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除舊迎新,過期食品怎麼辦?

受訪本地專家認為, 無論哪種食品, 只要過了食用期限, 就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 大掃除時, 是否發現家裡許多快過期, 甚至已經過期的剩食?

過期食品可以吃嗎?吃了是否危害健康?醫生、營養治療師, 以及食品化學與安全講師受訪講解過期食品的處理方法, 以及怎麼在減少浪費和維護食品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每逢節慶, 食物浪費問題特別嚴重。 為了減少浪費, 有些人認為食品過期也能吃, 有些Freegan(剩食者)甚至找拾並食用商家或公眾丟棄的食品如麵包、果菜和瓶裝飲料, 其中自然不乏過期食品。

所謂“過期”,

是“美味過期”“營養過期”, 還是“食安過期”?包裝上的使用期限到底有何意義?

五年前, 哈佛法學院和美國非盈利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 包裝上的使用期限有混淆消費者之嫌, 並導致消費者在食品壞掉之前就把它丟掉。

路透社的報導引述研究報告作者之一艾米莉·卜羅德·利布(Emily Broad Lieb)的話:“消費期限標籤的用意是讓消費者明白什麼東西新鮮, 但消費者卻認為它在標示食品是否安全。 因為這個誤會, 消費者浪費了金錢, 也浪費了食物。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院教授希歐多爾·拉布薩(Theodore Labuza)分析了上述研究報告, 路透社的報導引述他的看法:“如果食品已經腐爛, 而且發出異味, 那當然應該丟掉,

但不能單單因為過了包裝上的期限, 就覺得食品不能安全食用。 ”

拉布薩教授認為:維護食安, 就要正確保存食品。 換言之, 與其過分關注食用期限, 不如多花心思聰明保存;決定是否食用時, 應該同時用眼和鼻觀察, 而不是一味依賴廠商提供的食用期限。

安全起見 少吃為妙

美國有線頻道《美食世界》(Food Network)列出了10種過期後還能繼續食用的食物, 例如罐頭食品過期四年仍能食用;沒開封的穀物早餐可以過期半年;雞蛋放在水中只要沉下去就可吃;麵包要是一直放在冷凍庫, 過了期限依然新鮮。

不過, 受訪本地專家一致認為:安全起見, 過期食品不該食用。 食用過期食品不一定會導致病症, 但體質、免疫能力和消化系統的運作因人而異,

最壞情況包括腹瀉、嘔吐、發燒、食物中毒和肉毒桿菌中毒(botulism)。 醫生恩娜麗紮說:“在非常嚴重的情況下, 患者甚至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 必須通過機器維持生命。 ”

受訪專家認為, 無論哪種食品, 只要過了食用期限, 就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

營養治療師葉維銘說:“存在冰箱的食品也可能變酸, 因為低溫環境只是降低細菌繁殖的速度, 它不會完全去除細菌。 因此, 食品開封後就要在限定時間內吃完。 此外, 處理食材時要注意衛生, 烹煮溫度也要恰當。 ”

肉眼未必能看到黴菌

無論是否過了食用期限, 任何食品食用前都要小心檢查, 一旦發現黴菌, 就不能再吃。

恩娜麗紮醫生說:“除了某些芝士, 出現黴菌的食品可能導致過敏或呼吸系統問題。

大部分時候, 發黴食品中會有我們看不到的細菌, 吃了可能腹瀉或嘔吐。 ”

可否去除發黴的部分, 然後食用剩餘未發黴的部分?

受訪專家一致反對。

葉維銘解釋:“黴(mould)屬於菌類(fungi), 透過孢子(spores)繁殖, 根部會在食品內廣泛生長, 我們未必看得到。 因此, 就算去除食品發黴部分, 也不意味著已經去除所有黴菌。 ”

特別是軟食如蛋糕或麵包, 以及水分高的食品如香腸、花生醬、牛油、糊狀芝士(cottage cheese)或莫劄瑞雷(Mozzarella), 更是發黴高危食品。

恩娜麗紮醫生解釋:“軟食的孔隙較多, 黴菌生長更深入, 所以一旦發黴, 就不能食用。 不過, 相對較硬的食品如硬質芝士、薩拉米腸(salami)以及硬蔬菜如紅蘿蔔, 黴菌往往不能深入表層以下。 如果有冒險精神,

可以去除黴菌周邊大部分再吃, 但如果不太肯定, 最好還是丟掉。 ”

