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騰訊領投340億與萬達簽投資協定,請不要再叫萬達房產公司了

今天估計又被萬達刷屏了, 1月29日萬達官方平地一聲驚雷, 騰訊控股(以下簡稱“騰訊”)作為主發起方, 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定, 計畫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 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 騰訊、京東、蘇寧、融創無論哪個拿出來都是大咖, 此番強強聯合, 攜手萬達, 打造商業管理巨無霸, 利用各自優勢, 打造線上線下消費新格局, 可謂是一大壯舉。

去年, 萬達商業與融創中國簽訂轉讓協定,

融創以總額631.7億元接手萬達集團13個萬達文旅項目以及76個酒店項目。 最後富力橫空出世, 來了個三人行, 但目測萬達並未如預期輕裝上陣。 萬達拋售文旅項目進行瘦身, 飽受市場質疑, 2017年可謂是它的多事之秋。

資本市場, 沒有籌碼怎麼玩下去。

當時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 說實話表現是so so, 真的很一般。 最高價到過78, 最低31.1, 真的是跌破發行價啊。 萬達自己也覺得市值被嚴重低估, 於是去年退市, 準備A股上市。 去年很多中概股開啟私有化, 掀起回A熱潮。 分眾傳媒, 聚美優品、陌陌……一大批正在路上。 很大原因就是股價被低估, 融到的錢錢少了, 沒人願意。 本來一塊錢的蘋果, 在你這賣8毛, 我去路口說不定賣2塊, 於是萬達跟港股say goodbye.

私有化過程需要大量現金流, 萬達雖是以房產著稱, 但近年來逐漸將重心轉到文化電影娛樂, 甚至放言出完大配套住宅, 不再拿建築用地。 加之萬達開啟n個文旅項目, 動輒就是就幾百億, 甚至很多都是剛開始建設, 花錢如流水一點不為過, 背後肯定需要大量的財務支撐,

自己前期錢不夠怎麼辦?貸款唄。 此次投資就是收購當萬達H股退市時候的投資股份。

此次還有一個重磅消息, 就是萬達宣佈徹底告別地產, 房子可以說是現在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 此前萬達進行一系列的瘦身計畫, 目的就是輕裝上陣, 謀求A股上市。

中國房產開發商負債率普遍都很高, 12億的專案, 2億就開工, 貸款和預售獲得流動資金, 至於利息和盈利自然是客戶買單, 房價上漲決定了只賺不賠。 越是激進, 攤子鋪得越大, 負債率越高。 成熟的企業肯定有自己的風險把控, 萬達作為行業中的翹楚, 自然不在話下。 萬達私有化中39.7億美元(約310億港元)用作萬達商業股私有化的資金, 除此以外, 萬達集團還有100億美元甚至更高的未償還債券,

將在2020至2024年到期。 而萬達文旅項目大部分都未建成, 前期投入浩瀚, 仍需要大量的現金來維持運作, 承受巨大資金壓力, 大家說可以繼續貸款啊 。 想像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去年流傳出各大行提示萬達債券風險, 建議對萬達債券做減持清倉處理。 萬達緊急出來闢謠, 總有刁民想害朕, 萬達運轉良好, 希望大家理性。 各種是非曲直難以判斷, 但是現實就是萬達股債遭遇雙殺, 多隻債券被機構瘋狂拋售, 閃崩。

萬達影業也遭了池魚暴跌, 在即將跌停之前, 宣佈停牌。 市值瞬間蒸發近70億, word天, 這是多少個小目標。 2017年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幾次下調過大連萬達評級。 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單純從經營層面來看,

公司確實存在持續的投資性現金流缺口, 年約400-600億, 但暫停資本開支的情況下公司在賬現金和經營性現金流入能夠勉強覆蓋籌資性現金流出。 ”

據說是因為當時萬達在倫敦買了塊地, 監管部門為防範大規模資本外流帶來不可控風險而要求銀行系統對海外投資金額較大的企業進行排查, 銀行自主採取了避險措施, 導致萬達債券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拋售, 甚至上演雪崩式的債股雙殺戲碼。

短期來講萬達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 但是大量的未嘗還債, 文旅專案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 甚至不可預知的風險, 都是前在潛在事實。 長期來講出手這些項目也算是明智之舉, 且不論萬達商業重心並不在此, 此舉避免了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債務, 減緩了資金壓力,給萬達帶來現金流。此番徹底告別房產,應該是一個信號,於是這一個時代的終結。

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同世界經濟一樣開始復蘇,但金融危機後強勢的經濟刺激也留下一些風險,而金融地產業首當其中,央行期待的是經濟體系的穩定,任何極端的措施都是不適合的,而當前經濟也不需要過激的措施,因此只要政策不變,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化,暴漲?我們不吹泡泡。暴跌?我們也不想影響經濟復蘇。所以不會有太大浮動,否則勢必引起危機,這不是想看到的局面,萬達此番徹底轉型,輕裝上陣,A股上市之路又近了一步。

減緩了資金壓力,給萬達帶來現金流。此番徹底告別房產,應該是一個信號,於是這一個時代的終結。

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同世界經濟一樣開始復蘇,但金融危機後強勢的經濟刺激也留下一些風險,而金融地產業首當其中,央行期待的是經濟體系的穩定,任何極端的措施都是不適合的,而當前經濟也不需要過激的措施,因此只要政策不變,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化,暴漲?我們不吹泡泡。暴跌?我們也不想影響經濟復蘇。所以不會有太大浮動,否則勢必引起危機,這不是想看到的局面,萬達此番徹底轉型,輕裝上陣,A股上市之路又近了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