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確定了!良渚遺址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但你瞭解這裡嗎?

經國務院審批, 1月26日,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距離“良渚”兩字首次出現在考古領域, 已經過去了80多年。 80年前, “良渚”如何從一個小鎮的地名成為遺址名稱乃至史前文化的一個類型?

古城發現

良渚古城的發現, 揭開了一個4000年前古文明的神秘面紗。 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 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 堪稱“中華第一城”, 據稱其意義不亞於殷墟的發現。

良渚文化挖掘現場

良渚古城遺址(西元前3300-2300)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 它以規模宏大的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 以及具有信仰與制度象徵的系列玉器, 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國家。

良渚古城平面示意圖。 良渚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 正南北方向。 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 圖中外側的黃線是考古學家描繪出的古城牆範圍。

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良渚文化重要意義

習近平深刻認識到挖掘、保護良渚文化的意義, 深刻認識到其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價值。 他指出:“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

習近平的高瞻遠矚也被考古成果所證明。 2007年, 良渚發現古城遺址, 2009年後, 良渚古城週邊大型水壩遺址陸續出土。 考古學家還發現, 大約距今5000年前, 良渚先民就開始使用文字, 這些刻畫符號將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良渚遺址為中華五千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北段城牆是出土的城牆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殘高約4米。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郭師傅正在測量北城牆中的一段。 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良渚古城西城牆

2015年, 考古專家確認, 良渚古城週邊存在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龐大水利系統, 控制範圍達100平方公里, 距今已有5000餘年, 將中國大型水利遺跡的年代幾乎提前了一倍。

良渚文化同殷墟文化、河姆渡文化一樣, 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深厚的感情。 守護住歷史, 就是守護住了文脈, 守護住了民族的根和魂。 同樣, 也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2017年9月1日, 全國各地迎來開學季, 約1400萬初一學生拿到了新版《中國歷史》教科書。 翻開《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介紹,裡面除了文字講述的各類遺存、遺址,還選登了四張照片,分別是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鉞、刻符罐和玉琮。通過課本就能瞭解良渚文化對於中國歷史的深遠意義,知曉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造型是內圓(孔)外方,是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典型禮器。據考古學家介紹,玉琮是當時的巫師用來祭天禮地的器物。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考古學家發現在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許多器皿上(良渚時期玉琮、玉鉞)都刻有神人獸面紋,推測其有圖騰之意。它被認為是連接當時社會的紐帶。(良渚博物院提供)

良渚瑤山遺址三叉形器。

刻符玉璧。

申遺文本(預審文本)。

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實證距今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補《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獨特的見證。

良渚古城遺址將以符合《實施<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中確定的世界遺產標準第三、四條,並具有較高的完整性、真實性,保護管理整體狀況良好,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最終申遺範圍為“良渚古城+瑤山遺址+11條水壩”。本次申遺的最終結果,將在2019年7月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公佈。

翻開《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介紹,裡面除了文字講述的各類遺存、遺址,還選登了四張照片,分別是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鉞、刻符罐和玉琮。通過課本就能瞭解良渚文化對於中國歷史的深遠意義,知曉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造型是內圓(孔)外方,是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典型禮器。據考古學家介紹,玉琮是當時的巫師用來祭天禮地的器物。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考古學家發現在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許多器皿上(良渚時期玉琮、玉鉞)都刻有神人獸面紋,推測其有圖騰之意。它被認為是連接當時社會的紐帶。(良渚博物院提供)

良渚瑤山遺址三叉形器。

刻符玉璧。

申遺文本(預審文本)。

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實證距今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補《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獨特的見證。

良渚古城遺址將以符合《實施<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中確定的世界遺產標準第三、四條,並具有較高的完整性、真實性,保護管理整體狀況良好,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最終申遺範圍為“良渚古城+瑤山遺址+11條水壩”。本次申遺的最終結果,將在2019年7月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公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