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邯鄲市2018年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公佈

為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關於做好“我們的節日”活動的要求和省、市文明委2018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安排, 2018年邯鄲市繼續在傳統節日期間組織開展系列節慶文化活動。

今年系列活動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 著眼以文化人、著眼成風化俗, 以經典誦讀、節日民俗表演、文化娛樂和體育競賽活動為載體, 以“春節、元宵之喜慶、清明之緬懷、端午之追憶、七夕之忠貞、中秋之團圓、重陽之敬老”為主題,

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文化活動, 突出思想性、群眾性、文化性, 宣導文明、健康、和諧的節日理念, 培育特色鮮明、氣氛濃郁的節日文化, 引導市民群眾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為推動邯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為譜寫新時代建設富強邯鄲、美麗邯鄲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辭舊迎新 喜慶過節”主題活動。 通過掛燈籠、貼春聯、逛廟會、猜燈謎等方式, 把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生活, 努力營造喜慶祥和、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1.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傳統文化。 市內媒體網站要廣泛宣傳春節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

引導廣大市民認知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踐行文明禮儀。 精心設計、製作一批燈籠、春聯,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吉祥如意的祝福和喜慶的燈謎中, 在社區、車站等公共場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懸掛、張貼, 營造濃厚喜慶氛圍。

2.開展“辭舊迎新、過環保節”活動。 充分利用微信轉發、發放倡議書、明白紙、櫥窗及電子屏展示、新聞媒體宣傳、懸掛條幅等多種形式, 宣傳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 勸阻隨意燃放行為。 廣大黨員幹部要做好表率, 帶頭做到不放煙花爆竹, 引導、勸阻家人、鄰居和親友不燃放煙花爆竹, 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周邊人群逐步形成環保、文明的節日新習俗。

3.開展“共用團圓、過文明節”活動。

各地各單位要依託廣場、公園、市民中心、村民中心等基層文化宣傳場所, 組織開展民俗展示、體育健身、歌舞表演、燈謎燈會、書畫棋藝、美術攝影等活動,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自行印製發放《邯鄲市市民文明公約》《邯鄲市民文明禮儀知識手冊》等宣傳資料, 引導市民樹立文明健康的娛樂方式, 親朋聚會適量飲酒、文明飲酒, 不編發轉發不健康短信微信, 遵守社會公德, 自覺愛護公共設施, 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提升廣大市民文明素質。

4.開展“和諧互助、過愛心節”活動。 組織各級文明單位開展走訪慰問、關心幫扶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生活困難的群眾和職工活動, 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組織各級各類優秀志願者開展向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和美德少年拜年走訪、送春聯、座談聯歡等志願服務活動,

慰問生活困難的道德模範, 表達全社會對道德模範的崇敬之意。

清明期間開展“思源感恩 緬懷先烈”主題活動。 正確引導人民群眾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飲水思源、心存感恩, 推動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

1.開展緬懷先烈教育活動。 在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冀晉魯豫烈士陵園等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組織黨員幹部及中小學生開展“緬懷英烈”“祭奠先輩”活動, 增強黨性意識及愛國主義情感。

2.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掃活動。 宣導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家庭先人的懷念之情。 推廣手機短信、“網上祭英烈”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

引導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一切從簡, 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3.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組織全市中小學開展經典誦讀、詩詞歌會和主題班會等活動, 學習烈士崇高革命精神, 繼承發揚革命傳統,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4.開展關愛自然志願服務活動。 大力開展綠化美化志願服務, 組織動員志願者參加義務植樹、巡邏護林, 參與旅遊景區、重要河流生態環境治理, 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環境的理念。 大力開展清潔環境衛生志願服務, 宣導垃圾分類, 清除衛生死角, 整治“髒亂差”現象, 創造優美怡人的城鄉生活環境。

5.開展節日民俗活動。 舉辦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尋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等活動, 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端午期間開展“誦讀經典 追憶端午”主題活動。增強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感,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歡快、祥和節日文化氛圍。

1.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端午節主題活動之中,要精心選擇熱愛祖國、熱愛邯鄲的名篇佳作,通過詩歌朗誦會、故事會、專題專欄、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教育,增進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掀起緬懷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

