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場主孫守策的綠色致富夢

(通訊員 耿洋洋)1月23日, 雖然外面零下10攝氏度的嚴寒, 但西峰區彭原鎮顧咀村家庭農場主孫守策的溫室大棚裡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一排排長勢喜人的大蒜、綠油油的蒜苗、剛探出頭的香菜……大棚裡散發著誘人的氣息。

“別小瞧這些蒜苗, 這個季節, 它就是‘寶貝’。 今早剛把200斤蒜苗運到西郊菜市場賣掉, 這一茬蒜苗正巧趕上了下雪天, 一斤賣到了3.5元的好價格。 ”孫守策邊忙活, 邊向記者聊起了他的種植“致富經”。

2013年, 中央1號檔首提“家庭農場”這一新概念, 讓原本在外打理電焊生意的孫守策轉換思路, 決定回家將10畝土地整片規劃栽植櫻桃樹,

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 發展現代農業。

當櫻桃苗栽植到地裡, 孫守策才意識到一個問題:櫻桃樹栽植前期只有大量投資沒有任何收益。 望著一整片櫻桃苗, 套種的想法不斷在孫守策的腦海中浮現。

套種可以彌補櫻桃栽植前期沒有收益的狀況, 可如何選擇套種作物又讓孫守策舉棋不定。 “我從網上查閱資料, 各種作物, 各種說法。 ”思考之後, 孫守策決定走出去, 外出山東考察, 請教專業技術人員。 通過學習, 孫守策把套種大蒜的新技術帶回家進行了第一番嘗試。 “大蒜植株小, 生長週期短, 對櫻桃生長沒有影響, 還能驅蟲治病, 且成本較低, 市場價穩定。 ”孫守策說, 第一年, 他嘗試套種4畝大蒜做試驗,

畝產值就達到了2000斤, 收穫2萬餘元, 更加堅定了他擴大櫻桃種植規模的決心。

去年, 孫守策流轉土地將櫻桃基地規模擴大到了35畝, 並成功套種大蒜15畝。 按照去年大蒜的產量和市場價, 等到6月份全部銷售就能獲得近10萬元的收入。 套種大蒜讓孫守策嘗到了新技術的甜頭, 他迅速調整思路, 繼續外出學習, 這次他帶回來了種植蒜苗的新技術。 說幹就幹, 他籌集資金, 搭建10座簡易小拱棚, 將常規蒜苗請進了“溫室”。 “蒜苗一年能種4茬, 市場銷量很好, 價格穩定, 又屬於無公害綠色蔬菜, 很受市民喜愛。 ”孫守策說, 今年, 儘管小拱棚裡的蒜苗受到大雪天氣干擾, 但最遲3月份就能全部上市, 預計收入4萬多元。

儘管4年時間過去, 孫守策通過外出考察學習,

由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轉型成了家庭農場主, 但外地客商的新型種植模式、種植經驗對他的觸動很大。 於是, 孫守策在閒暇時間, 還嘗試起了無土栽培技術, 將打造“陽光小菜園”模式, 讓市民在家就能吃上無公害的綠色蔬菜。

“蒜苗賣到5月份, 6月開始賣大蒜, 7月採摘大櫻桃……”一系列的銷售計畫讓孫守策排得滿滿當當, 下一步, 他將抓好政策機遇, 擴大蔬菜種植面積, 形成規模優勢, 當好農場主, 擔起激發農業農村新動能的重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