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念了個異性少的專業,脫單會不會很困難?|政見CNPolitics

研究發現, 大學期間各個專業學生的男女比例, 會對大家畢業後的婚姻結果產生有意思的影響。 在同性紮堆的專業裡, 女生更有可能成為“剩女”,

而男生則未必。

馬亮/政見觀察員

大學期間是許多人求偶戀愛的主要時期, 但是對於同性紮堆專業的大學生而言, 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可能並不容易。

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人們通常會選擇在本專業或本班尋覓物件, 這種婚配策略也符合“門當戶對”的邏輯, 即同齡、同專業的同學更可能彼此認同並知根知底。

越是稀缺的性別, 在大學婚戀市場上越佔有優勢。 這是因為占比較少的性別會使其異性的搜索範圍和成本大大降低(一眼望去就那幾個, 基本上沒得選), 也使自己的議價能力大為提升(總共就這幾個, 奇貨可居, 挑什麼挑)。

那麼, 在同性紮堆、異性稀缺的專業裡, 大學畢業後的婚配結果究竟會如何呢?最近一項德國的研究就發現,

大學期間各個專業學生的男女比例, 會對大家畢業後的婚姻結果產生有意思的影響。

研究人員利用德國1977-2011年的微觀普查資料(1993年東西德合併前僅包括西德資料), 其中包括了41個專業的大學性別比。

要知道, 德國大學的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環境, 基本上是按照所學專業而高度分割的。 這意味著專業領域內的學生性別比會深刻影響到異性之間的碰面機會。 對於一位女生來說, 如果她是學理工科的, 那麼遇到心儀另一半的機會就很大。 但是如果她是學人文社會學科的, 同男生打交道的機會就大大減少。

研究人員將專業性別構成資料同這些學生的婚姻資料進行匹配, 獲得了6萬多人的資訊。

研究發現, 從1977年以來, 各個專業的女性比例都顯著增加, 至2011年平均約有超過40%的女生。 各個專業的性別比卻有著較大的差異, 其中在人文學科, 女生的占比達到69%, 而在交通工程學科, 女生比例只有4%。

研究顯示, 大學期間專業內學生的性別結構深刻的影響了畢業後人們的婚姻情況:

1、從女生紮堆的專業畢業的女生, 往往會選擇單身或同居而很少結婚;

2、對男生過剩的專業畢業的男生來說, 情況恰恰相反——男生結婚的比例更高, 而單身或同居的可能性較低;

3、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過剩, 過剩的學生在本專業找對象的機會都大大降低。

此外, 有趣的是男女生的婚姻策略完全不同。 男生更有可能選擇比自己學歷更低的人結婚,

而女生則不會“下嫁”, 她們更傾向於同其他專業的男生結婚。 換句話說, 在校園婚姻市場擠壓的情況下, 男生更有可能在校外尋覓機會, 而女生則很少如此。

這個結果同男婚女嫁的社會規範高度吻合, 即男人更可能低配(找比自己學歷低的配偶), 而女人多會高配(嫁給比自己學歷高的另一半)。 所以在女生紮堆的專業裡, 女大學生去高配的機會大大減少, 而男生則不受此影響, 因為他們可以選擇低配。

面對專業領域婚姻市場的擠壓, 男女生面臨的限制是截然不同的, 並會做出不同的策略選擇。 相對來說, 女性“高不成低不就”, 在成婚方面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並最終導致越來越多的“剩女”。

值得注意的是, 這項研究並沒有考慮高校或專業之間的“聯誼”對大學生婚配的促進作用,

而這顯然是未來值得探討的一個有趣的話題。

從這項研究所蘊含的政治啟示而言, 政府部門不妨通過一些政策去調整大學內各個專業的學生性別比, 讓更多的人脫單來解決當下社會的一些問題。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請輸入標題 bcdef

參考文獻

Pestel, Nico. "Searching on Campus? Marriage Market Effects of the Student Gender Composition." IZA Discussion Papers (2017).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文字編輯:肖涵瑜

微信編輯:侯麗

圖片編輯:魏子傑

電子書下載

《勞工的全球化》

連結一:http://t.cn/RWNTJpr 提取碼:rnyp

連結二:https://goo.gl/rmDxgs

《粉絲公眾》

連結一:http://t.cn/RqsTD7J

連結二:https://goo.gl/iNWKBx

建議將連結複製到流覽器打開。

近期文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