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西安奔小康,公交不能拖後腿

1月21號, 《三秦都市報》一篇名為“西安六項指標達到小康社會目標 公共交通和社保參保未達標”的報導估計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 文章開頭提到“黨的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從小康監測指標體系來看, 西安公共交通服務指數93.11%。 第一眼看到這樣的數字的我們一定很自豪, 成績不錯啊!然而, 這樣“高”的成績卻並不達標!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的公交究竟又表現如何?

1

西安公交“公”與“私”的紛爭

咱們先從這最近的一件事情說起。

這件事由一位長期住在太元路的居民在公眾號《陝光燈》發起的一篇帖子引起,

帖子裡文章作者詳細論述了太元路這個奇“奇葩”區域:多頭管理的亂象、公交壟斷的“惡行”等問題。

文章更引起市委書記王永康的重視, 批示相關部門認領問題, 迅速拿出解決方案。 其中交通局, 公交公司經過調研, 確定了“最終方案”。

1月25日, 公交六公司所屬216路在經歷了長達1年半(2016年7月至今)的“艱辛談判”, 終於塵埃落定, 216路改至太元路行駛。

△ 216經停太元路(圖/林今)

同時, 由於703路所屬萬通公司的“阻撓”, 原本打算同樣改走太元路的46路依然走含元路, 並延伸至辛家廟公交樞紐站(至此, 46路走向與16路線路重複路段又增加了一公里)。

換句話說, 萬通公司能夠同意216路進駐太元路, 僅僅是因為216路與703路重複網站較少而已。 於是乎, 我們的西安交通局, 只能是讓703路繼續橫行霸道的佔據太元路, 直到某天收回703路經營權。

究竟是什麼力量能夠左右作為城市公交的管理者——西安市交通局的決策, 究竟是什麼力量可以讓兩條大公交線路, 沿線十幾萬群眾苦等這麼多年。

交通局曾經這樣回復線民對於兩條線路改線太元路:“為了維護行業穩定”, 因此暫緩大公交改線至太元路。

△ 2016年7日, 一老人過馬路被703路公車撞倒(圖/都市快報)

類似萬通公司這樣的民營公交, 曾經在西安公交發展歷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

但時至今日, 在城市交通通行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 民營公交迫于運營成本增加, 人員成本增加, 陸續出現了入不敷出的情況。

從2016年開始, 在西安市交通局協調下, 西安市陸續投入近8000萬元由西安公交總公司陸續回收民營公交線路, 然而至今仍有包括萬通、旅商、平安、經緯、富達等民營公司, 在公交這場姓“公”還姓“私”的鬥爭中, 至今仍難以解決。

△ 每日聚焦也曾報導過長安大公交難進駐

這裡不能不提的還有另一個公司旅商。 旅商, 就是西安旅商旅遊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該公司明面上有4條線路, 但實際卻運行著6條線路。

就是這樣一個公司, 強行壟斷著尚稷路等草灘地區道路資源, 使得該地區成為他們的小世界, 而公交總公司的線路除了既有的238路(原通城公司線路收回)都只能擠在尚苑路。 那麼, 這樣一個公司到底是個怎樣的公司呢?

這是通過互聯網對外公佈的旅商公司被行業主管部門抽查的結果,可以說這樣一個違規的公司還有沒有資格繼續經營下去,值得深思!

在這我還要重複的嘮叨幾句。2017年可以說是西安公交改革步伐逐漸加快的一年,多條民營線路收歸國有,民營資本陸續撤出公交市場。雖然對於公交總公司接手部分民營公交線路後的改線、縮線方案不敢苟同,但我個人對收回民營線路還是舉雙手贊成的。

可讓人想不通的是,就在交通局、公交總公司大力回購民營線路的同時,西安又陸續審批同意了幾個民營公交公司,剛拿下幾座大山,就又被幾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