2.開展節日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探索和挖掘出端午節富有民族特色的深厚文化內涵,設計一系列方便群眾參加的活動項目。組織開展扭秧歌、唱戲曲、知識問答和“包粽子”等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以及民間藝術展示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3.開展“愛心端午”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廣大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社會福利院和社區的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戶、空巢老人、困難群眾等弱勢群體送上節日的慰問和祝福,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七夕期間開展“愛情忠貞 家庭幸福”主題活動。充分挖掘“七夕節”的優秀文化內涵,促進現代婚姻家庭觀念的健康成長,營造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和積極向上的人文氛圍,推動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1.開展“愛在七夕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節日"七夕"深厚的文化內涵,以情侶誦、夫妻誦、老少誦、全家誦和對歌、聯歡會等形式開展“愛在七夕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市民認知傳統,親近中華文化,熱愛和傳承華夏文明,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開展和睦家庭宣傳教育活動。以建立健康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為主題,邀請文化學者、文明家庭、模範夫妻等專家和優秀家庭代表向市民講解七夕節的豐富內涵和互親互愛的優秀事蹟,引導市民學會經營家庭、珍惜親情、相互理解支持,在全社會廣泛建立積極向上、溫馨和睦的家庭關係。

3.開展積極健康的聯誼活動。以培育健康的婚戀觀為主題,組織適婚青年開展聯誼活動,引導市民將道德操守、人格魅力、職業素養、文明禮儀、共同愛好作為選擇婚戀伴侶的主要條件,摒棄淺薄浮躁、拜金主義的婚戀觀,為今後美滿和睦的家庭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中秋期間開展“真情送暖 團圓中秋”主題活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深入挖掘中秋節的濃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

1.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在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社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節經典文化誦讀、中秋“詠月”詩文朗誦會活動,引導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在經典誦讀中瞭解中秋節日文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引導他們珍惜親情、熱愛生活。

2.開展“互助友愛、共度中秋”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集中開展走訪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慰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活動,組織志願者為他們贈送月餅和祝福卡。組織志願者到社區開展與孤寡老人、殘疾人一起過中秋活動,讓他們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3.突出中秋文化內涵開展系列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社區文藝聯歡、中秋民俗故事會、謎語竟猜活動和書法、剪紙、繪畫比賽等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組織宣導廣場合唱團演唱愛國、愛黨、愛家鄉歌曲,組織宣導廣場舞隊伍共跳核心價值觀舞蹈,展現廣大市民良好的精神風貌,發揮廣場歌舞隊伍在引領社會文明風尚中的作用,激發廣大市民愛祖國愛邯鄲的熱情,使廣大市民在載歌載舞中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重陽節期間開展“尊老敬老 厚德仁愛”主題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大力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風尚,大力宣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為老年人營造一個健康、文明、舒適、和諧的溫暖重陽。

1.開展“關愛老人 情暖重陽”活動。以關注老年人健康為主題,組織健康講座、養生課堂,幫助老年人及其子女建立科學的養生觀、養老觀和健康觀,幫助老年人遠離“保健養老”的陷阱,調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2.開展走訪慰問老年人活動。以孝順老人為主題,深入老年公寓、敬老院和老年人家庭,走訪慰問高齡老人、孤寡老人、病殘老人、特困老人,要特別關愛老黨員、老英模、老軍人、老知識份子,將党和政府的關懷送到老年人心中。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建立起穩定的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隊伍,採取一對一、多對一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具體行動,切實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志願服務,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3.開展老年人文體娛樂活動。注重培育老年藝術團隊,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文化活動品牌。因地制宜地開展老年才藝展示、老年文化周、文藝匯演、聯歡晚會、趣味運動會等老年人文體娛樂活動,活躍老年人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為老年人發揮餘熱創造平臺,促進他們老有所為。

4.扎實開展老年人維權工作。各縣(區)、市直各單位要以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重點,加大對《老年法》的宣傳和貫徹落實力度,主動開展對涉及老年人優待政策和有關涉老法規落實情況的檢查,切實把各項惠老政策落到實處,及時解決老年人優待政策落實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辦遺棄、虐待、侵害老年人權益的案件。 (邯鄲文明網)

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端午期間開展“誦讀經典 追憶端午”主題活動。增強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感,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歡快、祥和節日文化氛圍。

