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竹湖和景峰閆利明

榆社縣雲竹湖風景區開發有限公司於2013年04月10日在榆社縣市場和品質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 法定代表人閆利明,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利用自有資金進行景區道路基礎和公用設施的投資等。

冬日的雲竹湖清冷、寧靜。

站在雲竹湖畔遠眺, 目光所及皆是如畫美景。 梨花島煙霧濛濛、天然土木深紅淺黃。 最為養眼的還是那大片大片沁人心脾的藍, 水藍天也藍, 天空藍得透亮, 湖水藍如明鏡。 但水天並沒有連成一色, 因為有山—遠方的悟雲山妙筆丹青將這幅“雲竹水墨”勾勒得恰到好處。

“現在太冷了, 要是天氣暖和的時候可以爬爬霧雲山。 那兒可是我們榆社植被最好的自然景觀之一。 山上榆、杏、桃、山梨、楊、松……有百十來種樹木, 還有黃芩、知母、柴胡、大黃等十來種中藥材。 要是走到林子深處, 還能看見野豬、金錢豹、山貓等野生動物, 民間素有‘十寶霧雲山’的美譽。 ”當地人說。

同行的同事詩興大發, 說這湖水像石勒眼睛一樣藍, 腦海中立刻閃現出那個劍眉深目、胡髯濃密的異族皇帝。 一千多年前的石勒皇帝當然不會和雲竹湖有什麼關係, 因為雲竹湖是上世紀60年代初才修建完成的, 是地地道道的現代人工湖。

如今, 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慕名雲竹湖的秀美風光前來休閒度假, 卻鮮有人知道, 五十多年前, 為了修湖, 在那個物質嚴重匱乏的年代, 這裡曾經上演過一幕現代版“愚公移山”的大劇。

向陽村位於榆社縣城西, 雲竹湖南岸。 村裡74歲的梁豔方老人打小就生活在這裡,

曾親自參與了雲竹水庫的修建工程。 “這兒原來就是個大水溝, 水是從濁漳河流下來的。 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在水溝裡玩水、摸魚。 摸上魚來也沒人吃, 都喂豬了。 那時候雨水天氣特別多, 一到下雨, 山上的水也都嘩嘩地往這兒流, 水溝太淺存不住水, 經常就把村裡的地淹了。 我們村從前面積比現在大多了, 水災少說淹了有三四百畝地。 後來上面派來專家考察, 說必須修個水庫, 要不村子都得淹了。 ”五十多年前的往事, 梁豔方老人至今記憶猶新, “大概是1958年年底備料, 1959年一開春就動工了。 周邊村子男女老少能幹得了活的都上陣, 還有不少外鄉派人來支援, 工地上少說也有一千多人。 ”

那個年代, 家家戶戶都困難, 飯都吃不飽, 但即使餓著肚子, 手裡的活兒也不能停。 當年梁豔方18歲, 是家裡的主要勞力, 每天他都要和父親在工地上下苦力幹十幾個小時活。 “那會兒沒有挖掘機, 三十多米深的水庫, 都是大夥一鍬一鍬挖出來的。 壩上的石頭, 一塊就上百斤, 也都是幾個人徒手合力一塊一塊砌上去的。 ”梁豔方老人說自己本就是受苦人,不怕吃苦,但修水庫那兩年受的罪一輩子都忘不掉,至今想起來還心裡打戰。

整整幹了兩年,直到1960年冬天雲竹水庫(那時還叫海金山水庫)才完工。“水庫剛修好時沒現在這麼大,後來隔幾年就修一次。第一次大修是在1977年,那年接連下了好幾場大雨,澇得特別厲害,大壩都差點沖塌。後來水退了,各村趕緊組織人大修,重建了排水渠,面積又擴建了不少。”

現在的雲竹水庫,湖區東南和西北分別是雲竹鎮、河峪鄉,西南、西北分別與武鄉、祁縣相鄰。湖區總面積14.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4.1平方公里,約為杭州西湖的2.5倍。水庫上游控制流域面積353平方公里、校核總庫容9845萬立方米,可灌溉面積1.38萬畝。

