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IP與粉絲如何互動?看看《哈利波特》與《星際迷航》是怎麼做的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一個IP之所以成為IP, 創作的內容品質是根基, 創作者經營者與粉絲的互動也很重要。 《星際迷航》和《哈利波特》, 它們都火了數十年, 也都有自己狂熱的粉絲群體, 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作者:富貴兔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 有兩部作品一直深受粉絲的熱捧, 愛好者遍及社會各個階層。 這兩部作品描述的都不是現實世界的故事, 但共同的樂觀精神卻激勵人們更好地生活。

圍繞這兩部作品的產品更是層出不窮, 書籍、電影、玩具, 到處都有其身影。

這兩部作品就是我們熟悉的《星際迷航》和《哈利波特》。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火了數十年, 並有自己狂熱的粉絲群體。

《哈利波特》20年的粉絲小說文化

自1997年J.K.羅琳出版第一部《哈利波特》起, 已經20多年過去了。

即使今天, 《哈利波特》系列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繼續激勵著整整一代孩子, 甚至成年人。 哈利波特除了帶給我們一個五彩斑斕的魔幻世界外, 還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答案也許就是:粉絲小說文化。

《哈利波特》已陪伴粉絲走過20餘年

粉絲小說, 主要是基於原著人物展開的新的想像和描述, 也就是用原有角色進行故事創作。 其中最流行、最著名的例子是《五十度灰》, 這部小說的初衷是成為《暮光之城》的粉絲小說, 後來逐漸將原來的人物設置進行了改變, 最終成了一個新的故事。

粉絲小說其實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但是在中期時發生了一些特別的事情:互聯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線上寫作成為每個人甚至他們媽媽都可以做的事情, 而這時大部分哈利-波特的粉絲正在進入青春期。

這也是粉絲小說完美起飛的秘訣。

《哈利波特》圖書系列

在2001年, 哈利波特粉絲小說出現一個小高潮, 這一點也不奇怪。 因為這個時候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剛發佈, 熱度正席捲全球, 當時這部電影獲得了近10億美元的收益。 而此時, 哈利波特第五部小說尚未發行。

這是成為哈利波特迷的非常理想時期, 哈利波特粉絲小說也成為哈利波特亞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德魯大學副教授Lisa S. Brenner所寫的《玩味哈利波特:隨筆與訪談》一書中, 這一理論被進一步細化。 Brenner認為, 粉絲不僅僅是一本書或一部電影取得財富性成功的核心, 他們還全情投入到了他們所做的事情中, 最終增加了更多的知識和背景資料。

Lisa S. Brenne表示, 因為粉絲創建的東西基於互聯網, 所以特別容易全球性推廣開來, 不僅僅面向其它消費者, 而且面向作者以及生產者本身。

哈利波特不僅僅是讓粉絲們在網上開展工作, 還與其他讀者形成共同體-全世界數百萬計的讀者, 同時還吸引了工作室的關注。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

當粉絲圈和粉絲小說剛開始利用線上交流形式時, 有一個術語很流行, 那就是TPTB, 這個詞代表The Powers That Be, 因為粉絲小說經常會因為用原角色創作和出版而導致侵權案件發生。

最終要感謝哈利波特和一個叫海蒂-坦迪(Heidi Tandy)的女人, 在哈利波特小說發行後, 她創建了一個名為FictionAlley的網站, 致力於收集各種關於哈利波特的人物故事和粉絲創作。 2002年, 她收到了一封來自華納兄弟公司的信, 該公司願意為FictionAlley在華納兄弟商店提供一個地方, 這樣子海蒂-坦迪就可以出售商品了。

她當時很疑惑, 後來才明白, 當時一個工作室的代表在紐約時報看到了一片關於“波特迷狂”(Pottermania)的文章, 並開始有興趣加入這個行動, 而不是試圖關閉她的網站。 海蒂-坦迪後來在她的書中表示, 哈利波特迷改變了一切。

《哈利波特》帶給我們的魔幻世界

2000年至2003年,這是哈利波特粉絲小說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在這段時間裡新故事和社區成員呈指數型增長,被稱為“三年夏天”。

