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在下阪本,有何貴幹?》為什麼當初人氣那麼高,後來就不行了?

其實《阪本大佬》的人氣一直挺高的, 之前有則新聞是關於"網友希望漫畫動畫化"的排名。 其中, 《阪本大佬》是排位第一。

在此之前, 日本年度的店員推薦十大漫畫中, 《阪本大佬》也是名列第一。 之後, 就算是, 被動畫化, 《阪本大佬》在中國ACG彈幕視頻網站——BILIBILI也依舊取得超高的點擊和人氣。

題主說到的"後來就不行了。 "應該是指BD, 銷量只有550不到數量。

這裡先有個背景要瞭解, 動畫是一名人力密集型的產業, 需要不同行業, 不同工作的人共同負責完成。 也因此, 其投資量也非常巨大。 此外, 動畫作為一種視頻媒介, 是依靠光碟作為實體銷售。

而在這幾十年發展中, 作為對動畫瞭解的愛好者漸漸有了一個共識。 根據銷量來判斷公司的盈利狀況, 以及作為作品本質好壞的參考之一。 為了判斷公司的盈利狀況, 就需要一根或多根標準線, 來判斷作品的盈利程度。

其中, 有一項最低的標準線——保底線。

即公司能保證不虧本的銷量指標:2000卷。

如果能夠一共賣出2000卷BD, 那麼, 至少動畫公司在這部動畫上是沒虧本的。

而這2000卷, 也不是這麼好達標的。 因為, 這個2000卷的要求是平均值,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賣出的每捲動畫總和再除以卷數求出平均數。

不好理解的話,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吧。

一個季番的動畫只有12集, 而這十二集一般會有4~6卷的髮型數量, 也就是說, 你想看完這部動畫要買4~6份的光碟。 而一份的BD換算成人民幣需要500左右的錢。 也就是說, 一個觀眾想要買動畫的整套BD, 至少需要2000塊錢的人民幣。

這麼一想, 如此高昂的消費倒確實要讓人考慮。 如果不是對一部動畫特別喜歡, 基本上BD是不會買的。

這麼一看, 《阪本大佬》只有550左右的銷量不止是沒保本, 而是虧到家了。 不過, 對動畫公司而言, 其實無傷大雅。 至於這個問題, 不屬於討論範圍, 就暫且擱置。

再說回動畫本身。

因為, 動畫和漫畫的載體不一樣。 所以某種程度上, 《阪本大佬》的魅力, 動畫比漫畫弱了不止一點半點。

為什麼呢?漫畫是依靠分鏡成立故事, 我們讀者理解漫畫依靠的是自己的腦補能力, 將漫畫兩個分鏡的內容補充完整。 而《阪本大佬》的有趣在於, 他的前後兩個分鏡造成巨大反差, 比如, 在教室裡, 阪本的凳子被抽掉, 然後下個鏡頭, 就是阪本依然坐著。

這種短時間造成的視覺轟炸, 讓讀者覺得有趣。

相反, 動畫需要彌補分鏡上的空白。 同樣是一個故事, 但衝擊性就沒有漫畫這麼大。 當然, 會讓人覺得不如漫畫。 即便是新觀眾覺得有意思, 但也遠遠到不了花幾千元去收購的地步。

更何況, 在我國, 版權制度, 花錢看動畫的風潮才剛剛興起。 而看動畫的人群, 沒有消費能力的學生又占大多數。 所以, 銷量上, 即便我國有一堆喜歡《阪本大佬》的粉絲, 也無法, 也不願意提供業績。

主要還是依靠日本國內的消費市場。而這群日本消費者,可不是順便好糊弄的。口味刁鑽的很,而且動畫又沒有人氣的美少女角色。因此,造成了不好的現象。

PS:當然,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阪本大佬》本來就沒什麼人氣,只不過在我國剛好炒作了一波熱度,大量的萌新追風看和討論。一旦風頭過了,自然就沒有熱度了。

又或者說,對於阪本這種套路相同的裝逼從驚喜到審美疲勞。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主觀臆想。

主要還是依靠日本國內的消費市場。而這群日本消費者,可不是順便好糊弄的。口味刁鑽的很,而且動畫又沒有人氣的美少女角色。因此,造成了不好的現象。

PS:當然,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阪本大佬》本來就沒什麼人氣,只不過在我國剛好炒作了一波熱度,大量的萌新追風看和討論。一旦風頭過了,自然就沒有熱度了。

又或者說,對於阪本這種套路相同的裝逼從驚喜到審美疲勞。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主觀臆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