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怎麼念好農業改革“三字經”

怎麼念好農業改革“三字經”

——代表們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來源:湖南日報

2017-03-15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 農業供給側改革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應當如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自農業大省湖南的全國人大代表們結合存在的問題, 認為這場改革必須念好“三字經”:調好生產方式, 突出“綠”字;調優產品結構, 突出“優”字;調順產業體係, 突出“新”字。

生產方式要變“綠”

兩年前, 李小花放棄城的高薪, 回到家鄉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壽塘村, 鄉鄰都說她“犯了傻”, 親友紛紛勸阻, 說水稻種植利潤微薄, 不能放棄待遇不錯的“白領工作”,

回來冒這個險。

不過, 李小花早就心意已決, 之前還特意去青島的有機農場學習了3年。 回鄉以後, 她堅持全程生態種植, 用牛糞做有機肥, 人工除草, 絕不噴灑一滴化學農藥, 種植出來的香米15元錢一斤, 很受消費者歡迎。 她說:“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 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 綠色農業大有可為。 ”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永州市委書記李暉認為, 當前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難以得到充分滿足, 耕地保護形勢日益嚴峻, 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 因此, 必須加快推廣綠色生產方式, 修複治理生態環境, 既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綠色”消費需求, 又為子孫後代留一個好的環境。

產品結構要調“優”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牌口鄉的劉進良榮獲過“全國種糧標兵”稱號,

他家種糧麵積最多時達3980畝。 不過, 最近三年, 這位“標兵”將麵積逐年縮減, 如今隻有2200畝, 減少了45%。

“現在是農產品總量充足, 優質產品結構性短缺。 ”劉進良告訴記者, 這兩年全部改種優質稻, 用“稻鴨共生、生態種養”的模式, 讓鴨子在田遊水捕蟲, 水草長得少了, 農藥化肥也用得少了。 “過去的普通大米價格低, 不好賣, 現在的優質稻綠色生態, 口感好, 很多客戶上門高價買, 規模減少, 但效益更好, 去年純收入80多萬元。 ”他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