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在這段時間,《哈利波特與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和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尚未發行。三年來,哈利波特迷們沒什麼可讀的。如果沒有羅琳寫的下一章,粉絲的故事就編不下去,最終他們打算靠自己,自己開始寫故事。慢慢地粉絲小說成為了粉絲團體的生命線。

幾乎和所有的文化變革一樣,時機就是一切。在這三年前,《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連續發行了四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1997)、《哈利波特與密室》(1998)、《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1999)以及《哈利波特與火焰杯》(2000)。在1997年至2000年,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將改變粉絲小說被永久消費的方式:美國互聯網用戶平均人數從1900萬上升至1億。

Melissa Anelli在她的著作《哈利的歷史》中寫道,互聯網改變了哈利波特,就像互聯網正在改變一切。現在有更多的人每天都在使用互聯網,閱讀哈利波特以及與哈利波特相關的故事,並積極在論壇中討論。哈利波特迷小說像一股新鮮的血液,讓更多的故事通過互聯網在各個網站萌芽。

到了2003年,全球最大的粉絲小說網站之一Fanfiction.net意外出現。十多年以後,哈利波特仍是該網站最大的作品集,相關故事超過7.5億。僅次於它的是《火影忍者》,有超過4.4億作品。《暮光之城》粉絲團作品數超過2億。

“哈利波特”和粉絲在一起

粉絲小說的火爆,使得很多新的術語被人們熟知。由於脫離了原作者,想像力被瘋狂運用。雖然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在2007年發行,距現如今已有十年之久,但是哈利波特創造不斷,哈利波特第一部電影的主角已不再是少年,哈利波特粉絲小說也得以蓬勃發展,永遠在變化。

哈利波特最後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2》上映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哈利波特粉絲小說的生產速度已經放慢了,但是社區還是活躍的。像HarryPotterFanFiction.com、FictionAlley.org、SugarQuill.net、MuggleNet.com和The-Leaky-Cauldron.org等網站仍十分活躍,作家們每天都會撰寫新篇章。

一份2013年的報告顯示,哈利波特迷小說並不是人們偶然發現的東西,粉絲們積極尋求朋友討論,因為共同的興趣,他們努力地傳播。

《哈利波特》周邊產品

報告作者Caroline Clark對158名學生進行調查後發現,遭遇粉絲小說最流行的兩種方式是口頭傳播和粉絲網站。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大多說人日常性地、反復訪問網站,最終寫成了自己的小說。

這不僅僅是人們關注的一個趨勢,而是每天有活生生的社區在建立。自從哈利波特以來,幾乎每一個電視節目、動漫、漫畫或電影都發展起了自己的粉絲群,其中很多人沉迷於粉絲小說創作。哈利波特粉絲小說已經成為哈利波特現象重要組成部分,引來不少的研究。

《星際迷航》50年:粉絲長大成為創作者

人們對《星際迷航》的熱情從來不減

自從1966年9月8日《星際迷航》在NBC首播以來,世界各地的狂熱影迷橫掃所有與其相關的作品,熱情席捲所有的電影、書籍、遊戲、漫畫等。他們還舉行各種大會,分享自己的熱愛。

在過去的五十餘年中,經濟有時繁榮有時低迷,但人們對《星際迷航》的熱情從來不減。2016年《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上映,同年1月份一部新的《星際迷航》電視劇登陸CBS旗下所有流媒體服務。

2016年《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

粉絲們常說,《星球大戰》是史詩般的故事,而《星際迷航》更像在說我們自己。這部作品持續和各個時代的觀眾產生共鳴。

流行文化中的忠誠粉絲是很常見的,從《星球大戰》到《權利的遊戲》再到《神秘博士》,但《星際迷航》的粉絲不僅早於這些人,而且粉絲戲稱自己是“世界上也是歷史上獨一無二重要的人”,這並不是玩笑。

那些令人難忘的畫面

電影網站Birth.Movies.Death總編輯Devin Faraci表示,感覺自己從出生開始就和《星際迷航》息息相關。他自己一直就是一個《星際迷航》迷。在他剛剛開始走路的時候,他媽媽就將他放在一個帶輪子的小車裡,當他在屋子裡飛奔的時候,電視裡正在播放《星際迷航》電視節目。