梁躍清是向陽村數一數二的能人,說他能,是因為他創造了村裡好多個“第一”。第一個開了“農家樂”,第一個買了遊船,後又花一百多萬元,第一個辦起了水上餐廳。

梁躍清生於上世紀60年代,兄弟姐妹十人,他排行老五。因為家裡孩子多,經濟條件不好,他初中沒念完就不念了,輟學後就在家裡種地、種瓜。

上世紀80年代,雲竹水庫遠沒有現在有名,但其周邊武鄉、祁縣等地愛釣魚的人都知道這兒水好魚多,鯉魚、銀魚、扁口魚、鯽魚、白鰱……品種多達二十多種,所以週末趕來釣魚的人也不少。那時村裡沒有飯店,到了飯點兒釣友們只能花幾塊錢到村民家裡吃飯。梁躍清為人豪爽、愛交朋友,漸漸地,他家成了招待釣友最多的人家。後來要求住宿的人越來越多,他就想騰出家裡的幾間房開個旅館。沒想到這想法得到了村裡、鎮裡領導們的一致支持,說他這是為發展旅遊業作貢獻。

1989年,梁躍清的家庭旅館(現改為農家樂)正式開業。“剛開業的時候只有8間房二十多張床位,但當時這在縣裡都是件大事,縣領導還專門趕來祝賀,說我為縣裡的旅遊業辦了件大好事。”

雲竹水庫中央有個小島叫梨花島。釣友們在岸邊釣魚的時候總是對那兒充滿好奇,想上去看看。向陽村村集體有一艘木船,梁躍清也坐木船去過島上,“梨花島是岩良村的地界,岩良村有幾戶村民在島上有地。其實那兒和村裡其他地方一個樣,除了樹和地也沒啥特別的。但外地人就是稀罕。”問得人多了,梁躍清又看到個商機,他要自己買條船帶客人上岸。1993年,梁躍清的第一條木船正式運營。後來又陸續買了第二條木船、第三條木船、快艇。

2005年,榆社縣政府開始加大力度發展旅遊業。首先將雲竹水庫更名為雲竹湖,2006年正式成立雲竹湖旅遊開發領導組。2007年,首屆“雲竹湖休閒旅遊垂釣節”開始讓雲竹湖與榆社的“笨蛋”一起揚名省內外。

隨著雲竹湖的遊客日益增多,梁躍清的生意也越來越好。2009年,他籌集了120萬元買了艘可以載客兩三百人的大遊船開始運營,梁躍清給它取名“向陽號”。向陽號不僅可以載客,還帶餐,人均花個三五十元就能在船上邊欣賞美景邊吃地道的農家飯。“僅用兩年就收回本錢開始盈利了,旺季運客量每天都能達到千人以上。”梁躍清說。

近兩年來,梁躍清又在山上承包了一片地,種了幾千棵果樹,“現在人們都追求純天然食品,人們來這兒吃完、玩完,再帶上點我們自己種的瓜果梨桃,這趟出遊才算圓滿了吧。”他估摸著自家的果園明年夏天掛果,秋天就能採摘了,到時候雲竹湖能吸引更多的遊客。

雲竹湖毗鄰太長、汾邢高速,距太原市88公里,距平遙古城80公里,均約1個小時車程,處於中原經濟圈與太原經濟圈相接之處。其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也讓山西景峰集團董事長閆利明看到了商機。

這位70後企業家靠煤炭行業起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旅遊地產、文化藝術和金融方面的發展。“幾年前我第一次實地考察雲竹湖,看到那裡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湖面岸線非常複雜,簡直就是大自然對榆社,乃至對山西的眷顧。所以我想做一個策劃師,把雲竹湖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風景名勝區,有晉韻味的度假王國。”

閆利明是個敢想敢做的人,想法一有就立刻行動。他一方面和榆社縣政府聯繫,表達了自己想投資開發雲竹湖的意願,另一方面,廣邀國內外頂級設計師到雲竹湖采風構架。2013年4月,雲竹湖風景旅遊產業綜合開發項目被列入《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2013年行動計畫》中,2013年9月13日榆社縣政府與景峰集團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同年10月15日,雲竹湖風景度假區項目正式奠基開工。

 “開發雲竹湖,我們絕不能只站在商業化景區的角度,必須充分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按照原生態開發的理念,將傳統文化與自然風光完美融合,逐步把它打造成一處淨化心靈、休閒度假的人間仙境。”這是閆利明自始至終堅持的理念。

雲竹湖景區規劃建設面積逾30平方公里,總投資100億元,建成後將以景點建設為核心,集旅遊、餐飲、地產等為一體的旅遊文化綜合區域。在整體定位和開發策略之下,結合專案自身資源和特色,形成觀光旅遊、休閒度假、主題村落為一體的充滿三晉風情的度假勝地。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集雲山別墅、風情客棧、精品酒店、特色餐飲於一體的“雲竹驛”已經交工,準備投入使用;環湖路已經修好3.5公里,並投入使用;占地30畝,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的旅遊文化中心主體已經建成……整個項目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完全想像不出旅遊文化中心的奧妙。我們會通過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類比還原遠古時期大型生物場景,還可以讓遊客穿越時空回到明清年間大院裡,或體味十足年味,或感受晉中人歡樂的社火節、寒食節……”《又見平遙》大型實景演出對閆利明的觸動很大,他已經在構想,如何在自己打造的雲竹湖旅遊文化中心裡來一場異曲同工的實景演出。