2

西安公交路在何方,我有話說

民營公交一團糟,那麼我們的西安公交總公司怎麼樣呢?我們先來梳理一下。

據不完全統計,西安公交總公司在完成了對於西長、西高、巴士股份的收購之後,共有約260餘條線路,運營車輛6700餘輛,這其中包含近700個6米小中巴、380輛中轎。

也就是說,通常我們意義上講的大公交(10米級以上(含10米))僅僅只有5700輛左右。

那麼同樣作為西部西三角的成都、重慶是什麼情況呢?請看下麵兩張圖:

截止2017年9月,成都公交集團下屬線路610條,運營車輛10357輛;重慶公交線路607條,車輛8667輛。這樣的數字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西安公交在總量上差距甚大。

西安城市人口過千萬,能稱得上是公車僅僅5700輛左右,剛剛是成都的一半多一點。這樣的車輛數字,怎麼能讓西安市民的出行走的舒適和便捷呢?

所以我要說,西安公交現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車少。這一點,我請西安相關職能部門能夠提高重視程度,2021年西安將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目前西安地鐵第三輪規劃暫未獲得審批的前提下,西安公交的壓力陡然增大,希望在十四運之前給西安公交擴擴軍,提提量——品質的量。

在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於公車輛採購的前提下,我代表廣大人民群眾說兩句。

公交的採購一定要讓公交公司拿出方案,根據具體的線路,要求提出採購需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為了引進汽車產業的某個大項目,而盲目的採購車輛。

3000輛某迪的上路運營,不僅沒有提高西安公交的通行效率,反而因為車型較小,充電時間較長,充電樁配備不足的原因,增加了市民出行的難度,因為這3000輛某迪替換的是相當於4500輛運力的舊車。

成都剛剛在二環環線上投運了最新的18米級純電動客車,載客量可達200多人。我們西安也可以在客流量較大的線路上採購18米級鉸接車型,普通線路也應該以12米級公車型為主,10米級車型為輔,停止採購6米小中巴。

對現有6米小中巴,採取樞紐站周邊接駁線路消化,讓6-8米小中巴在3-4年的時間裡逐步退出西安公交。

二、有了車,就得有開車的人。

有這樣一種說法,公交公司採購6米中巴,是因為A3駕照的大車駕駛員不好招。在現階段,公交這個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人是關鍵要素。

公交公司任務考核重,公車滿載率高,公交專用道與慢車道並行,公交工作駕駛時間較長,易得職業病等等都是公交企業招聘難的原因。

那麼,這裡我想給相關部門提出第二個建議,對於公交公司必須繼續加大補貼力度,放開對公交企業自我造血功能的管制(車身,車內,座椅,站牌,語音報站,車內顯示幕,LED屏廣告),進一步提高一線駕駛員的薪資水準,從而讓他們獲得一個相對較為寬鬆的工作環境。

而作為公交公司,應該加大對一線駕駛員的培訓力度,增強維修技工維護保養的水準,建立健全獎懲機制。

三、車有了,人有了,那麼我們來說說路。

西安市這幾年快速發展,路網逐漸發達,斷頭路的打通,也讓不少原本是死胡同的道路變成如今出行的首選。

有了路,市民對於出行便利性的要求就隨之提高,希望走出家門口不遠就有公交線路。那麼公交盲區的覆蓋就成為了接下來一段時期,公交的重點工作。

這裡,各個新建成的開發區產生的公交盲區尤為突出,西咸新區、高陵工業組團、航太新城、曲江二期、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等等,同時協調區縣級公交和公交公司線路的並行問題,不能讓區縣公交阻礙大公交線路的進入。

四、路通了,我們來說說與之配套的公交專用道。

何為“專用”?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是指專門用於,專項使用的意思。那麼現在的公交專用道是不是公車專用的道路呢?咱們西安不是如此。西安市為了鼓勵市民採購新能源車輛,出臺政策允許新能源車可以走公交專用道。

△ 公車專用道經常被社會車輛佔用(圖/西部網)