在《星際迷航》50周年(2016)的時候,電影評論家Jordan Hoffman說,這真是《星際迷航》迷最酷的時刻,我想大多數粉絲都認同這點。時年41歲的Hoffman在1986年的時候看到了《星際旅行4:搶救未來》,從此淪為迷弟。

Jordan Hoffman自豪地說,如果你喜歡《指環王》,你擁有三本有關“魔戒”的書,J.R.R. Tolkien最終在這個夏天把故事講完了。可是通過《星際迷航》,你可以一直走下去,這簡直太酷了。

《星際迷航》更像在說我們自己的故事

Devin Faraci說,美國宇航局和重要技術實驗室工作的人往往都是《星際迷航》迷,每個人都喜歡《星球大戰》,但那些東西是幻想的。《星際迷航》提出了技術進步是可能的觀點,並且影響很多人將這些東西帶到生活中,因此,人類實際上已經向前邁進了。

Roddenberry Entertainmen首席執行官Trevor Roth承認,《星際迷航》粉絲是無敵的,早期的粉絲甚至拯救了最初的作品。Roddenberry Entertainmen是由《星際迷航》系列編劇Gene Roddenberry創建的。

Trevor Roth說,當《星際迷航》第二季即將被取消的時候,粉絲Bjo Trimble和她的丈夫發起一場“寫信運動”,最終讓該劇繼續播出一年,這簡直就是個驚人之舉。

動漫展上的《星際迷航》的粉絲們

這種文化一直在延續,1972年第一次“星際迷航”大會開幕。

參加了2005年大會的TrekMovie.com主編Kayla Iacovino表示,拉斯維加斯年度大會的參與者並不是那種住在地下室的懶漢,他們是醫生,是工程師,是科學家,是老師,是卡車司機。是的,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且他們常常因為《星際迷航》而受到啟發,以某種方式過自己的生活。

從1966年9月8日播出第一集電視劇系列開始,《星際迷航》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50多年。編劇Gene Roddenberry估計也沒想到他的作品能走這麼遠,這完全超越了他最初最瘋狂的夢想,甚至可以稱為一個神話。

從目前情況看,《星際迷航》可能還會走得更遠。《星際迷航》已經擁有4部真人電視連續劇(即將出現第5部)、13部電影和一個動畫片系列。參演的演員幾乎都獲得了終身成就,《星際迷航》粉絲的愛將他們淹沒。

85歲的William Shatner是最早的艦長,他曾經在一個週末參加了四次見面會,其中一個專門為《星際迷航》設計。事實上,《星際迷航》粉絲可謂是第一批粉絲組織,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廣泛認可。

《星際迷航》首位艦長

2016年8月初,拉斯維加斯舉行了全美最大的星際迷航50周年盛會,粉絲們打扮成柯克艦長、史波克或是克林貢人、羅慕倫人的樣子聚集在會場走廊。這完全是粉絲們的一場狂歡。

迷弟迷妹的追捧還促成了《星際迷航》的大買賣,這部作品的特許經營權覆蓋玩具、遊戲、服裝、乃至收藏品。2016年,CBS因為《星際迷航》的特許經營權在全球最佳特許經營權商中排名第88,對整個CBS投資組合的估值為3億美元。

雖然和迪士尼等巨頭的特許經營權價值相比差很多,但是2016年第二季度CBS整體內容和許可收入增長了16%,幾乎完全要歸功於《星際迷航》,還助推該公司整體收入超出分析師預期。

《Licensing Expo and License! Global Magazine》雜誌發言人Steven Ekstract表示,《星際迷航》50周年的時候,各種數字和排名將大幅增加,因為50周年的來臨使得該作品的特許經營權得以再評估。

《星際迷航》漫畫

CBS公司這部分資產估值應該超過5億美元。和迪士尼、華納兄弟、孩之寶不同,前者的特許經營權分散在《MARVEL》、《星球大戰》、《蝙蝠俠》、《變形金剛》等多個作品中。CBS的消費者產品部門的產出主要來自《星際迷航》。

