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擬放鬆高校編制管制 總量管理小步走

【財新網】高校編制改革被視為高校去“行政化”的第一步, 一直備受矚目。 教育部等五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在《普通高校人員編制的試行辦法》中, 首次將中國公辦高校的校(院)本部、專職科研人員、實驗實習工廠、直屬單位四個部分列入編制範圍, 並以學校分類、在校學生人數為標準和依據制訂“師生比”, 此後, 中國高校的列編範圍、編制標準均在此檔的基礎上修訂執行。

財新記者梳理歷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資料發現, 1985年中國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和教師人數分別約為170萬人和34萬人,

師生比只有1:5左右, 但是到2015年時, 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已近2625萬人, 專任教師約157萬人, 師生比高達1:16.7。

編制需求的人數已遠超過編制現有的數量, 這將會嚴重影響“學者的發展”。 周光禮向財新記者透露, 北京高校中除了北大、清華等少數幾個學校外, 其他學校幾乎都是“超編運行”, “你如果要爭一個想要的人才, 沒有編制他怎麼會來呢?”

張端鴻也表示, 現在高校編制緊缺, 但是卻有大量替代性較強的人員充斥在編內, 不少“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處在編外, 無法享受編內的“同等待遇”。 這些問題不利於構建良性的人員管理體系, 也制約了高校的“良性發展”。

取消事業編制或成未來大勢

“從長遠來看, 高校肯定要取消事業編制。 ”周光禮表示, 這應該是“改革的方向”。

近年來, 中國中央部門不斷釋放“取消事業編制”的政策信號。 2015年5月, 北京市發佈的《關於創新事業單位管理加快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中提出, 對現有高等學校保留其事業單位性質, “探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 並對現有編內人員實行實名統計, 隨自然減員“逐步收回編制”。

次年,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2016年人社部第二季度的新聞發佈會上也明確表示, “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在公開撰文指出, 在編制管理制度下,

薪酬福利差異並不遵循“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 而是基於單位“行政級別”和“編制內外身份”的差異。

朱恒鵬表示, 只有把專業人才從事業單位編制身份的束縛中釋放出來, “消除編制身份”對那些既有能力又有創新精神的專業人士“流動的束縛”, 才能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更好地發揮專業人才的創新潛力。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