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生好心“幫忙”反被投訴,你可長點心吧!

在醫療工作中, 經常會有患者不按照診療程式就診, 臨床醫務人員本著“大慈惻隱之心”, 給患者提供一些方便, 但是大家一定在給予患者相關幫助的同時加強溝通, 避免好心辦壞事, 甚至給自己或者給別人帶來麻煩。

案例一:不掛號能看病嗎?

某日門診, 大廳像往常一樣人山人海, 趙主任正在診室內接診患者。 診室內外滿是候診的患者, 趙主任早已忙的不可開交。 正在這時, 一位母親抱著小孩推門走進診室:“趙主任, 您還記得俺嗎?俺家孩子一直是您給看的, 上周的檢查, 今天結果出來了, 您給看看。

”趙主任一抬頭, 看著眼熟, “好, 門口等著吧。 ”“謝謝您”。

母親抱著患兒在診室外等著。 半小時過去了, 沒見醫生喊她, 又過半小時, 還是沒見動靜。 孩子在懷裡也不消停, 哇哇大叫。 這時母親坐不住了, 起身推開診室的門, 一屋子的患者把趙主任圍得水泄不通, “主任, 啥時給我們看啊?”——“門口再等會兒”趙主任頭都沒抬地回了一句。

患兒的母親只好繼續在診室門口等候。 滴答滴答, 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仍不見醫生喊她, 於是她鼓起勇氣再次推開了診室的門, 得到的回復仍是繼續等待。

眼看著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 這位母親再也按耐不住了, 沖進診室, 大聲對醫生喊道:“你倒是給我們看病啊, 有完沒完了?要等到啥時候?!”

被患者包圍著的趙主任被這位母親說愣了,

和家長解釋:“您沒掛號, 所以得等我把今天掛完號的病人都看完了才能給您看。 ”這位母親由於長時間的等待, 脾氣異常暴躁, 沒好氣地說:“我說不掛號了嗎?我們有錢, 你又沒讓我們掛號, 也沒說最後給我們看, 誰讓你不說清楚, 現在就得給我們看。 ”

趙主任一聽這話, 氣也不打一處來, 心裡話:我沒讓你掛號就答應給你看病, 你不領情還大吵大鬧, 太不講理了, 我還不給你看了呢。 就自顧自給其他病人看病, 任憑這位母親如何叫嚷, 再也不理她了。 患兒母親憤怒了, 大喊:“你這是什麼態度, 我告你去!”

趙主任也火冒三丈, 怎麼會遇到這麼不講理的人, 隨口應到:“愛上哪兒告, 就上哪兒告去!”

案例二:不是本科室的患者能接診嗎?

張大媽腰疼很久了,

一直想去大醫院的脊柱外科看看, 無奈一號難求, 早早地趕到醫院還是沒掛上號!她跑到護士站問護士能不能加個號, 護士說實在加不上啊。 張大媽說:“姑娘, 我突然腰疼, 疼得厲害, 你給想想辦法。 ”護士說:“您要是突然腰疼, 可以去看看急診!”

張大媽一聽, 趕到了急診, 一頭闖進創傷骨科診室, 看到一位帥帥的男醫生, 便上前哀求:“小夥子, 我腰疼, 能給我看看嗎?”

“大媽, 我這是看創傷的, 腰疼您得看脊柱外科!”

大媽繼續哀求:“小夥子, 我就照個片子, 您就幫我開一張吧!”

創傷骨科的這位大夫禁不住大媽苦苦哀求, 就同意了患方的要求, 但不忘囑咐一句:“大媽, 我給您開一張片子沒問題, 但照完了您還得找脊柱外科的大夫看。

”大媽爽快地答應了。

片子照完了, 大媽拿著片子去找脊柱外科的大夫要求看病, 脊柱科的大夫說:“您得去掛號啊!”張大媽一下子火冒三丈了, “我剛才在急診已經掛了號了, 憑什麼還讓我掛號?你們急診的大夫讓我來找你看的, 你就得給我看!”脊柱外科大夫一頭霧水, 這事該怎麼辦呢?