《星際迷航》玩具已經賣了幾十年了,像Mega這樣的遊戲套裝不過是商品的冰山一角。由於《星際迷航》對公司極具重要性,CBS一直積極利用《星際迷航》資產,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50個許可,幾乎涵蓋能想到的所有消費產品。

《星際迷航》玩具

Ekstract表示,雖然CBS消費品業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部門,但他們在產品外包方面做得非常好。他們非常明白什麼是被許可人需要的商品,並在貨架上獲得產品,它們與很多主要的特許商共用貨架空間。

對於這部半個世紀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產品而言,《星際迷航》仍保持著超人氣想像力。由J.J. Abrams重啟的《星際迷航》新電影系列更新了人物外觀和步調,同時保持了《星際迷航》獨一無二的人類精神及樂觀特質。

Ekstract說:《星際迷航》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多代現象。孩子喜歡它,他的父母喜歡,他們的祖父母,甚至他們曾祖父母也在回憶60年代的情形。各個年齡段都有忠實粉絲,這是黃金許可證。這將是可以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資產。

Michael Golamco是一位電影製片人,他寫了一部名為《敬請稍後》(Please Stand By)的獨立電影,電影中涉及到和《星際迷航》有關的情節,這部電影將於2018年1月26日上映。

他不是唯一受到《星際迷航》影響的電影製片人,根據Deadline的說法,《殺死比爾》和《低俗小說》的導演Quentin Tarantino也是《星際迷航》迷,他和J.J. Abrams一起為“星際迷航”專案工作。J.J. Abrams執導了最新的三部電影。

《星際迷航》的奇跡還在繼續。

對於《星際迷航》和《哈利波特》而言,雖然已經數十年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仍保持著超人氣想像力,它們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乃至多代人的回憶。《星際迷航》和《哈利波特》不僅影響著各自的粉絲,它們的粉絲也在改變世界。

哈利波特迷改變了一切。

《哈利波特》帶給我們的魔幻世界

2000年至2003年,這是哈利波特粉絲小說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在這段時間裡新故事和社區成員呈指數型增長,被稱為“三年夏天”。

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在這段時間,《哈利波特與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和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尚未發行。三年來,哈利波特迷們沒什麼可讀的。如果沒有羅琳寫的下一章,粉絲的故事就編不下去,最終他們打算靠自己,自己開始寫故事。慢慢地粉絲小說成為了粉絲團體的生命線。

幾乎和所有的文化變革一樣,時機就是一切。在這三年前,《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連續發行了四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1997)、《哈利波特與密室》(1998)、《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1999)以及《哈利波特與火焰杯》(2000)。在1997年至2000年,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將改變粉絲小說被永久消費的方式:美國互聯網用戶平均人數從1900萬上升至1億。

Melissa Anelli在她的著作《哈利的歷史》中寫道,互聯網改變了哈利波特,就像互聯網正在改變一切。現在有更多的人每天都在使用互聯網,閱讀哈利波特以及與哈利波特相關的故事,並積極在論壇中討論。哈利波特迷小說像一股新鮮的血液,讓更多的故事通過互聯網在各個網站萌芽。

到了2003年,全球最大的粉絲小說網站之一Fanfiction.net意外出現。十多年以後,哈利波特仍是該網站最大的作品集,相關故事超過7.5億。僅次於它的是《火影忍者》,有超過4.4億作品。《暮光之城》粉絲團作品數超過2億。

“哈利波特”和粉絲在一起

粉絲小說的火爆,使得很多新的術語被人們熟知。由於脫離了原作者,想像力被瘋狂運用。雖然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在2007年發行,距現如今已有十年之久,但是哈利波特創造不斷,哈利波特第一部電影的主角已不再是少年,哈利波特粉絲小說也得以蓬勃發展,永遠在變化。

哈利波特最後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2》上映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哈利波特粉絲小說的生產速度已經放慢了,但是社區還是活躍的。像HarryPotterFanFiction.com、FictionAlley.org、SugarQuill.net、MuggleNet.com和The-Leaky-Cauldron.org等網站仍十分活躍,作家們每天都會撰寫新篇章。

