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PINTEC集團CEO魏偉:海外或成金融科技輸出第二戰場

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 互聯網企業攜帶成熟的技術、商業模式開闢海外市場被納入越來越多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戰略。

一方面, 除了以樂信、和信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海外上市外, 就記者觀察, 目前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百度金融、騰訊為代表的金融科技頭部企業佈局海外多採取投資與技術雙管齊下的策略, 去滿足當地生活場景的信貸需求和綜合金融服務。

畢竟, 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競爭已經遠遠不局限於國內市場, 未來五年內, 其精彩的戰場可能將是海外, 但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

中國移動支付甚至整個金融科技的成功能否複製, 還需要綜合監管、市場以及配套設施等多方面因素。

PINTEC集團CEO魏偉日前告訴記者, 國內的金融科技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 此時成熟的企業向周邊的海外市場擴張, 可以確保自己的行業地位, 也能在海外藍海市場上站住腳跟。 2017年, PINTEC集團在中國境外成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PI VOT,香港盈科拓展旗下的富衛集團也共同投資了該公司, 由PINTEC璿璣提供智慧投顧技術服務。 本次璿璣首次進軍東南亞, 一是由於東南亞目前市場較空白, 可以搶佔市場先機。 其次, 璿璣服務機構以使用者為主, 並已經在國內核心技術框架搭建成熟, 智慧投顧業務出海成本較低,

而且能迅速展開業務鋪設及落地應用。

隨著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 可以想見在未來有能力有欲望拓展海外市場的企業也會加速這些方面的佈局, 再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海外市場有望成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另一個戰場。

國內金融科技經歷了野蠻生長到有序穩健發展的過渡, 而海外市場也會出現中國市場類似的趨勢, 從紅利期的快速佈局到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後的洗牌和整理。 在魏偉看來, 立足監管套利不是長遠之道。 去到海外的金融科技企業, 更應該結合當地市場的實際, 去解決、去滿足市場的需求, 創造長期的價值。 以PINTEC集團首先選擇的東南亞財富管理市場為例。 PIVOT總部設立在新加坡,

一方面其作為亞洲極其重要的金融門戶, 可以吸引國內和周邊市場的大量的資金, 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在大資料、獲客、支付、投資策略管理、投後服務等方面更好地服務客戶是一個日趨重要的競爭性課題, 在周邊如馬來西亞等市場也是一樣。 璿璣之所以能快速出海, 在這個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正是因為PINTEC一直立足於解決問題及長期價值的實現, 而這樣的能力是具備可複製性的。

但海外業務也存在很多挑戰, 比如目前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對法律和政策部分還不是特別成熟, 對企業家來說, 需要特別重視這部分風險, 局勢對市場穩定影響也挺大的。 在具體的在地化運營、如何處理文化差異、找准用戶定位、進行獲客或者風險控制等方面,

都需要更加審慎的考慮。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稱, 當前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去”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於相對孤立的中國市場與競爭激烈的海外市場的生態差異, 以及在與國外企業合作為海外使用者提供服務中遭遇的文化差異。 金融科技“走出去”的範圍是全球性的, 但顯然在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更具土壤, 當地金融發展欠完善, 監管寬鬆, 可以給“中國方案”施展空間。 “特別是疊加信貸、資管等綜合金融服務的方式會遇到更多障礙, 因為歐美並不存在混業經營的實際案例, 採取的是嚴格的分業監管。 ”

因此, 立足監管套利不是長遠之道。 去到海外的金融科技企業, 更應該結合當地市場的實際,

去解決、去滿足市場的需求, 創造長期的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