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北極天氣變暖!北極熊靠撿人類垃圾為生,讓人心酸!

說起來您肯定不信!華東地區, 特別是江蘇等地遭遇了暴雪, 局部大暴雪, 並且即將迎來27日的第二場暴雪。 兩場降雪如此粗暴, 如此持久, 原因竟然是——太暖和了!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天在大暴雪中蹣跚的您, 與早就在阿拉斯加開始翻垃圾吃的北極熊, 與在加拿大北部掙扎求生的北極狐——都是同一種氣候現象的受害者!

你和北極的距離 僅僅隔著這場暴雪

(全國大範圍遭遇雨雪天氣,

越接近黑色的地區, 降雪越猛)

為什麼這輪降雪持續時間那麼長?為什麼暴雪會持續幾天?為什麼降雪量那麼讓人心跳?

這張圖就是答案!

北面, 是氣勢洶洶的“北極渦旋”, 南面是蓄勢待發的“南支槽”。

通俗地說, “北極渦旋”帶著冷空氣, 從北面洶湧南下,

“南直槽”引導著暖濕氣流, 源源不斷從南方向北輸送。

就在我國的中東部, 這兩股勢力強強對撞, 冷暖氣流交匯——溫度合適、水汽充沛, 自然要引發一場大範圍長時間的強降雪和低溫天氣。

與普通冷空氣南下引發的降雪不同, 這次的後臺大Boss不同, 它就是“北極渦旋”。

北極渦旋簡稱極渦。 它常年存在, 中心位置在北極附近。 它就像一個巨大的鍋蓋, 把冷空氣壓在地球的頂端, 讓北半球不至於冬天那麼寒冷。

(北極渦旋南下示意圖)

然而一旦北極渦流南下, 就直接把北冰洋上空冰冷的空氣, 出口到南方——這場冷空氣算得上是進口“北極海鮮”哦!

沒想到吧?

富裕起來的中國人, 剛剛開始憧憬極地風光。 “北極”, 卻自己找上門來了!

北極渦旋愛溜達

有意思的是, 到了冬季, 極渦的中心卻很少位於北極的正上方。 就像呼啦圈一樣, 有時偏向東半球, 有時偏向西半球。

作為冷酷到底的大Boss, 極渦中心偏到哪邊, 哪邊就是冰凍三尺強風暴雪, 直接決定了北半球冷暖分佈。

北美、歐洲、含中國在內的東亞, 極渦點到哪裡, 哪裡就會遭遇強勁的寒潮、暴風雪。

當然, 偶爾冷渦還會一分為二, 一半到北美周遊, 一半則是去歐亞環遊, 東西方風雪均沾, 同此寒涼。

極渦南下 禍水南下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升溫, 特別是夏秋季節高於常年的氣溫, 影響了高緯度地區海洋的溫度,也就是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等海域溫度升高,進而通過水汽交換,影響到極地附近大氣溫度,大氣環流因此受到擾動,經常會把北極渦旋往南擠壓。

冬季,北極渦旋一旦找到缺口,裡面蘊藏的極地冷空氣就會像……

就像瀑布那樣,滾滾南下……

(左圖為正常的北極渦旋(藍色部分),右圖為北極渦旋南下)

北極渦旋南下,或者說“極渦南下”, 猶如一部部災難大片:

以上照片,可不是災難片的劇照, 這是近幾年來,極渦南下,深入北美大陸,帶來的罕見極寒天氣。

就在本月(2018年1月)初,美國再次遭遇極渦南下,所到之處,機場鐵路航運癱瘓,停工停課,城市運轉幾乎停滯,據統計東部沿海地區有1億多人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而本月中下旬,極渦開始光顧東亞地區:

俄羅斯西伯利亞出現-50℃的低溫,

我國東北也遭遇極寒。哈爾濱出現-34.6℃,差點刷新冬季低溫記錄。

內蒙古東北部的金河、伊圖裡河分別降到-49.8℃、-49.6℃,也已逼近我國的低溫極限。

這兩張照片,是不是像照鏡子?

