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重慶兩會」重慶如何高品質發展?答案在這!

重慶如何高品質發展

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近日重慶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的

首場專題記者會

給你答案!

近日, 重慶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首場專題記者會在人民大廈新聞發佈廳舉行,

市人大代表、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 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 市科委副主任梁震, 圍繞如何推動重慶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

關於推動重慶高品質發展

代表們這樣說

☟☟☟

一要“轉變”二要“優化”三要“抓關鍵”

市人大代表、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

湯宗偉說: “推動高品質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根本要求, 更是兩江新區內生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 兩江新區正迎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快速增長、新經濟加速成長的良好局面。 ”

湯宗偉認為,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一要“轉變”, 二要“優化”, 三要“抓關鍵”:

轉變

轉變包括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變、產品結構轉變、經濟效益轉變和生態環境轉變。

優化

優化是指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方面的優化。

抓關鍵

要抓住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准入、高水準製造這四個關鍵。

談及未來, 湯宗偉表示, 兩江新區將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打造智慧城市的需要, 聚焦汽車、裝備、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智慧應用, 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引進提升。

在湯宗偉看來, 智慧領域基礎材料和大資料、物聯網等新技術融合, 是智慧產業體系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有了它們, 才能更好發展智慧產業。

“軟硬”兩手發力推動智慧化發展

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

“以大資料、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畫, 就是我市以大資料和智慧化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路線圖。 ”陳金山表示。

陳金山指出, 大資料、智慧化產業是現今非常重要的發展潮流, 把握住這一潮流, 能夠有力推動我市高品質發展。 可以從抓智慧製造業的軟硬體入手, 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從而推動全產業轉型升級。

陳金山說, 重慶現有規模龐大的傳統產業, 產業門類較全, 但眾多企業生產技術水準、生產裝備水準、生產管理水準跟高品質發展有較大差距。 這些產業如何改造升級,如何提升傳統製造業發展品質和水準,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隨著智慧製造的發展,智慧化裝備市場前景廣闊。”陳金山表示,要想促進產業智慧化發展,就要“抓兩手”:

一手抓硬體發展

⊙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把我市電子終端產業往前段延伸,延長產業鏈。

⊙大力發展汽車電子,充分發揮汽車產能的優勢,順應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的趨勢,推動汽車智慧化發展。

⊙大力發展智慧醫療器械,讓醫療裝備器械與大資料智慧化相融合,順應智慧醫療發展的大潮流。

另一手著重抓軟體發展

“軟體一直是我們發展的短板,只有軟硬體結合,才能發揮更強大的動力。”

強化創新發展的三個關鍵支撐

市科委副主任梁震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通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以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從而推動全市高品質發展。”梁震說。

過去的一年,全市科技創新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創新治理體系,著力強化創新發展的技術、資本、創新生態三個關鍵支撐,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取得較快進展。

201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長19.1%;專利授權量達到3.4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1件,同比增長28%左右;年度培育入庫科技型企業346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83家,均創歷史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25.7%,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4.9%。我市區域創新能力和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8位、西部領先。

那麼,如何強化三個關鍵支撐呢?

☟☟☟

部分素材源自重慶日報

│大家都愛讀│

這些產業如何改造升級,如何提升傳統製造業發展品質和水準,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隨著智慧製造的發展,智慧化裝備市場前景廣闊。”陳金山表示,要想促進產業智慧化發展,就要“抓兩手”:

一手抓硬體發展

⊙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把我市電子終端產業往前段延伸,延長產業鏈。

⊙大力發展汽車電子,充分發揮汽車產能的優勢,順應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的趨勢,推動汽車智慧化發展。

⊙大力發展智慧醫療器械,讓醫療裝備器械與大資料智慧化相融合,順應智慧醫療發展的大潮流。

另一手著重抓軟體發展

“軟體一直是我們發展的短板,只有軟硬體結合,才能發揮更強大的動力。”

強化創新發展的三個關鍵支撐

市科委副主任梁震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通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以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從而推動全市高品質發展。”梁震說。

過去的一年,全市科技創新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創新治理體系,著力強化創新發展的技術、資本、創新生態三個關鍵支撐,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取得較快進展。

201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長19.1%;專利授權量達到3.4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1件,同比增長28%左右;年度培育入庫科技型企業346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83家,均創歷史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25.7%,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4.9%。我市區域創新能力和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8位、西部領先。

那麼,如何強化三個關鍵支撐呢?

☟☟☟

部分素材源自重慶日報

│大家都愛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