 “而讓周邊村裡百姓真正受益的還是民俗特色村落的規劃藍圖。”閆利明信心滿滿地說,“比如在遵循古村落原始肌理、保留其元素符號和景觀節點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創新,把向陽村打造成一個融入時尚業態的向陽小鎮;比如把千年古刹福祥寺所在的岩良村打造成面向佛緣人的靈修安養度假村,和面向普通大眾的佛文化街區;比如把圪坨打造成戲劇村,融合多種地方戲劇種類,集觀賞、體驗、零售、住宿為一體,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戲劇文化之旅;還有,偏良村全村人沒有一個得‘三高’的,這和村裡優良的水質分不開,所以我們考慮看能不能把那裡打造成溫泉度假村……”

閆利明去向陽村考察過很多次,梁躍清早就與他相熟。對於這個比自己年輕好多歲,也有錢好多倍的大老闆,梁躍清佩服有加:“近十來年,一直有人說要投資開發雲竹湖,但最後都不了了之。閆總這次是實實在在來做事的。如果這個項目做成功了,相信不僅我的事業能上一個新臺階,我們村、我們榆社縣,都將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賈麗)

”梁豔方老人說自己本就是受苦人,不怕吃苦,但修水庫那兩年受的罪一輩子都忘不掉,至今想起來還心裡打戰。

整整幹了兩年,直到1960年冬天雲竹水庫(那時還叫海金山水庫)才完工。“水庫剛修好時沒現在這麼大,後來隔幾年就修一次。第一次大修是在1977年,那年接連下了好幾場大雨,澇得特別厲害,大壩都差點沖塌。後來水退了,各村趕緊組織人大修,重建了排水渠,面積又擴建了不少。”

現在的雲竹水庫,湖區東南和西北分別是雲竹鎮、河峪鄉,西南、西北分別與武鄉、祁縣相鄰。湖區總面積14.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4.1平方公里,約為杭州西湖的2.5倍。水庫上游控制流域面積353平方公里、校核總庫容9845萬立方米,可灌溉面積1.38萬畝。

梁躍清是向陽村數一數二的能人,說他能,是因為他創造了村裡好多個“第一”。第一個開了“農家樂”,第一個買了遊船,後又花一百多萬元,第一個辦起了水上餐廳。

梁躍清生於上世紀60年代,兄弟姐妹十人,他排行老五。因為家裡孩子多,經濟條件不好,他初中沒念完就不念了,輟學後就在家裡種地、種瓜。

上世紀80年代,雲竹水庫遠沒有現在有名,但其周邊武鄉、祁縣等地愛釣魚的人都知道這兒水好魚多,鯉魚、銀魚、扁口魚、鯽魚、白鰱……品種多達二十多種,所以週末趕來釣魚的人也不少。那時村裡沒有飯店,到了飯點兒釣友們只能花幾塊錢到村民家裡吃飯。梁躍清為人豪爽、愛交朋友,漸漸地,他家成了招待釣友最多的人家。後來要求住宿的人越來越多,他就想騰出家裡的幾間房開個旅館。沒想到這想法得到了村裡、鎮裡領導們的一致支持,說他這是為發展旅遊業作貢獻。

1989年,梁躍清的家庭旅館(現改為農家樂)正式開業。“剛開業的時候只有8間房二十多張床位,但當時這在縣裡都是件大事,縣領導還專門趕來祝賀,說我為縣裡的旅遊業辦了件大好事。”

雲竹水庫中央有個小島叫梨花島。釣友們在岸邊釣魚的時候總是對那兒充滿好奇,想上去看看。向陽村村集體有一艘木船,梁躍清也坐木船去過島上,“梨花島是岩良村的地界,岩良村有幾戶村民在島上有地。其實那兒和村裡其他地方一個樣,除了樹和地也沒啥特別的。但外地人就是稀罕。”問得人多了,梁躍清又看到個商機,他要自己買條船帶客人上岸。1993年,梁躍清的第一條木船正式運營。後來又陸續買了第二條木船、第三條木船、快艇。

