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都該常說這三句話,有效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能夠最直接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 可除此之外, 他們也會受到許多不可控的挫折, 和同學關係上的, 個人能力上的、以及種種成長的困惑。

作為家長, 我們應該給孩子傳遞什麼觀念, 來盡可能地減少挫折對孩子的傷害, 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呢?

最首要的, 是和孩子強調以下三個概念。

1、不要害怕別人的看法, 也不要擔心失敗

孩子的自尊心很強, 面對他人的負面評價, 總是難以釋懷, 輕者鬱鬱寡欲, 甚者會影響到對個人的判斷, 導致自卑;孩子也容易對失敗耿耿於懷, 擔心出糗。

其實, 這些都是源於“聚光燈效應”,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被時刻關注的那一個, 所以努力地達到別人的期待, 害怕失敗成為他人的笑柄。

其實不然, 只要你沒做錯什麼, 你大可放心地做你認為對的事, 因為不是每份“注視”都帶著善意, 所以根本無需把它當成什麼標準;失敗在所難免,

更何況世界上的人來來往往, 也並不會有什麼人記得——你在哪裡失敗過一次。

2、別預設這個世界是完美的

很多家長總愛在孩子面前渲染世界的美好, 這個做法的好處是維持了孩子對世界的熱愛, 但面對世界, 除了單純的熱愛是遠遠不夠的,

孩子總會長大, 總會經歷一些不美好的事, 當有一天他感受到了一點殘缺, 就會產生心理落差, 很難接受。

所以家長最好在必要的時候告訴孩子一些世界的真相——比如爸爸媽媽也會因為工作忙, 無暇顧及你;你的好朋友, 有一天也會成為別人的好朋友;老師可能也會偏心其他同學......

讓孩子知道, 天氣不會一直晴朗, 所以我們要接受陰雨天。

3、你不一定要多有成就, 快樂就好

成功學的流行, 讓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望子成龍, 不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殊不知人終其一生, 成功是偶然, 但快樂卻是可以追求, 也該被當成目標的一件事。

成功終究是外人的標準, 只有快樂是自己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難道你願意你的孩子去複製別人的“成功”, 一路奔波, 丟了屬於自己的快樂嗎?

那樣滿足的, 或許只有家長的虛榮心吧。

本文原創, 歡迎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