯。

母親跟著我之後, 早飯無論是大米稀飯, 小米稀飯, 還是豆漿等, 她總說吃了不貼心。 托老家人帶來包穀糝,

又買來紅薯, 她吃後分外高興。 但說我熬得時間不夠, 做得太稀。 我提起老家那糊糊難以下嚥。 母親說:“下地幹活, 做稠點頂餓。 紅薯吃多了痢心, 稠點也不顯得紅薯多。 ”

現在大家都說紅薯是“抗癌之王”, 街上一窩蜂出現了“地瓜坊”“紅薯大王”等店鋪。 看到紅薯在精緻的烤箱裡上上下下轉動,有的烤熟後切成片裝在一個個袋子裡,總感覺特別不符合紅薯的風格。想起大概六七年前在開封老城牆下的烤紅薯。那是泥土糊的共分七層的大烤爐,烤爐頂上蓋著一個黑色帶紅綠花的金絲絨棉被,還有一個伸出爐頂半米高的煙囪。老公說1996年,他在開封學習,每天在這個地方吃上一個烤紅薯,是他對自己的額外獎賞。那次我們全家每人吃一個又大又圓的紅薯,那金黃金黃的紅薯瓤,在深秋的古城下,仿佛閃著光芒。

而今,溫暖我整個冬季的,依然是每天早晨那碗熱氣騰騰的包穀紅薯稀飯。

ㅡ END ㅡ

作者簡介:風鈴陣陣,等你FM主播。從事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16載,業餘寫作。作品曾在《人民文學》,《散文》等雜誌發表。外表沉靜,內心淡然,希望通過等你fm結識更多的同道人。

本文為"等你FM"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看到紅薯在精緻的烤箱裡上上下下轉動,有的烤熟後切成片裝在一個個袋子裡,總感覺特別不符合紅薯的風格。想起大概六七年前在開封老城牆下的烤紅薯。那是泥土糊的共分七層的大烤爐,烤爐頂上蓋著一個黑色帶紅綠花的金絲絨棉被,還有一個伸出爐頂半米高的煙囪。老公說1996年,他在開封學習,每天在這個地方吃上一個烤紅薯,是他對自己的額外獎賞。那次我們全家每人吃一個又大又圓的紅薯,那金黃金黃的紅薯瓤,在深秋的古城下,仿佛閃著光芒。

而今,溫暖我整個冬季的,依然是每天早晨那碗熱氣騰騰的包穀紅薯稀飯。

ㅡ END ㅡ

作者簡介:風鈴陣陣,等你FM主播。從事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16載,業餘寫作。作品曾在《人民文學》,《散文》等雜誌發表。外表沉靜,內心淡然,希望通過等你fm結識更多的同道人。

本文為"等你FM"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