1.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端午節主題活動之中,要精心選擇熱愛祖國、熱愛邯鄲的名篇佳作,通過詩歌朗誦會、故事會、專題專欄、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教育,增進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掀起緬懷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

2.開展節日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探索和挖掘出端午節富有民族特色的深厚文化內涵,設計一系列方便群眾參加的活動項目。組織開展扭秧歌、唱戲曲、知識問答和“包粽子”等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以及民間藝術展示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3.開展“愛心端午”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廣大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社會福利院和社區的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戶、空巢老人、困難群眾等弱勢群體送上節日的慰問和祝福,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七夕期間開展“愛情忠貞 家庭幸福”主題活動。充分挖掘“七夕節”的優秀文化內涵,促進現代婚姻家庭觀念的健康成長,營造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和積極向上的人文氛圍,推動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1.開展“愛在七夕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節日"七夕"深厚的文化內涵,以情侶誦、夫妻誦、老少誦、全家誦和對歌、聯歡會等形式開展“愛在七夕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市民認知傳統,親近中華文化,熱愛和傳承華夏文明,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開展和睦家庭宣傳教育活動。以建立健康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為主題,邀請文化學者、文明家庭、模範夫妻等專家和優秀家庭代表向市民講解七夕節的豐富內涵和互親互愛的優秀事蹟,引導市民學會經營家庭、珍惜親情、相互理解支持,在全社會廣泛建立積極向上、溫馨和睦的家庭關係。

3.開展積極健康的聯誼活動。以培育健康的婚戀觀為主題,組織適婚青年開展聯誼活動,引導市民將道德操守、人格魅力、職業素養、文明禮儀、共同愛好作為選擇婚戀伴侶的主要條件,摒棄淺薄浮躁、拜金主義的婚戀觀,為今後美滿和睦的家庭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中秋期間開展“真情送暖 團圓中秋”主題活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深入挖掘中秋節的濃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

1.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在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社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節經典文化誦讀、中秋“詠月”詩文朗誦會活動,引導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在經典誦讀中瞭解中秋節日文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引導他們珍惜親情、熱愛生活。

2.開展“互助友愛、共度中秋”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集中開展走訪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慰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活動,組織志願者為他們贈送月餅和祝福卡。組織志願者到社區開展與孤寡老人、殘疾人一起過中秋活動,讓他們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3.突出中秋文化內涵開展系列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社區文藝聯歡、中秋民俗故事會、謎語竟猜活動和書法、剪紙、繪畫比賽等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組織宣導廣場合唱團演唱愛國、愛黨、愛家鄉歌曲,組織宣導廣場舞隊伍共跳核心價值觀舞蹈,展現廣大市民良好的精神風貌,發揮廣場歌舞隊伍在引領社會文明風尚中的作用,激發廣大市民愛祖國愛邯鄲的熱情,使廣大市民在載歌載舞中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重陽節期間開展“尊老敬老 厚德仁愛”主題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大力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風尚,大力宣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為老年人營造一個健康、文明、舒適、和諧的溫暖重陽。

1.開展“關愛老人 情暖重陽”活動。以關注老年人健康為主題,組織健康講座、養生課堂,幫助老年人及其子女建立科學的養生觀、養老觀和健康觀,幫助老年人遠離“保健養老”的陷阱,調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2.開展走訪慰問老年人活動。以孝順老人為主題,深入老年公寓、敬老院和老年人家庭,走訪慰問高齡老人、孤寡老人、病殘老人、特困老人,要特別關愛老黨員、老英模、老軍人、老知識份子,將党和政府的關懷送到老年人心中。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建立起穩定的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隊伍,採取一對一、多對一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具體行動,切實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志願服務,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3.開展老年人文體娛樂活動。注重培育老年藝術團隊,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文化活動品牌。因地制宜地開展老年才藝展示、老年文化周、文藝匯演、聯歡晚會、趣味運動會等老年人文體娛樂活動,活躍老年人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為老年人發揮餘熱創造平臺,促進他們老有所為。

4.扎實開展老年人維權工作。各縣(區)、市直各單位要以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重點,加大對《老年法》的宣傳和貫徹落實力度,主動開展對涉及老年人優待政策和有關涉老法規落實情況的檢查,切實把各項惠老政策落到實處,及時解決老年人優待政策落實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辦遺棄、虐待、侵害老年人權益的案件。 (邯鄲文明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