上一張,是1月份的中國煙臺,

下一張,是1月初的美國芝加哥,

極渦南下,海湖成冰,環球同此極寒!

全球變暖 極渦南下或更頻繁

科學記錄資料表明,近10年間,北極氣候變暖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兩倍;與二三十年前相比,北極永久凍土層溫度升高約2℃;過去30年間,夏季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減少了一半;過去50年間,冰雪覆蓋面積卻減少了20%……

這直接導致了北極生態圈的惡化。

北極魚蝦是受害者。溫度升高,環境不再宜居,不是成批死亡就是被迫遷徙

北極海豹是受害者。冰蓋萎縮,海豹無立錐之地,無法棲息和哺育後代,加上魚類遷徙,食物來源減少,只好另尋出路……

(愛爾蘭海岸居然出現了北極海豹)

北極熊是受害者。冰蓋萎縮,“食物們”都在遷徙,何以果腹?只好潛入人類聚居區翻垃圾。

北極狐是受害者。冰原不斷向北退卻收縮,溫帶的紅狐狸可以進入北極圈搶奪地盤,狐狐相爭,從此同類不同命。

當然,我們自己也是受害者。北極的升溫,意味著北極渦流,會更加頻繁地南下,今後的冬天,要麼不下雪,要下雪就是一場場暴雪、大暴雪。低溫冰凍,都會相伴相生。

暴雪總會結束,除了清掃積雪,恢復日常生活,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影響了高緯度地區海洋的溫度,也就是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等海域溫度升高,進而通過水汽交換,影響到極地附近大氣溫度,大氣環流因此受到擾動,經常會把北極渦旋往南擠壓。

冬季,北極渦旋一旦找到缺口,裡面蘊藏的極地冷空氣就會像……

就像瀑布那樣,滾滾南下……

(左圖為正常的北極渦旋(藍色部分),右圖為北極渦旋南下)

北極渦旋南下,或者說“極渦南下”, 猶如一部部災難大片:

以上照片,可不是災難片的劇照, 這是近幾年來,極渦南下,深入北美大陸,帶來的罕見極寒天氣。

就在本月(2018年1月)初,美國再次遭遇極渦南下,所到之處,機場鐵路航運癱瘓,停工停課,城市運轉幾乎停滯,據統計東部沿海地區有1億多人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而本月中下旬,極渦開始光顧東亞地區:

俄羅斯西伯利亞出現-50℃的低溫,

我國東北也遭遇極寒。哈爾濱出現-34.6℃,差點刷新冬季低溫記錄。

內蒙古東北部的金河、伊圖裡河分別降到-49.8℃、-49.6℃,也已逼近我國的低溫極限。

這兩張照片,是不是像照鏡子?

上一張,是1月份的中國煙臺,

下一張,是1月初的美國芝加哥,

極渦南下,海湖成冰,環球同此極寒!

全球變暖 極渦南下或更頻繁

科學記錄資料表明,近10年間,北極氣候變暖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兩倍;與二三十年前相比,北極永久凍土層溫度升高約2℃;過去30年間,夏季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減少了一半;過去50年間,冰雪覆蓋面積卻減少了20%……

這直接導致了北極生態圈的惡化。

北極魚蝦是受害者。溫度升高,環境不再宜居,不是成批死亡就是被迫遷徙

北極海豹是受害者。冰蓋萎縮,海豹無立錐之地,無法棲息和哺育後代,加上魚類遷徙,食物來源減少,只好另尋出路……

(愛爾蘭海岸居然出現了北極海豹)

北極熊是受害者。冰蓋萎縮,“食物們”都在遷徙,何以果腹?只好潛入人類聚居區翻垃圾。

北極狐是受害者。冰原不斷向北退卻收縮,溫帶的紅狐狸可以進入北極圈搶奪地盤,狐狐相爭,從此同類不同命。

當然,我們自己也是受害者。北極的升溫,意味著北極渦流,會更加頻繁地南下,今後的冬天,要麼不下雪,要下雪就是一場場暴雪、大暴雪。低溫冰凍,都會相伴相生。

暴雪總會結束,除了清掃積雪,恢復日常生活,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