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物理攻擊與魔法攻擊的區別,南方下雪就是雪災,北方常下雪都沒事

先回顧一下2008這個多災多難又多福的年份:

廣州地區滯留了80萬旅客, 鐵路運輸面臨極為嚴峻的困難和挑戰, 對春運的正常運行造成重大影響。 由於北上道路幾乎全部中斷, 這些民工只能退票, 或者原地等待, 廣州市政府和廣州居民給予民工巨大支援。

大面積道路阻塞。 民工們不得不步行。 各種降雪導致的災害, 給南方帶來巨大的損失。 另, 有多人在雪災中喪生。 雪災發生後, 全國人民給予100%關注, 各地都給予全力支持。

各種歷歷在目, 08年的一切都歷歷在目。 想想, 那一年降雪和降溫不只是南方, 為什麼只有南方受災這麼嚴重?

北方的乾冷是物理攻擊 南方的濕冷是魔法攻擊。

為什麼南方下雪是災, 北方下雪卻沒事, 這得看市政設施情況:

東北、西北, 的市政基礎設施必須有防寒防雪的要求和標準, 起碼水管會有保暖防凍裂的措施, 道路管理部門融雪劑也會備足。

但是在南方, 這個問題就尷尬了。 畢竟大範圍和長時間的降雪也許十年、幾十年才遇到一次, 如果非要把南方所有的水管都按防寒防凍標準改造, 那投入的成本可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 對那些多年難得一遇、災害後果又不會太嚴重的自然災害, 只能以周密的應急預案來對付, 水管爆了, 按方案立即進行搶修。

北方下雪天氣乾冷, 溫度低, 地上的積雪不至於馬上融化, 甚至能保持一個冬天, 來年開春才化開。 就算鏟雪車鏟過去最底下路面還是雪, 不會化成冰。 蓬鬆乾冷的雪摩擦力是很大的, 足夠保證車輛行駛或者人行走是不會很容易打滑。 這就不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另外北方每年都會有幾個月下雪, 北方對於雪的應對措施非常全面, 就像颱風, 南方對颱風的抗打擊能力肯定比北方強。

而南方呢防範的經驗相對較少, 發生的災害比較大, 導致一發生大雪就全城出動處理。 而北方卻不會。 北方冬天大部分都全天侯供暖, 生活不會受多大影響, 而南方沒有全天候供暖日常生活肯定會受大影響。

北方是用暖氣供熱,就是鍋爐燒水, 南方是用空調,電暖器器供熱用的是電, 所以電力緊張,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設計電線杆,電力線的時候, 南方的標準跟北方是不同的,所以造成電線杆,電力線掛上冰後,抗不住壓力,倒了~

再說路面,北方是平原,湖南那邊是丘陵,路滑的時候當然是上下坡難走啦,而且用的汽油也是不同。

其實南方的雪跟北方的雪是有區別的。

北方人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南方人見到下雪就會發瘋?這一方面是因為南方有些地區常年都見不到雪;另一方面是因為南方的雪天並不會像北方的雪天那麼漫長, 有時候晚上下雪,起得稍晚些雪就化完了,只能在房頂上、山頭上和田間地頭看見一些白色,所以南方人對雪的情感會特別一些、強烈一些。

還有就是因為南方遭的不是雪災,而是冰災,冰凍災害。雪下著下著就變成了雨——凍雨。

凍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見到的一種天氣現象。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並成雲致雨。當雨滴從空中落下來時,由於近地面的氣溫低於0°C,電線杆、樹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會凍結上一層晶瑩透亮的薄冰,氣象上把這種天氣現象稱為“凍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凍雨又叫做“下冰淩”,北方地區稱它為“地油子”或者“流冰”。

有時候盼了一年期望下一場瑞雪,卻只等來毛毛雨一樣的凍雨,入目的不是萬里雪飄,而是千里冰封,時間短些還沒什麼,只要出門注意點,幾天就過去了,如果持續時間長了,冰淩長時間不化,越積越多,那就成麻煩了。道路凝凍,交通出行困難,有人被困途中,物資流通成問題,物價飛漲;更甚的電纜被壓斷、電線杆被拽倒造成大面積停電,供水管凝凍,用水困難;鄉下山村還好,取暖可以燒柴,城裡那真就度日如年了。

凝凍不比下雪,雪比冰好除,鏟掉積雪,撒上融雪鹽,基本可以保證出行;但凝凍撒上融雪鹽也作用不大,因為天上還飄著毛毛雨,雨一落地就又結成冰了。北方叫滑雪,南方叫溜冰。所以,南方大雪凝凍天氣就會進行交通管制,因為路面太滑、鐵軌結冰,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值得這麼做。最近貴州鴨池河大橋百多輛車相撞便是血的教訓。

最後,是政府部門對下大雪的應急和準備不充足,無論是物質、設備,都嚴重缺乏。

問題總結起來就是:

1.不管南北方,雪災都會讓交通直接中斷。

2.南方不同於北方的濕潤氣候導致冰層不斷凝結,最終對電網造成巨大影響,道路結冰之後問題更加難以處理。

3.由於南方沒有應對過這麼大範圍的雪災和極端的溫度,疏於防備,會比同樣受災的北方更加嚴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有時候晚上下雪,起得稍晚些雪就化完了,只能在房頂上、山頭上和田間地頭看見一些白色,所以南方人對雪的情感會特別一些、強烈一些。

還有就是因為南方遭的不是雪災,而是冰災,冰凍災害。雪下著下著就變成了雨——凍雨。

凍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見到的一種天氣現象。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並成雲致雨。當雨滴從空中落下來時,由於近地面的氣溫低於0°C,電線杆、樹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會凍結上一層晶瑩透亮的薄冰,氣象上把這種天氣現象稱為“凍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凍雨又叫做“下冰淩”,北方地區稱它為“地油子”或者“流冰”。

有時候盼了一年期望下一場瑞雪,卻只等來毛毛雨一樣的凍雨,入目的不是萬里雪飄,而是千里冰封,時間短些還沒什麼,只要出門注意點,幾天就過去了,如果持續時間長了,冰淩長時間不化,越積越多,那就成麻煩了。道路凝凍,交通出行困難,有人被困途中,物資流通成問題,物價飛漲;更甚的電纜被壓斷、電線杆被拽倒造成大面積停電,供水管凝凍,用水困難;鄉下山村還好,取暖可以燒柴,城裡那真就度日如年了。

凝凍不比下雪,雪比冰好除,鏟掉積雪,撒上融雪鹽,基本可以保證出行;但凝凍撒上融雪鹽也作用不大,因為天上還飄著毛毛雨,雨一落地就又結成冰了。北方叫滑雪,南方叫溜冰。所以,南方大雪凝凍天氣就會進行交通管制,因為路面太滑、鐵軌結冰,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值得這麼做。最近貴州鴨池河大橋百多輛車相撞便是血的教訓。

最後,是政府部門對下大雪的應急和準備不充足,無論是物質、設備,都嚴重缺乏。

問題總結起來就是:

1.不管南北方,雪災都會讓交通直接中斷。

2.南方不同於北方的濕潤氣候導致冰層不斷凝結,最終對電網造成巨大影響,道路結冰之後問題更加難以處理。

3.由於南方沒有應對過這麼大範圍的雪災和極端的溫度,疏於防備,會比同樣受災的北方更加嚴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