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任春秀傳承土布絕活:經緯一線 織造時光

【絕活看點】

傳承即將失傳的丁村土布製造工藝72道工序, 創建手工織布農家作坊, 讓傳統技藝綻放新活力。

兩隻腳在織布機四個踏板上飛快地踩,

伴隨著腳“上下起舞”, 手不斷地來回遞梭子。 經線形成布的“底板”, 緯線形成花紋圖案。 一踩一抬, 一上一下, 配合手上的梭子來回穿梭, 花紋就織進去了。 都說“歲月如梭”, 對“狗妮土布館”的任春秀(見上圖)而言, 時光就是手裡的那把梭子和腳底下的踏板。 一踩、一穿, 日子伴著噠噠的節奏聲, 數百條剪不斷、理還亂的線, 緊密有序地排列成一整塊精美的土布。

正午, 在山西省臨汾市的丁村。 “狗妮土布館”裡, 任春秀正拿著筆劃衣服樣式, 看到來人了, 她呵呵一笑, 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丁村土布, 又叫老粗布、手織布, 是襄汾縣丁村村民傳承沿用的一種純棉紡織品, 有著幾千年的生產歷史。 土布工藝的流程, 往細了說, 軋花、彈花、整棉絮條、紡線、打線、染線、落線、整花型、織布……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

大大小小72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將棉花紡成白線, 就是個高難度的活。 沒搓過的棉花要進行條狀化處理, 方便下一步紡織。 任春秀拿起高粱稈, 在一米見方的木桌上比劃起來, “別小看這稈, 用好了, ‘蓬蓬頭’立馬變身‘軟服帖’。 ”只見她將一卷棉花撕下一尺長, 將高粱稈裹住, 像“擀麵條”一樣, 來回碾壓。 如此往復, “寸勁很重要, 雙手發力要均勻。 拿這個稈搓出來, 很費工夫, 但這是紡棉花的必要步驟。 經過這樣處理的棉花紋理會更加清晰。 ”接著, 任春秀坐在小板凳上, 將棉花紡車固定好。 左手拿著棉花條, 從中扯出一根線頭連接到轉輪上, 右手握住把手來回搖, 棉花條就進一步分離成一根根細線。

有了線以後, 進入織布環節。 “我們這行有句話——‘描龍繡鳳不算巧, 紡花織布挪糧草’。 ”任春秀坐上織布機, 邊手腳並用地織起布來邊說, “出錯一腳就得拆了重做。 像‘挪糧草’一樣, 可就太費勁了。 ”耗時費力不說, 光這織布機上的手腳配合, 就需要“小腦足夠發達”。 任春秀哈哈一笑:“熟能生巧, 這活幹得多了, 自然就熟練了。 ”

仔細看的話, 土布製成品上的花紋還是有粗細之別, 顏色也有深淺之分。 “確實, 這就是手工布藝。 要是絕對地均勻、一致, 那是機器生產出來的。 機器生產效率高, 花樣多。 ”任春秀大方地認可機器織造:“但手工織出來的土布用著更舒服, 雖然現在‘小眾’, 但上了年紀的人, 還是願意來我這裡,

定做這麼一件土布衣服。 ”

任春秀的“狗妮土布館”裡, 夏天穿的上衣, 價格在280元左右。 她說, 做這麼一件衣裳, 幾個工人流程配合好, 也得一天時間才能織出來, 這個價格其實不算貴。

去年, 她把丁村這條街上的6家門面盤了下來, 有的用作加工車間, 有的用來展示成品, 一年租金2萬多。 “刨掉成本, 其實落不下幾個錢。 但我喜歡這個東西, 我想組織村裡的婦女們都參與到這裡來, 掙多掙少先不說, 得讓這個技術流傳下去。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