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主黨派學習十九大|發揚九三學社優良傳統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中國西藏網訊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後不久, 在九三學社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上, 九三學社中央前主席韓啟德特別強調了九三學社的優良傳統——“愛國、民主、科學”。 他說:“愛國的精髓在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民主的精髓在於海納百川, 科學的精髓在於求真創新。 ”“科技發展水準決定國家和民族命運, 以科技界為主體的九三學社, 在新時代英雄有用武之地。 ”

新一屆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同樣非常重視創新。 他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力量源泉。 ”他指出:“過去的5年, 九三學社以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為先導, 從而使各項工作呈現生機勃勃局面。 面向未來, 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品格, 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 堅持‘全社一盤棋’, 努力開創九三學社各項工作新局面。 ”

身為九三學社北京海澱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支社的一員,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03所(下文簡稱“203所”)的張偉深有感觸, 尤其對於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以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 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有著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 建設創新型國家與發展實體經濟有著必然聯繫。

張偉說, 發展實體經濟重點要發展製造業, 要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 提高製造業的總體水準。 當前, 多種經濟形態正在重新塑造傳統經濟,

全球製造業處於調整的關鍵時期, 新工業革命重新定義製造業, 數位化、智慧化、網路化的製造方式日趨凸顯, 資料成為當前新工業時期的重要資源, 工業互聯網、個性化製造初露頭角, 資訊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成為新時期的重要課題。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黨中央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全域的戰略, 所以, 在發展實體經濟的過程中製造業要把全面創新為主抓手, 努力搶佔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科技要進步, 計量需先行”, 這是老一輩科學家指導新一代青年工作者的金玉良言。 據張偉介紹, 國防計量是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保證了量值傳遞的準確性和統一性,

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創建於1957年11月16日, 是中國最大的空天防禦導彈研製生產單位, 是中國導彈工業的搖籃。 作為重要的技術配套和保障單位, 中國航太科工所屬21家單位共提供66台套單機產品、大量工業基礎件、電子元器件產品及軟體測評服務, 為“準確入軌、精准操控、穩定運行、健康在軌、安全返回”的任務目標提供天地一體化的安全保障支撐, 並為展開我國美麗太空家園畫卷做好了準備。

其中, 航太二院203所是國防科技工業第二計量測試研究中心, 作為國防計量的領軍單位, 以“計量立所, 產品強所”為治所理念, 在計量科學研究中不斷創新, 多個研究成果在國際學科中處於領先地位,

打破多項國外技術性壟斷。

正如九三學社十一大學習中共十九大精神輔導報告會上, 中共十九大報告起草組成員、中共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作輔導報告時說的, 九三學社科技特色突出, 應在打贏“三大攻堅戰”方面貢獻才智、積極作為。對此,張偉認為,203所時刻爭創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把計量學科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在北斗產業應用、智慧城市建設、反恐安全等領域形成了以原子鐘、智慧管網、毫米波人體安檢門為代表的多種產業化產品,後續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優化產業結構,緊跟航太科工轉型升級步伐,助力“中國製造2025”,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努力奮鬥。(中國西藏網 文/王茜)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應在打贏“三大攻堅戰”方面貢獻才智、積極作為。對此,張偉認為,203所時刻爭創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把計量學科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在北斗產業應用、智慧城市建設、反恐安全等領域形成了以原子鐘、智慧管網、毫米波人體安檢門為代表的多種產業化產品,後續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優化產業結構,緊跟航太科工轉型升級步伐,助力“中國製造2025”,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努力奮鬥。(中國西藏網 文/王茜)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