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很多科學家晚年都喜歡研究神學、最終歸宿是神學嗎?


首先,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的認識這個世界。 我所說的完全即是掌握這個世界的所有定律。 從前沒有, 往後也不會有。 總有些許用慣性思維解決不了的事情, 或者說是找不到規律的事情。 萬分之一的偶然可能會讓一個科學家鑽研一生。 他們一輩子都在做一件事---找規律, 或者說是找定律。 但是這個世界又有太多沒有定律的事情, 或者說是人類目前還未知的定律。 所以當他們晚年的時候, 仍有無數未知面對著他們, 他們選擇了屈服。 也許是出於心理作用, 為了其心靈的慰藉。 也許只不過是一個逃跑的藉口。

我堅信一個定律---物極必反。 當人類最初對神一無所知的時候, 他們把一切未知的現象解釋統一解釋為神的旨意, 於是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奉著神。 當人類漸漸掀開了神的面紗, 用所謂的科學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 我們開始質疑或否認神的存在。 當極少部分人類最終揭開了神的面紗, 他們驚奇的發現---媽的, 怎麼還是面紗!?因此他們返璞歸真了, 最聰明的人類繞了一個最大的圓, 回到了起點, 與我們最愚鈍的先祖最終達成了一致。 牛頓同愛因斯坦等人恍然大悟, 同時歎道:哦……原來科學只不過是為了證明神的存在。

牛頓能把物體的運動跟外力的關係歸納成為一個定律, 表明物體的運動是遵循一定規律的。 當我們認可這個規律時, 你是否會想到是因為宇宙中有一位規律的創造者、管理者存在著?!祂就是這位遠遠高出我們之上,

有權柄、有威嚴之神的存在的一個有力明證。 這個規律不隨時間、空間及物體的不同而改變。 再強調一句, 定律是不以人們的自由意志為轉移的。 不管你是否喜歡它, 定律仍然存在, 它不會受金錢的賄賂, 也不畏暴力和權勢, 它絕對不講情面, 也不受情感的左右。 只要有定律所說的“因”出現, 其“果”必定會跟隨而來。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必然同時存在, 而且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聖經》教導我們, 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有一個定律, 即:

馬太福音第7章第1-2節

成書時間:西元 60-70年

1 你們不要論斷人, 免得你們被論斷。 2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 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 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這個定律被稱為“黃金定律”( The Law of Golden ), 因為它象金子一樣寶貴。 它剛好與牛頓第三定律相對應。 神在《聖經》裡還告訴我們, 宇宙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定律, 那就是:

約翰福音第3章第16-18節

成書時間:西元 80-90年

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17 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18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這是顛撲不破的神的定律,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定律。親愛的朋友,你願意相信嗎?你願意接受嗎?

成書時間:西元 80-90年

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17 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18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這是顛撲不破的神的定律,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定律。親愛的朋友,你願意相信嗎?你願意接受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