我們發現, 經常會有這種大夫一片好心, 結果卻不理想, 甚至被患者誤會引發糾紛的情況發生, 因此, 醫務人員在本著“大慈惻隱之心”的同時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避免引發誤會甚至是矛盾。

1.把自己的善意表達清楚

案例一當中, 趙大夫沒有讓患兒母親掛號, 準備給患兒看病, 本來是一番好意, 但由於表達不清, 引發誤會。

當時趙大夫完全可以這樣說:“您的檢查結果出來了, 您應當掛號後繼續就診, 但您是我的老病號, 就別掛號了, 等我給別人看完最後給您看。 ”我想, 病人聽完這番話不僅會耐心等待, 還會非常感激醫生。

案例二當中, 創傷骨科的醫生是一片好意給患者拍了片子, 但是拍片子之前沒能向患者解釋清楚, 拍完片子找其他醫生看病, 還需要掛號, 導致患者認為我掛了一個號就應當有人給我把病看完, 進而由誤會變成矛盾。

2.讓患者等待時, 要交代清楚具體等待時間, 減少患者的焦慮

等待是一種折磨, 尤其是不知道這種等待何時結束。 所以, 案例一當中, 患兒家長在沒有休止的等待中情緒不斷惡化, 直至暴跳如雷。 趙大夫在讓患者等待時如果說一句:“我這病人太多了, 我得給別人看完最後給您看,您得多等一會兒,估計要等到五點了。”病人心中有數了,為了看病,自然也會耐心等待了。

3.任何情況下不要激化矛盾

趙大夫的一番好意被患者家屬誤解,自然心中充滿委屈,可最後自己還因為態度不好被投訴了。到這個時候真是百口莫辯。因此,任何情況下保持一個好態度很重要。萬一碰到被不講理的病人糾纏,影響正常的診療秩序時,要及時請護士幫忙解釋,或者請專業的投訴接待人員、保衛人員及時趕到現場解決問題,避免自身與患者發生衝突,既是對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的維護,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保護。

4.不要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在臨床中還會因為醫務人員好心,作出了一些可能做不到的承諾,導致矛盾產生。比如,患者要求加號,醫生說,您稍等會兒,一會兒如果我能把前面的病人看完,就給您加。結果前面的病人太多,還沒看完又要趕回病房手術,沒能給患者加號,患者滿心歡喜化為泡影,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成為了患者投訴的理由。因此在無法保證能夠滿足患者要求的情況下千萬不要作出承諾。

5.任何情況下不要違反診療常規

臨床醫生經常會禁不住患者的苦苦哀求,妥協于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案例二當中,創傷骨科的醫生一片好心看了脊柱外科的病人,幸好沒有產生不良後果,否則也會難辭其咎。在臨床中,還會遇到有一些患者家庭困難,要求大夫省錢,少做檢查,但是由於違反診療常規,一旦產生不良後果,對醫患雙方都是嚴重的打擊。因此,無論是熟人所托,還是患者本人強烈要求,都不能因為一時的善意,導致違反診療常規。

醫者父母心,是醫生對病人發自內心的牽掛、關心、愛護,跟自己父母對孩子的心態一樣,是醫生和醫院理應遵守的基本職業操守,但作為醫務人員應當將冷靜的理解和熱烈的感情集於一身,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善意”給醫患雙方惹來麻煩。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我得給別人看完最後給您看,您得多等一會兒,估計要等到五點了。”病人心中有數了,為了看病,自然也會耐心等待了。

3.任何情況下不要激化矛盾

趙大夫的一番好意被患者家屬誤解,自然心中充滿委屈,可最後自己還因為態度不好被投訴了。到這個時候真是百口莫辯。因此,任何情況下保持一個好態度很重要。萬一碰到被不講理的病人糾纏,影響正常的診療秩序時,要及時請護士幫忙解釋,或者請專業的投訴接待人員、保衛人員及時趕到現場解決問題,避免自身與患者發生衝突,既是對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的維護,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保護。

4.不要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在臨床中還會因為醫務人員好心,作出了一些可能做不到的承諾,導致矛盾產生。比如,患者要求加號,醫生說,您稍等會兒,一會兒如果我能把前面的病人看完,就給您加。結果前面的病人太多,還沒看完又要趕回病房手術,沒能給患者加號,患者滿心歡喜化為泡影,本來是一片好心又成為了患者投訴的理由。因此在無法保證能夠滿足患者要求的情況下千萬不要作出承諾。

5.任何情況下不要違反診療常規

臨床醫生經常會禁不住患者的苦苦哀求,妥協于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案例二當中,創傷骨科的醫生一片好心看了脊柱外科的病人,幸好沒有產生不良後果,否則也會難辭其咎。在臨床中,還會遇到有一些患者家庭困難,要求大夫省錢,少做檢查,但是由於違反診療常規,一旦產生不良後果,對醫患雙方都是嚴重的打擊。因此,無論是熟人所托,還是患者本人強烈要求,都不能因為一時的善意,導致違反診療常規。

醫者父母心,是醫生對病人發自內心的牽掛、關心、愛護,跟自己父母對孩子的心態一樣,是醫生和醫院理應遵守的基本職業操守,但作為醫務人員應當將冷靜的理解和熱烈的感情集於一身,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善意”給醫患雙方惹來麻煩。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