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典贊・2017科普中國“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揭曉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 今天下午, “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主辦, 人民網承辦, 活動現場揭曉了“2017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

食品健康領域向來是流言傳播的“重災區”, 在2017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中, 除“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以外, 其他流言均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在食品、醫學兩個領域肆虐:紫菜是塑膠做的、肉鬆是棉花做的、多吃主食死得快, 滴血能“測癌”……2017年, 科普工作者及時、有效地對這些流言進行闢謠, 形成科學權威結論, 並通過各個平臺廣泛傳播。

流言1.紫菜是黑色塑膠袋做的

闢謠:僅憑“撕不斷、嚼不碎、有腥臭味”幾個特點就得出紫菜是“廢棄黑塑膠袋做的”非常武斷, 並不可信。 紫菜自身富含膠類等多糖物質、浸泡水溫不夠或者時間較短、偏後收割等原因, 都可能導致紫菜“撕不斷、嚼不碎”。

流言2.肉鬆是棉花做的

闢謠:《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社微信公號“C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管”刊文稱:肉鬆的本質是肌肉纖維, 入口即化。 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 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 雖然看上去很鬆軟, 但嚼不爛, 也就是說:真用棉花冒充肉鬆, 一吃就會被識破。

流言3.微波爐加熱食物致癌

闢謠:微波爐是通過其產生的輻射電子形成有序的空間電子流, 用磁場穿過電子流產生控制作用,

在磁場控制和給定的幾何環境下產生電子流的交變, 再通過波導管使交變電子流進入食品加工區域。 交變電子流會激發極化食物中的水分子產生交變運動從而發熱, 水再將產生的熱傳遞給食物, 將其燒熟。 所以, 微波爐主要作用的是食物中的水分子, 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

流言4.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衍生出一個結論:多吃主食死得快

闢謠:中國營養界專家分析後表示, 英國的這項研究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 這篇文獻採用的應為中國30年前的資料。 第二, 文章沒有說明是什麼種類的碳水化合物, 不同種類碳水化合物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第三, 研究中入組人群的健康狀況也存疑。

流言5.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闢謠:事實上, 所有探月任務都沒有在月球背面發現外星人的基地, 也沒有發現任何人工建築物或人為活動的痕跡, 月球背面看起來只是一片保存了40億年之久的荒涼大陸。

流言6.長期喝豆漿會致乳腺癌

闢謠:豆漿等天然大豆食物含雌激素, 但其所含的是植物類雌激素大豆異黃酮, 含量有限, 人體能吸收的量也很少, 沒有害處。 但如果是乳腺癌患者, 就不要食用含植物雌激素的食品, 因為這可能會進一步擾亂人體的雌激素平衡, 加重病情。

流言7.同時吃螃蟹和柿子會中毒

闢謠:事實上, 在實驗室裡, 維生素C有可能使五價砷轉變為毒性很強的三價砷, 但在飲食上不容易, 除非同時吃幾公斤被嚴重砷污染的螃蟹和5斤以上柿子,

這才有中毒的可能性。

流言8.滴血能“測癌”

闢謠:實際上, 滴血“測癌”面對的更多是患癌人群, 可輔助醫生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滴血目前並不能直接檢測出癌症。

流言9.“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

闢謠:骨髓捐獻在廣義上被稱作“骨髓或血液幹細胞捐獻”。 獲取造血幹細胞的方式目前有兩種:第一種是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 第二種是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在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中, 捐獻者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適, 但並不會危害捐獻者的健康。

流言10.打疫苗會破壞免疫系統

闢謠:事實上, 接種疫苗是世界公認的、最有效和最具有性價比的疾病預防策略, 公眾對於疫苗的正確認識是保持高水準疫苗接種率的重要前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