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小船扛大炮”已過時:中國戰艦必須具備“奢華”空間

驅逐艦和護衛艦是兩種發展起步較早的水面作戰艦艇, 在二戰結束前由於火炮還是水面作戰的主力, 因此噸位有限的驅護艦在一個國家海軍中還只能擔任一些輔助性質的任務, 而隨著二戰的結束導彈技術的突飛猛進, 至今為止, 驅護艦已經成為水面作戰的絕對主力, 且大型化趨勢非常明顯。 現今的驅護艦除了擔負海上作戰的任務以外, 由於遠端對地武器的應用, 其對地遠端打擊能力也非常強悍。 作為絕對的主力水面作戰艦艇, 驅護艦在設計之時對武器裝備的數量要求一直比較嚴格,

在寸土寸金的艦船之上, 除了作戰相關的武器相關系統之外就剩下艦船操作人員的空間, 而隨著現代戰爭形式和世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上升, 筆者認為, 在大型驅護艦之上有必要設計額外的載員空間。

在我國的055型新一代驅逐艦下水之前,

中國驅護艦的噸位都比較有限, 其噸位水準滿足作戰需求都捉襟見肘, 額外設置載員空間是不現實的。 而隨著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水面作戰驅護艦的設計噸位越來越大, 額外設計載員空間就有了現實的基礎。 驅護艦是用於作戰的水面艦艇, 艦體空間本就有限, 為何還要額外浪費寶貴的空間?筆者認為, 這種額外的設計絕不是浪費空間。

首先來說, 作為一個世界大國, 中國軍隊海外執行任務的需求是會越來越多的, 而這些任務很多時候都是不能公開、大規模進行的。 因此, 隨著我軍驅護艦船隱身能力的提高, 其在執行特種作戰人員運輸方面的潛力也是非常大的。 且相比於常規的帶有較大載員空間的兩栖艦船, 驅護艦的航速更快, 且隨著我軍驅護艦在遠洋的存在越來越廣泛, 只要有需求, 驅護艦船就可以就近趕赴目的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 數量有限的特種作戰人員就必須搭載於驅護艦之上, 為了他們更好的執行任務, 在驅護艦之上額外預留設計載員空間就變得很有價值。

在現下的國際環境裡, 大規模的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 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以我國海軍為例, 在短短的近幾年的時間裡就已經緊急進行過多次成功的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而且這樣的任務需求在未來不但不會減少,

反而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 這樣的現實需求就決定了中國相關驅護艦船在必要時應該具有額外搭載非戰鬥人員的能力, 雖然說這樣的任務需求並不是驅護艦船的主要任務, 但是卻是未來重要的任務形式之一。 同時, 相比於在執行類似任務中, 我軍艦船人員發揚風格把艙室讓給平民使用, 額外的預留設計還是有必要的。

在戰爭中這樣的額外預留設計也非常有價值。 從美軍和英軍分別在二戰和馬島海戰中的經驗來看, 擁有較強的海上救援能力的一方在戰爭中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單單是其對參戰士兵的心理支撐就是一筆很大的優勢。 而驅護艦船在戰爭中是勢必要承擔一些救援任務, 對於在心理上受傷很深的被救助人員來說,一個舒適的環境就是任何藥物和心理輔導都無法比擬的靈丹妙藥。因此,在筆者看來,在大型驅護艦船之上預留設計額外的載員空間看似浪費,實則是戰力倍增器,很有必要。(利刃/草原狼軍團)

對於在心理上受傷很深的被救助人員來說,一個舒適的環境就是任何藥物和心理輔導都無法比擬的靈丹妙藥。因此,在筆者看來,在大型驅護艦船之上預留設計額外的載員空間看似浪費,實則是戰力倍增器,很有必要。(利刃/草原狼軍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