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帆競發 航程輝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十周年我市工業發展亮點紛呈

本報記者 曾譯萱

2008年1月16日, 國家正式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 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 從此, 北部灣風生水起、千帆競發。 後起之秀的防城港市搶抓歷史機遇, 充分發揮沿海沿邊開放優勢, 揚起工業快速發展的風帆。

十年來, 一批又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紛至遝來, 一個又一個重大項目在此落地生根, 令我市不僅甩掉了“無產業支撐”的帽子, 還實現了工業轉型升級新跨越。

據市工信委副主任龐賀桂介紹, 十年來, 我市工業對GDP貢獻率不斷增大, 主導地位更加突出, 工業占GDP比重從2008年的44.25%提高到2017年的49.82%。

2008年~2017年, 我市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年均增長兩位數以上。 工業總產值從2008年的327.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789億元, 增長了5倍多;工業增加值從2008年的94.3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69.5億元, 增長了3.91倍。 2017年, 全市完成工業投資268.37億元, 是2008年的5.38倍;完成技改投資226.28億元, 是2008年的20.61倍。

每一次輝煌都值得銘記, 每一項成績都彰顯著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蓬勃之勢。 至2017年, 我市擁有年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118家, 比2008年增加82家。 其中, 產值超100億元企業4家, 較2008年增加4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32家, 較2008年增加27家。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 盛隆冶金公司完成了全年生產鐵590萬噸、鋼坯680萬噸、成型材631萬噸的生產指標, 工業總產值達300億元。 2017年, 盛隆冶金公司為廣西唯一一家上榜“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民營企業,

同時也上榜“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

2008年以來, 隨著盛隆技改、金川、核電、金源等一大批重點專案相繼建成投產, 我市工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如今, 在這裡時時都能觸摸到工業經濟飛速發展的強勁脈動, 處處都能感受到一股股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勁風熱潮。

防城港因港而興, 依港建市, 港口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了臨海工業的崛起。 我市以“以工強市”戰略, 圍繞建設現代版臨港大工業, 引進並開工建設了金川銅鎳、中海油LNG、澳加糧油等一批重點項目和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項目, 推動盛隆冶金、大海糧油、惠禹糧油等一批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做大做強。 一批產業龍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 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健全, 逐步形成了以鋼鐵、有色金屬、食品、能源、化工、裝備製造六大支柱產業為主體的臨港工業體系。

近十年來, 我市不斷加快園區發展, 不斷提升產業集聚, 實現企業抱團集聚落戶園區, 助推工業經濟產業鏈迴圈發展。 2008年入駐工業園區只有56家企業, 如今入駐工業園區的企業數量已達325家, 其中竣工投產的企業有136家, 在建或者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企業189家。 2017年, 經濟技術開發區產值突破千億元, 成為廣西北部灣地區三個沿海城市中第一個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工業園區。

同樣是2017年, 防城港高新區通過了自治區的核驗, 升格為自治區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目前, 全市高新技術工業企業達16家, 入庫培育科技企業達19家, 有9家企業通過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

有6家企業已成功申報獲得了自治區級研發中心, 有6家企業獲認定為自治區產學研一體化企業。 另外, 有26家企業的29個產品獲得廣西名牌產品稱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市積極推動能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排放減量化、資源消耗節約化, 打造迴圈經濟生態產業園區。 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被列為自治區首批迴圈化改造園區。 經開區採用熱電聯產模式, 積極推進中華電力防城港電廠、盛隆冶金等企業餘熱余壓綜合利用, 統一向園區內用熱企業集中供熱。 2017年, 廣西金川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獲得了首批全國“綠色工廠”的稱號, 全廣西僅有4家獲得此稱號。

昌菱制糖、上上糖業、防城精製糖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獲廣西“迴圈經濟先進企業”稱號。

回望十年工業發展歷程, 我市工業從無到有, 發展勢頭迅猛, 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日益明顯, 並且實現了科學發展、綠色發展, 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 我市未來的工業發展更值得期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