公交專用道,就是城市公交優先戰略的具體體現,應該24小時禁止社會車輛駛入。只有加大對私家車的合理限制,真正加大對公交的投入,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順暢,才能吸引有車一族放棄私家車,選擇公交出行,只有這樣良性迴圈城市交通才能長遠的發展。

五、車多了,該說說公交線路。

因為更多的車上路了,如果都是重複在主要幹道,就會造成資源的重複浪費。

隨著西安地鐵的逐步完善,西安公交應該主動配合地鐵建設,積極應對地鐵成網運行所帶來的客流變化。現有的200多條公交線路,在某些路段高度重合,比如東西大街,比如解放路、比如未央路。

西安公交應該加大對公交線網的調整力度,對於重複過多的線路進行調整,或者根據客流適當減少配車,車輛多用於二環外、三環附近的新開發區與城區連接的公交線路,但調整過程應循序漸進。

其次,對於長度超過20公里的超長線路,比如262、525、313、500路等等,進行分線運行。

第三,完善智慧公交化建設,加大手機智能公交查詢的宣傳力度,增強乘車體驗,減少無謂等待時間。

六、車多就會帶來另一個嚴重問題,停車場,也就是場站問題。

現在西安公交進場率不足50%,一大批車輛依然要露宿街頭。聽到一個可喜消息,2018年西安市各區都將建設新的公交場站。但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公交場站的管理。

公交場站絕不能隸屬於某個分公司,應該由公交總公司統一管理,否則就會造成某個公司線路佔據場站,而其他公司的車輛無法進入的尷尬情況。

公交場站現在肯定與充電站建設息息相關,因此這裡我強烈呼籲公交場站不要成為下一個各公司競爭的對象。

關於場站,有個地方得拿出來單獨說說,那就是現在西安唯一可以成為公交樞紐站的辛家廟公交樞紐站。

辛家廟公交樞紐站現在可以說是車滿為患,25號又塞進去兩條線路,現在已經彙聚了2、16、22、36、46、216、241、175、179、180、211、248、273、410、164等始發線路,這麼多的線路中我想說兩點。

1、接駁樞紐站的環線線路175、179、180,加滻灞5號線,其實這幾條線完全可以合併成一條線路,成為太元路、礦山路、廣安路、祥和居的一條倒8字型環線線路。

2、164路在216路改走太元路之後可以改線,由太元路直行走礦山路至廣運潭大道,然後走廣安路至安邸立交充電站(待四月份安邸立交充電站建設好後實施),同時,164在太元路西頭改走馬玄路,這樣改線方便了玄武路、太元路、礦山路的居民方便換乘2、3、4號線地鐵,成為2、3、4號線地鐵的聯絡線,客流價值非同小可。

3

指指點點,只願能成為城市名片

公交是視窗行業,既是企業,也肩負著社會公益。公交可能做了很多,可是讓人知道的很少。或者說,把公交當回事的人很少。也只有自己家門口的利益受到損害,才會口誅筆伐一番,發發牢騷。

公交也是個沒有盡頭的事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所以公交公司才應該廣泛聽取民意,做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貼心人。

作為一名乘客,作為一個關注公交12年的人,只是出於一顆公心,才多次發帖對西安公交“指指點點”;但這就是一個普通的西安人,為這個城市的美好交通再祈禱,再加油。

西安2020,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西安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的西安公交能否跟上西安發展的步伐,滿足市民出行新時代的要求,這張考卷已經放在了全體公交人面前。

如果2020年省統計局再發佈一次統計,希望西安公交成為西安一張靚麗的名片!

作者:寧燁|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陝光燈(shaanlight)出品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這是通過互聯網對外公佈的旅商公司被行業主管部門抽查的結果,可以說這樣一個違規的公司還有沒有資格繼續經營下去,值得深思!