一份2013年的報告顯示,哈利波特迷小說並不是人們偶然發現的東西,粉絲們積極尋求朋友討論,因為共同的興趣,他們努力地傳播。

《哈利波特》周邊產品

報告作者Caroline Clark對158名學生進行調查後發現,遭遇粉絲小說最流行的兩種方式是口頭傳播和粉絲網站。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大多說人日常性地、反復訪問網站,最終寫成了自己的小說。

這不僅僅是人們關注的一個趨勢,而是每天有活生生的社區在建立。自從哈利波特以來,幾乎每一個電視節目、動漫、漫畫或電影都發展起了自己的粉絲群,其中很多人沉迷於粉絲小說創作。哈利波特粉絲小說已經成為哈利波特現象重要組成部分,引來不少的研究。

《星際迷航》50年:粉絲長大成為創作者

人們對《星際迷航》的熱情從來不減

自從1966年9月8日《星際迷航》在NBC首播以來,世界各地的狂熱影迷橫掃所有與其相關的作品,熱情席捲所有的電影、書籍、遊戲、漫畫等。他們還舉行各種大會,分享自己的熱愛。

在過去的五十餘年中,經濟有時繁榮有時低迷,但人們對《星際迷航》的熱情從來不減。2016年《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上映,同年1月份一部新的《星際迷航》電視劇登陸CBS旗下所有流媒體服務。

2016年《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

粉絲們常說,《星球大戰》是史詩般的故事,而《星際迷航》更像在說我們自己。這部作品持續和各個時代的觀眾產生共鳴。

流行文化中的忠誠粉絲是很常見的,從《星球大戰》到《權利的遊戲》再到《神秘博士》,但《星際迷航》的粉絲不僅早於這些人,而且粉絲戲稱自己是“世界上也是歷史上獨一無二重要的人”,這並不是玩笑。

那些令人難忘的畫面

電影網站Birth.Movies.Death總編輯Devin Faraci表示,感覺自己從出生開始就和《星際迷航》息息相關。他自己一直就是一個《星際迷航》迷。在他剛剛開始走路的時候,他媽媽就將他放在一個帶輪子的小車裡,當他在屋子裡飛奔的時候,電視裡正在播放《星際迷航》電視節目。

在《星際迷航》50周年(2016)的時候,電影評論家Jordan Hoffman說,這真是《星際迷航》迷最酷的時刻,我想大多數粉絲都認同這點。時年41歲的Hoffman在1986年的時候看到了《星際旅行4:搶救未來》,從此淪為迷弟。

Jordan Hoffman自豪地說,如果你喜歡《指環王》,你擁有三本有關“魔戒”的書,J.R.R. Tolkien最終在這個夏天把故事講完了。可是通過《星際迷航》,你可以一直走下去,這簡直太酷了。

《星際迷航》更像在說我們自己的故事

Devin Faraci說,美國宇航局和重要技術實驗室工作的人往往都是《星際迷航》迷,每個人都喜歡《星球大戰》,但那些東西是幻想的。《星際迷航》提出了技術進步是可能的觀點,並且影響很多人將這些東西帶到生活中,因此,人類實際上已經向前邁進了。

Roddenberry Entertainmen首席執行官Trevor Roth承認,《星際迷航》粉絲是無敵的,早期的粉絲甚至拯救了最初的作品。Roddenberry Entertainmen是由《星際迷航》系列編劇Gene Roddenberry創建的。

Trevor Roth說,當《星際迷航》第二季即將被取消的時候,粉絲Bjo Trimble和她的丈夫發起一場“寫信運動”,最終讓該劇繼續播出一年,這簡直就是個驚人之舉。

動漫展上的《星際迷航》的粉絲們

這種文化一直在延續,1972年第一次“星際迷航”大會開幕。

參加了2005年大會的TrekMovie.com主編Kayla Iacovino表示,拉斯維加斯年度大會的參與者並不是那種住在地下室的懶漢,他們是醫生,是工程師,是科學家,是老師,是卡車司機。是的,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且他們常常因為《星際迷航》而受到啟發,以某種方式過自己的生活。

