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永華:暴力公號“替人出頭”更需法律及時出擊

作者:朱永華

近日, 網路間湧現大量宣揚以暴易暴主題的短視頻公眾號, 其視頻內容充斥暴力、粗口。 晃動的鏡頭中, 一位極具正義感的“大哥”在聽取求助人的傾訴後, 帶領數名小弟出擊, 用暴力手段幫助求助人討回公道。 求助人的求助理由五花八門, 如遭無良老闆欠薪、社會人員勒索、討債人員逼害、“渣男”坑害等等。 而“大哥”的解決手段非常直接, 如酒瓶掄頭、強逼吃屎、廢其雙手等等。 (1月28日《新京報》)

平心而論, 帶著某種情緒化去看這些視頻, 確實能給人一種非常“解氣”的感受。 尤其是當那些欺辱和坑害善良求助人的“惡徒”被“正義大哥”帶著一幫眾小弟用暴力手段討回“公道”之後,

作為視頻觀眾, 確實感到有些“揚眉吐氣”。

事實上, 無論這些視頻顯示的內容是真是假, 是真實紀錄還是擺拍做戲, 但誰都不可否認, 現實社會中也確實有很多類似視頻裡求助人所受到的遭遇, 更不乏有正義“遲到”和法律救助不及時等諸多問題, 這些被冠以“伸張正義”的暴力視頻恰恰迎合了社會某些群體心態, 人們在圍觀甚至推崇這些“懲惡揚善”短視頻的同時, 其實也是對社會“正能量”不足和法治正義欠缺完善的一種情緒表達。

很顯然, 文明的法治社會, 宣揚暴力和以暴易暴同樣也是一種違法, 但在法治欠缺完善且尚未完全滿足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期待,

某些違法甚至犯罪尚不能得到法律及時懲處, 各種醜惡現象依然猖獗的社會環境下, 底層民眾更寄希望通過視頻中的這些“正義大哥”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説明自己的“正義”述求, 這也是推進法治社會進程中的必然“煩惱”, 但宣揚暴利卻與法治文明格格不入。

實際上, 網路興起這股“替人出頭”暴力視頻, 宣揚暴力或所謂“伸張正義”, 都不過是受利益驅使下的商業“噱頭”, 真正目的既不是為了宣揚暴力, 更不是在傳播“正能量”, 而是用這種方式吸引眼球進而收穫商業利益, 這從推廣價格高達35萬元中就足以驗證。

其實, 無論是“小馬出擊”、“老崔出擊”、“炮爺出擊”、“梁子出擊”還是“火爆澤哥”、“澤哥出手”、“龍哥快跑”、“老鐵出征”等等,

這些公眾號能夠堂而皇之的運營, 並且還自認為“只要不涉黃就不會被封號”, 其本身也恰恰說明我們“以法治網”的執行力度不足。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 “傳播暴力、淫穢色情資訊”均屬於該法規明確禁止的行為, 並不僅僅局限于涉黃。 然實際上也正如某公眾號工作人員所言, 這些年, 無論網路監管還是執法部門, 對網路涉及淫穢色情的資訊傳播, 多是持“零容忍”態度, 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但對於暴力視頻資訊的傳播, 只要不涉恐或過於血腥, 往往都很“寬容”。 再加上衡量暴力視頻的標準和界線模糊, 難以操作, 才導致眾多的“誤解”。

無論是宣揚暴力還是涉及色情淫穢, 都是我國法律所不能允許和需要嚴厲打擊的,

面對時下各種宣揚暴力和打著維護公平正義的所謂“出擊”, 真正需要全面及時出擊的顯然還是法律, 也只有完善法律監管和“以法治網”, 以暴力甚至淫穢色情為噱頭獲取商業利益的不法行為才能夠得到有效遏制。

另外, 還必須堅持推動和加強法治社會建設,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 讓每一位觸碰法律底線的違法犯罪分子都能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及時制裁, 只要現實社會法治文明, 正義能得到及時伸張, 網路世界的暴力渲染, 既難有人圍觀, 也不會再有容身之地。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