在這我還要重複的嘮叨幾句。2017年可以說是西安公交改革步伐逐漸加快的一年,多條民營線路收歸國有,民營資本陸續撤出公交市場。雖然對於公交總公司接手部分民營公交線路後的改線、縮線方案不敢苟同,但我個人對收回民營線路還是舉雙手贊成的。

可讓人想不通的是,就在交通局、公交總公司大力回購民營線路的同時,西安又陸續審批同意了幾個民營公交公司,剛拿下幾座大山,就又被幾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

2

西安公交路在何方,我有話說

民營公交一團糟,那麼我們的西安公交總公司怎麼樣呢?我們先來梳理一下。

據不完全統計,西安公交總公司在完成了對於西長、西高、巴士股份的收購之後,共有約260餘條線路,運營車輛6700餘輛,這其中包含近700個6米小中巴、380輛中轎。

也就是說,通常我們意義上講的大公交(10米級以上(含10米))僅僅只有5700輛左右。

那麼同樣作為西部西三角的成都、重慶是什麼情況呢?請看下麵兩張圖:

截止2017年9月,成都公交集團下屬線路610條,運營車輛10357輛;重慶公交線路607條,車輛8667輛。這樣的數字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西安公交在總量上差距甚大。

西安城市人口過千萬,能稱得上是公車僅僅5700輛左右,剛剛是成都的一半多一點。這樣的車輛數字,怎麼能讓西安市民的出行走的舒適和便捷呢?

所以我要說,西安公交現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車少。這一點,我請西安相關職能部門能夠提高重視程度,2021年西安將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目前西安地鐵第三輪規劃暫未獲得審批的前提下,西安公交的壓力陡然增大,希望在十四運之前給西安公交擴擴軍,提提量——品質的量。

在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於公車輛採購的前提下,我代表廣大人民群眾說兩句。

公交的採購一定要讓公交公司拿出方案,根據具體的線路,要求提出採購需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為了引進汽車產業的某個大項目,而盲目的採購車輛。

3000輛某迪的上路運營,不僅沒有提高西安公交的通行效率,反而因為車型較小,充電時間較長,充電樁配備不足的原因,增加了市民出行的難度,因為這3000輛某迪替換的是相當於4500輛運力的舊車。

成都剛剛在二環環線上投運了最新的18米級純電動客車,載客量可達200多人。我們西安也可以在客流量較大的線路上採購18米級鉸接車型,普通線路也應該以12米級公車型為主,10米級車型為輔,停止採購6米小中巴。

對現有6米小中巴,採取樞紐站周邊接駁線路消化,讓6-8米小中巴在3-4年的時間裡逐步退出西安公交。

二、有了車,就得有開車的人。

有這樣一種說法,公交公司採購6米中巴,是因為A3駕照的大車駕駛員不好招。在現階段,公交這個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人是關鍵要素。

公交公司任務考核重,公車滿載率高,公交專用道與慢車道並行,公交工作駕駛時間較長,易得職業病等等都是公交企業招聘難的原因。

那麼,這裡我想給相關部門提出第二個建議,對於公交公司必須繼續加大補貼力度,放開對公交企業自我造血功能的管制(車身,車內,座椅,站牌,語音報站,車內顯示幕,LED屏廣告),進一步提高一線駕駛員的薪資水準,從而讓他們獲得一個相對較為寬鬆的工作環境。

而作為公交公司,應該加大對一線駕駛員的培訓力度,增強維修技工維護保養的水準,建立健全獎懲機制。

三、車有了,人有了,那麼我們來說說路。

西安市這幾年快速發展,路網逐漸發達,斷頭路的打通,也讓不少原本是死胡同的道路變成如今出行的首選。

有了路,市民對於出行便利性的要求就隨之提高,希望走出家門口不遠就有公交線路。那麼公交盲區的覆蓋就成為了接下來一段時期,公交的重點工作。

這裡,各個新建成的開發區產生的公交盲區尤為突出,西咸新區、高陵工業組團、航太新城、曲江二期、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等等,同時協調區縣級公交和公交公司線路的並行問題,不能讓區縣公交阻礙大公交線路的進入。