從1966年9月8日播出第一集電視劇系列開始,《星際迷航》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50多年。編劇Gene Roddenberry估計也沒想到他的作品能走這麼遠,這完全超越了他最初最瘋狂的夢想,甚至可以稱為一個神話。

從目前情況看,《星際迷航》可能還會走得更遠。《星際迷航》已經擁有4部真人電視連續劇(即將出現第5部)、13部電影和一個動畫片系列。參演的演員幾乎都獲得了終身成就,《星際迷航》粉絲的愛將他們淹沒。

85歲的William Shatner是最早的艦長,他曾經在一個週末參加了四次見面會,其中一個專門為《星際迷航》設計。事實上,《星際迷航》粉絲可謂是第一批粉絲組織,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廣泛認可。

《星際迷航》首位艦長

2016年8月初,拉斯維加斯舉行了全美最大的星際迷航50周年盛會,粉絲們打扮成柯克艦長、史波克或是克林貢人、羅慕倫人的樣子聚集在會場走廊。這完全是粉絲們的一場狂歡。

迷弟迷妹的追捧還促成了《星際迷航》的大買賣,這部作品的特許經營權覆蓋玩具、遊戲、服裝、乃至收藏品。2016年,CBS因為《星際迷航》的特許經營權在全球最佳特許經營權商中排名第88,對整個CBS投資組合的估值為3億美元。

雖然和迪士尼等巨頭的特許經營權價值相比差很多,但是2016年第二季度CBS整體內容和許可收入增長了16%,幾乎完全要歸功於《星際迷航》,還助推該公司整體收入超出分析師預期。

《Licensing Expo and License! Global Magazine》雜誌發言人Steven Ekstract表示,《星際迷航》50周年的時候,各種數字和排名將大幅增加,因為50周年的來臨使得該作品的特許經營權得以再評估。

《星際迷航》漫畫

CBS公司這部分資產估值應該超過5億美元。和迪士尼、華納兄弟、孩之寶不同,前者的特許經營權分散在《MARVEL》、《星球大戰》、《蝙蝠俠》、《變形金剛》等多個作品中。CBS的消費者產品部門的產出主要來自《星際迷航》。

《星際迷航》玩具已經賣了幾十年了,像Mega這樣的遊戲套裝不過是商品的冰山一角。由於《星際迷航》對公司極具重要性,CBS一直積極利用《星際迷航》資產,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50個許可,幾乎涵蓋能想到的所有消費產品。

《星際迷航》玩具

Ekstract表示,雖然CBS消費品業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部門,但他們在產品外包方面做得非常好。他們非常明白什麼是被許可人需要的商品,並在貨架上獲得產品,它們與很多主要的特許商共用貨架空間。

對於這部半個世紀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產品而言,《星際迷航》仍保持著超人氣想像力。由J.J. Abrams重啟的《星際迷航》新電影系列更新了人物外觀和步調,同時保持了《星際迷航》獨一無二的人類精神及樂觀特質。

Ekstract說:《星際迷航》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多代現象。孩子喜歡它,他的父母喜歡,他們的祖父母,甚至他們曾祖父母也在回憶60年代的情形。各個年齡段都有忠實粉絲,這是黃金許可證。這將是可以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資產。

Michael Golamco是一位電影製片人,他寫了一部名為《敬請稍後》(Please Stand By)的獨立電影,電影中涉及到和《星際迷航》有關的情節,這部電影將於2018年1月26日上映。

他不是唯一受到《星際迷航》影響的電影製片人,根據Deadline的說法,《殺死比爾》和《低俗小說》的導演Quentin Tarantino也是《星際迷航》迷,他和J.J. Abrams一起為“星際迷航”專案工作。J.J. Abrams執導了最新的三部電影。

《星際迷航》的奇跡還在繼續。

對於《星際迷航》和《哈利波特》而言,雖然已經數十年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仍保持著超人氣想像力,它們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乃至多代人的回憶。《星際迷航》和《哈利波特》不僅影響著各自的粉絲,它們的粉絲也在改變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