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與你我有關!交通、食品……委員們發出了哪些好聲音?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看看委員怎麼說

在每年的政協全會上

政協委員們帶著群眾的呼聲和訴求

從四面八方彙聚到一起

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以及民生熱點話題獻計獻策

今天, 跟著小編繼續來聽一聽

委員們發出的“好聲音”

徐振凱委員

完善科研成果轉移機制, 建立專業運營團隊

✪ 日前, 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南京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方方面面引起強烈反響。 市兩會上, 市政協委員徐振凱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他和政協委員周雯聯合帶來一份關於加快建設創新名城、深入推進“兩落地一融合”的提案。

徐振凱說, 與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區相比, 南京具有一定的科技人才儲備資源的優勢, 但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存在轉化難、轉化少、轉化後存活率低的問題,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化專案的迫切性不高、科研成果與公司化運作下的產業落地之間存在銜接上的不足。

他建議, 首先要完善科研成果轉移機制, 充分調動校地雙方的參與度。 以往, 政府與高校之間多次組織、論證、發起過產學研方面的合作。 校方對科研成果轉化具有一定的積極性,

但高校科研團隊在獲得專案經費成功結題後, 對於公司化落地成產品的積極性有限, 主要原因在於個人精力有限、無自主創業的迫切性、對成果轉化為產品後面臨的企業管理及市場運營無相關經驗。 所以, 應建立科研成果轉移機制, 充分調動校地雙方的參與度並對各自的資源供給加以監督和考核。

其次, 補足創新型研發機構的專業化運營團隊短板。 科研成果、政府及其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社會監管力量, 包括媒體、消費者、協力廠商認證和檢測機構、行業協會、專家及非政府組織等。 ”鄭雪平說, 社會共治強調的是強化社會各主體的責任意識, 通過相互協調的方式來消除食品安全風險, 共同監管食品安全。

他認為可以從五方面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一是建立誠信體系, 通過資訊化手段, 建立食品生產經營戶資訊信用庫, 落實分類分級;建立食品安全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制度。

二是落實監管責任, 打造透明放心菜場、透明安全餐飲後場、食品安全工作站。

三是暢通監督管道, 實行有獎舉報制度、加強輿論監督引導。

四是多方擔責, 注重培養協力廠商監督機構, 扶持行業協會發展。

五是強化科普宣教, 重視基層科普工作站建設, 讓更多青少年和市民群眾參與共治。

史進委員

重塑傳統節慶, 展現南京文化新風貌

✪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 在歲月長河的沉澱中, 形成了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民風、民俗、節俗, 為南京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1月20日, 市政協委員史進接受採訪時建議, 以南京傳統節俗文化為魂, 將活態化的節俗活動、民俗表演與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小鎮建設有機結合, 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文化內涵, 展現古都南京的文化新風貌。

去年,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提出要“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

元宵燈會、清明踏青、中秋慶團圓、重陽登高等傳統節慶活動,都與南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史進表示,如果能在這些節慶習俗中融入新時代的城市文化特質,不僅能夠增強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還可以通過與特色小鎮的融合,促進特色文化旅遊繁榮。

在史進看來,振興、重塑傳統節慶,首先要對傳統節日和民風民俗進行深入研究和系統整理,深度挖掘歷史內涵與文化價值,發揮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尤其要借鑒館校合作經驗,推動國學、戲曲、書法、繪畫進校園,通過課本、活動、參觀、講座宣介中華傳統文明,在新一代南京人的心中埋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史進在調研中發現,我市正在建設的不少特色小鎮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地或聚集地。他建議以特色小鎮建設為依託,引入傳統節俗文化所承載的活態化非遺展示,打造原生態的文化傳承中心,提升特色小鎮的文化內涵和旅遊價值。

議政金陵

政治協商

民主監督

參政議政

提出要“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

元宵燈會、清明踏青、中秋慶團圓、重陽登高等傳統節慶活動,都與南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史進表示,如果能在這些節慶習俗中融入新時代的城市文化特質,不僅能夠增強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還可以通過與特色小鎮的融合,促進特色文化旅遊繁榮。

在史進看來,振興、重塑傳統節慶,首先要對傳統節日和民風民俗進行深入研究和系統整理,深度挖掘歷史內涵與文化價值,發揮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尤其要借鑒館校合作經驗,推動國學、戲曲、書法、繪畫進校園,通過課本、活動、參觀、講座宣介中華傳統文明,在新一代南京人的心中埋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史進在調研中發現,我市正在建設的不少特色小鎮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地或聚集地。他建議以特色小鎮建設為依託,引入傳統節俗文化所承載的活態化非遺展示,打造原生態的文化傳承中心,提升特色小鎮的文化內涵和旅遊價值。

議政金陵

政治協商

民主監督

參政議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