四、路通了,我們來說說與之配套的公交專用道。

何為“專用”?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是指專門用於,專項使用的意思。那麼現在的公交專用道是不是公車專用的道路呢?咱們西安不是如此。西安市為了鼓勵市民採購新能源車輛,出臺政策允許新能源車可以走公交專用道。

△ 公車專用道經常被社會車輛佔用(圖/西部網)

公交專用道,就是城市公交優先戰略的具體體現,應該24小時禁止社會車輛駛入。只有加大對私家車的合理限制,真正加大對公交的投入,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順暢,才能吸引有車一族放棄私家車,選擇公交出行,只有這樣良性迴圈城市交通才能長遠的發展。

五、車多了,該說說公交線路。

因為更多的車上路了,如果都是重複在主要幹道,就會造成資源的重複浪費。

隨著西安地鐵的逐步完善,西安公交應該主動配合地鐵建設,積極應對地鐵成網運行所帶來的客流變化。現有的200多條公交線路,在某些路段高度重合,比如東西大街,比如解放路、比如未央路。

西安公交應該加大對公交線網的調整力度,對於重複過多的線路進行調整,或者根據客流適當減少配車,車輛多用於二環外、三環附近的新開發區與城區連接的公交線路,但調整過程應循序漸進。

其次,對於長度超過20公里的超長線路,比如262、525、313、500路等等,進行分線運行。

第三,完善智慧公交化建設,加大手機智能公交查詢的宣傳力度,增強乘車體驗,減少無謂等待時間。

六、車多就會帶來另一個嚴重問題,停車場,也就是場站問題。

現在西安公交進場率不足50%,一大批車輛依然要露宿街頭。聽到一個可喜消息,2018年西安市各區都將建設新的公交場站。但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公交場站的管理。

公交場站絕不能隸屬於某個分公司,應該由公交總公司統一管理,否則就會造成某個公司線路佔據場站,而其他公司的車輛無法進入的尷尬情況。

公交場站現在肯定與充電站建設息息相關,因此這裡我強烈呼籲公交場站不要成為下一個各公司競爭的對象。

關於場站,有個地方得拿出來單獨說說,那就是現在西安唯一可以成為公交樞紐站的辛家廟公交樞紐站。

辛家廟公交樞紐站現在可以說是車滿為患,25號又塞進去兩條線路,現在已經彙聚了2、16、22、36、46、216、241、175、179、180、211、248、273、410、164等始發線路,這麼多的線路中我想說兩點。

1、接駁樞紐站的環線線路175、179、180,加滻灞5號線,其實這幾條線完全可以合併成一條線路,成為太元路、礦山路、廣安路、祥和居的一條倒8字型環線線路。

2、164路在216路改走太元路之後可以改線,由太元路直行走礦山路至廣運潭大道,然後走廣安路至安邸立交充電站(待四月份安邸立交充電站建設好後實施),同時,164在太元路西頭改走馬玄路,這樣改線方便了玄武路、太元路、礦山路的居民方便換乘2、3、4號線地鐵,成為2、3、4號線地鐵的聯絡線,客流價值非同小可。

3

指指點點,只願能成為城市名片

公交是視窗行業,既是企業,也肩負著社會公益。公交可能做了很多,可是讓人知道的很少。或者說,把公交當回事的人很少。也只有自己家門口的利益受到損害,才會口誅筆伐一番,發發牢騷。

公交也是個沒有盡頭的事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所以公交公司才應該廣泛聽取民意,做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貼心人。

作為一名乘客,作為一個關注公交12年的人,只是出於一顆公心,才多次發帖對西安公交“指指點點”;但這就是一個普通的西安人,為這個城市的美好交通再祈禱,再加油。

西安2020,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西安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的西安公交能否跟上西安發展的步伐,滿足市民出行新時代的要求,這張考卷已經放在了全體公交人面前。

如果2020年省統計局再發佈一次統計,希望西安公交成為西安一張靚麗的名片!

作者:寧燁|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陝光燈(shaanlight)出品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