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閑說」好東西千萬別急著賣,賣者賺小錢 藏者發大財!

點擊上方閑說收藏, 一個專注收藏資訊, 提供收藏諮詢服務的公眾平臺!

小編說

收藏是一項高雅的文化話動, 毋庸諱言, 它又屬藝術品上的一種投資行為。 翻翻各家拍賣圖錄可發現, 許多拍品讓人眼熟。 這些古瓷, 不是異地間的拍來拍去, 便是數年或數十年投資的索回。 由此說明“古董不傳三代”, 不僅僅因為世事難料、人生苦短, 不僅僅因為個人的志向, 不時要越遷、不時會有新的定位, 還因為收藏者對生活的追求或者是繼承人對古瓷認知的程度, 都可能出現不可預見的逆轉。

所以, 即便一些珍品今天被收藏者秘藏, 很難確保若干年以後不被用來換成鈔票, 甚至被其後代當作普通品賤賣出去。 於是, 在以往的二、三十年裡, 許多收藏愛好者至江浙一帶的中小城市淘古董或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古玩市場撿漏, 每每會有值得炫耀的收穫。

近十年來, 國內的貨源越來越少, 一些行家與藏家經常光顧歐洲一些古玩店, 並不時買回以前被搜括去的中國古董, 還有的則通過流覽海外的拍賣網站, 從網上或直接沖到當地拍場“拾漏”、頗多成果, 他們循著的亦正是這條思路。 因而, 收藏活動永遠會撲朔迷離, 永遠有演繹不完的故事。

成化鬥彩雞缸杯

仇炎之于50年代初, 以1000元價格從香港同行手中購得成化鬥彩雞缸杯一事, 時至今日仍被收藏界視為“撿漏”的範例。 筆者從中看到的卻屬另一面:收藏不分先後, 關鍵看藏品的品質, 以及收藏者的綜合實力。

1980年, 該件雞缸杯在蘇富比拍賣行的易主價為480萬港幣。 1999年時, 同樣在蘇富比, 此杯成交價已高達2917萬港幣。 仇炎之慧眼識寶, 不愧為贏家。 可第三位得主, 扣除投資的本金, 19年增值2437萬港帀, 當屬大贏家。

扼腕的是第一位賣主, 他的所作所為似乎在印證古董業上一句俗話:“賣者不發財, 藏者可發財”, 並讓人們由此懂得, 精品的收藏, 比起即時的買進賣出, 甚至比起驚心動魄的“捉漏”,

更具爆發力。

中國藝術品的交易, 大踏步跨入了“億元時代”, 速度之快, 出乎人意料。 成交價過億的藝術品, 僅去年(2017)年就達40多件。 這些讓人驚心動魄的成交價, 較早些年, 形成極大反差。

齊白石16條屏

比如2017年12月17日保利12周年拍賣, 8.1億元落槌, 加上傭金天價成交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新中國成立後, 此《十二條屏》由國民黨上將黃琪翔的夫人郭秀儀以4.5萬新幣購藏。

乾隆粉彩鏤空花果紋(內心繪青花纏枝花卉)六方套瓶

現為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2000年蘇富比春拍時被北京市文物公司秦公先生以198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800萬元)價格拿下的“乾隆粉彩鏤空花果紋(內心繪青花纏枝花卉)六方套瓶”, 無論是造型還是紋樣,絕不遜於倫敦拍場之物。

顯而易見的還有,此件高40.6釐米的六方套瓶(亦稱“六角套瓶”),就其工藝難度和製作難度而言,亦在圓瓶之上,堪為稀世珍寶。它的市場價格,理所當然要超過乾隆粉彩鏤空開光青花魚紋套瓶。就是說,10年間,以1980萬港元拍得的六角套瓶,目前至少已增值30倍以上。

中國古陶瓷進入國際藝術品市場較早,與歐洲油畫、珠寶鑽石並稱世界藝術品中的三大寵兒。美國國家畫廊負責人布朗經過多年調查後公佈:中國古陶瓷精品的回報率為40%,遠遠高於回報率25%的股票和15%的珠寶鑽石。

不過,能獲高回報率的通常屬一些精品,尤其是一些堪稱國寶級的珍品。

說明:內容僅供參考

閱讀是種品味 分享是種美德

無論是造型還是紋樣,絕不遜於倫敦拍場之物。

顯而易見的還有,此件高40.6釐米的六方套瓶(亦稱“六角套瓶”),就其工藝難度和製作難度而言,亦在圓瓶之上,堪為稀世珍寶。它的市場價格,理所當然要超過乾隆粉彩鏤空開光青花魚紋套瓶。就是說,10年間,以1980萬港元拍得的六角套瓶,目前至少已增值30倍以上。

中國古陶瓷進入國際藝術品市場較早,與歐洲油畫、珠寶鑽石並稱世界藝術品中的三大寵兒。美國國家畫廊負責人布朗經過多年調查後公佈:中國古陶瓷精品的回報率為40%,遠遠高於回報率25%的股票和15%的珠寶鑽石。

不過,能獲高回報率的通常屬一些精品,尤其是一些堪稱國寶級的珍品。

說明:內容僅供參考

閱讀是種品味 分享是種美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