2005年,榆社縣政府開始加大力度發展旅遊業。首先將雲竹水庫更名為雲竹湖,2006年正式成立雲竹湖旅遊開發領導組。2007年,首屆“雲竹湖休閒旅遊垂釣節”開始讓雲竹湖與榆社的“笨蛋”一起揚名省內外。

隨著雲竹湖的遊客日益增多,梁躍清的生意也越來越好。2009年,他籌集了120萬元買了艘可以載客兩三百人的大遊船開始運營,梁躍清給它取名“向陽號”。向陽號不僅可以載客,還帶餐,人均花個三五十元就能在船上邊欣賞美景邊吃地道的農家飯。“僅用兩年就收回本錢開始盈利了,旺季運客量每天都能達到千人以上。”梁躍清說。

近兩年來,梁躍清又在山上承包了一片地,種了幾千棵果樹,“現在人們都追求純天然食品,人們來這兒吃完、玩完,再帶上點我們自己種的瓜果梨桃,這趟出遊才算圓滿了吧。”他估摸著自家的果園明年夏天掛果,秋天就能採摘了,到時候雲竹湖能吸引更多的遊客。

雲竹湖毗鄰太長、汾邢高速,距太原市88公里,距平遙古城80公里,均約1個小時車程,處於中原經濟圈與太原經濟圈相接之處。其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也讓山西景峰集團董事長閆利明看到了商機。

這位70後企業家靠煤炭行業起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旅遊地產、文化藝術和金融方面的發展。“幾年前我第一次實地考察雲竹湖,看到那裡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湖面岸線非常複雜,簡直就是大自然對榆社,乃至對山西的眷顧。所以我想做一個策劃師,把雲竹湖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風景名勝區,有晉韻味的度假王國。”

閆利明是個敢想敢做的人,想法一有就立刻行動。他一方面和榆社縣政府聯繫,表達了自己想投資開發雲竹湖的意願,另一方面,廣邀國內外頂級設計師到雲竹湖采風構架。2013年4月,雲竹湖風景旅遊產業綜合開發項目被列入《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2013年行動計畫》中,2013年9月13日榆社縣政府與景峰集團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同年10月15日,雲竹湖風景度假區項目正式奠基開工。

 “開發雲竹湖,我們絕不能只站在商業化景區的角度,必須充分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按照原生態開發的理念,將傳統文化與自然風光完美融合,逐步把它打造成一處淨化心靈、休閒度假的人間仙境。”這是閆利明自始至終堅持的理念。

雲竹湖景區規劃建設面積逾30平方公里,總投資100億元,建成後將以景點建設為核心,集旅遊、餐飲、地產等為一體的旅遊文化綜合區域。在整體定位和開發策略之下,結合專案自身資源和特色,形成觀光旅遊、休閒度假、主題村落為一體的充滿三晉風情的度假勝地。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集雲山別墅、風情客棧、精品酒店、特色餐飲於一體的“雲竹驛”已經交工,準備投入使用;環湖路已經修好3.5公里,並投入使用;占地30畝,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的旅遊文化中心主體已經建成……整個項目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完全想像不出旅遊文化中心的奧妙。我們會通過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類比還原遠古時期大型生物場景,還可以讓遊客穿越時空回到明清年間大院裡,或體味十足年味,或感受晉中人歡樂的社火節、寒食節……”《又見平遙》大型實景演出對閆利明的觸動很大,他已經在構想,如何在自己打造的雲竹湖旅遊文化中心裡來一場異曲同工的實景演出。

 “而讓周邊村裡百姓真正受益的還是民俗特色村落的規劃藍圖。”閆利明信心滿滿地說,“比如在遵循古村落原始肌理、保留其元素符號和景觀節點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創新,把向陽村打造成一個融入時尚業態的向陽小鎮;比如把千年古刹福祥寺所在的岩良村打造成面向佛緣人的靈修安養度假村,和面向普通大眾的佛文化街區;比如把圪坨打造成戲劇村,融合多種地方戲劇種類,集觀賞、體驗、零售、住宿為一體,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戲劇文化之旅;還有,偏良村全村人沒有一個得‘三高’的,這和村裡優良的水質分不開,所以我們考慮看能不能把那裡打造成溫泉度假村……”

閆利明去向陽村考察過很多次,梁躍清早就與他相熟。對於這個比自己年輕好多歲,也有錢好多倍的大老闆,梁躍清佩服有加:“近十來年,一直有人說要投資開發雲竹湖,但最後都不了了之。閆總這次是實實在在來做事的。如果這個項目做成功了,相信不僅我的事業能上一個新臺階,我們村、我們榆社縣,都將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賈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