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瞭解目標魚的生活習性,想有漁獲非常困難

釣魚就好比打仗, 戰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盡可能詳細地瞭解作戰地點和敵人的資訊, 才能在戰爭中取得好成績。 同理, 在野釣前, 我們需要知道魚的生活習性, 這樣才能更好的配製魚餌、選擇釣具。

一、生理特徵

水中的魚種類非常多, 長相各有不同, 但絕大多數魚都是靠魚鰓呼吸的脊椎動物, 體溫不恒定。 它們依靠內耳和側線分辨水中的不同動靜, 尤其對水中的低頻聲音敏感, 同事還幫助它們辨別方位!魚線在魚的身體兩側, 魚群主要依靠它們感受周邊的震動、形態跟氣味。 無論是野釣、台釣還是競技釣, 釣友的魚餌入水後, 魚群身體兩側的魚線都能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釣友, 尤其是新手需要懂的第一點魚的生活習性就是這個。

魚生活在水中時, 它們發出的信號比較少且簡單, 多是生活所需的恐懼、吃食、交尾等信號。 所以, 野釣的時候, 特別是拋誘餌窩料的時候,

釣友不要發出很大動靜, 不然就會驚擾釣點中的它們, 這也是釣友們要牢記的魚的生活習性之一。

二、攝食特徵

魚的進食方式是由它們的身體構造決定的。 野生水域的魚往往屬於很多不同魚種, 由於身體構造的差距, 有的魚長有利齒, 有的魚沒有牙齒, 有些魚的牙齒長在咽部, 它們的進食方式大不一樣。 常見的進食方式主要有濾食、捕食和咽部咬嚼這幾種。

1.濾食

濾食是魚的一種常見的吃食方式, 具體表現為魚在進食的時候, 不會將食物直接吞進去再咀嚼, 要不像鳥類直接用嘴啄食, 它們是將嘴巴張開去吸食魚餌。 等它們發現食物後, 它們張開魚鰓, 然後借助嘴巴的力量將其流進嘴中。 當食物進入嘴巴後,

它們身體處於平衡狀態, 意識到嘴中有魚鉤的時候, 它們便輕輕抬頭以減少痛感, 並想趁機吐餌脫鉤。 此時, 釣點上的浮漂就由垂直變的傾斜或者向上頂, 釣友這時候可以提竿遛魚。

2.捕食

捕食是三種進食方式中最兇猛的一種。 捕食的行為主要是一些長有鋒利牙齒的魚種的攝食方式, 比如鱤魚、鱖魚、狗魚、白鯧跟烏鱧等等。 它們尋找食物的時候一般躲在隱秘的地方, 直到發現食物, 它們會長大嘴巴去吞食。 釣這些魚的時候, 釣友一定要找准釣點。

3. 咽部咬嚼

與一般所以為的不同, 青魚、黃顙魚是有牙齒的, 雖然不像其他肉食性魚種那麼鋒利, 但卻足以將硬殼類的釣餌嚼碎。 釣青魚常用的釣餌有螺螄、蚌、蜆等有殼的小動物。

這類魚在吃食物的時候, 先將嘴巴張大, 然後將食物跟水一起吞下, 然後把水從鰓過濾出來, 最後留下了食物。 所以, 釣友在釣青魚的時候要根據這種魚的生活習性下餌。

大家應該都明白,魚群的種類不一樣,它們活動的水域也大不相同。 比方說,鰱魚、鮊魚、鱅魚, 它們常常在水的上層尋找食物, 草魚、鯿魚多在中層;鯽魚、鯉魚、青魚多大底層找食, 大家在釣青魚、草魚、鯽魚等魚種的時候要找好水層, 不然會沒有收穫。 可見, 魚的生活習性也決定了釣友們作釣的方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