她提醒:食材如果已經變質, 就千萬不要烹煮;要是過期了但儲存恰當, 而且尚未變質, 就要以衛生的方法徹底煮熟才吃。

發黴食品中的病原體(pathogen)可能產生毒素, 這些毒素可能散播到食品其他部分;即便表面沒有發黴, 也不一定安全, 因為微生物根本無法用肉眼看到, 所以過期後最好別吃。

“剩食者”健康風險高

為了減少浪費, 本地有些“剩食者”選擇在垃圾裡找食物和其他日用品。 受訪專家都認為這種行為有一定風險。

葉維銘說:“這些‘剩食者’雖然‘環保’, 但其實是在冒生命危險, 因為可能吃下細菌或污染物。 其中可能在食品中出現的較危險污染物是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吃了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癱瘓,甚至死亡。”

顏欣慧博士強調:微生物不能用肉眼看到,所以根本無法知道垃圾堆裡的食物是否安全。

她說:“看起來無害,也不一定可以安全食用。何況本地氣溫高,環境潮濕,更會助長微生物的生長。”

諸多食品之中,有些食品的“致毒”風險更高。顏欣慧博士說:“營養豐富的食品,例如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的肉類、海鮮和牛奶,以及任何pH值高過4的食品,都屬於‘高風險’。儲存久了,更容易有微生物生長,並導致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儘快求醫

無論是有心或無意,吃了過期食品若有任何不適,如發燒、嘔吐或腹瀉,應該怎麼做?

恩娜麗紮醫生說:“馬上多喝水,補充水分,把過期食品丟掉。接下來的24到48小時內,要是情況惡化或沒有好轉,一定要馬上求醫。”

受訪專家希望消費者明白:食用過期食品,始終有一定風險;即便不想造成浪費,也不應該危害健康。

想顧及健康,同時減少食物浪費,:避免囤積食品,烹煮時注意分量。購物前先查看家裡還有哪些食品,購物後要妥善儲存。

包裝食品的有效期,指的都是失效期限。

慧眼識“期”

留意產品包裝,上面一般印有Use By、Sell By、Expiry Date或Best Before等字眼。在國外,這些用詞的意義不盡相同,例如Sell By(銷售期限)是告訴零售業者最遲什麼時候必須下架,Expiry Date(失效期限)則是告訴消費者,過了該日期,即便按照包裝指示儲存,食品也未必能夠保有正常性質或品質。

不過,無論食品包裝印有哪個字眼,其實都是同一意思。

顏欣慧博士說:“根據本地食安條例,任何包裝食品的有效期都可通過Use By、Sell By、Expiry Date或Best Before的形式呈現,所以這些詞彙其實指的都是失效期限。”

顏欣慧博士強調:失效期限有它的意義,消費者不宜以身試“期”。她說:“過期食品真的不該吃,何況不同人對於過期食品的‘容忍度’和免疫能力也不一樣。”

妥善保存 維護食安

不想造成食物浪費,首先必須酌量選購,之後則要妥善保存,儘量延長食用期限。

例如購物時應攜帶裝有冰塊的隔溫容器或保冷袋,方便保存新鮮食材及冷藏與冷凍食品;購物後應儘快回家,存入冰箱;避免把冷藏與冷凍食品放入後車廂,因為高溫環境讓食品更快變質。

此外,確保冰箱和冷凍庫內有足夠冷空氣流通,食品之間要留有一定空間。

其他存食竅門如下。

乾糧:

·乾糧要存在乾燥陰涼處或放進冰箱,以免溫熱潮濕的環境讓乾糧更快發黴變質。

·堅果應用密封容器裝好,置於陰涼處如櫥櫃或冰箱,避免接觸陽光。

·散買或用不完的乾糧或醃制食品,應用密封容器裝好。

肉類、海鮮:

·冷凍肉要存入冷凍庫,溫度不宜高過零下18攝氏度。

·大包裝冷凍肉可先解凍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接著分成較小包裝,個別冷凍。

·冷凍肉類和海鮮可用冰箱或微波爐,安全解凍。

奶類或乳製品:

·UHT牛奶開封前可以存於室溫,開封後就要放入冰箱,一周內喝完。

·罐裝煉乳或淡奶開罐後,就裝入非鐵質容器,蓋緊,放入冰箱。

·牛奶和芝士應該保留原來包裝,放入非鐵質容器,蓋好,冷藏。

·飲用時迅速取出所需分量,然後馬上把乳製品放回冰箱。

果菜:

·果菜要去除泥垢再放入冰箱,蔬菜可用塑膠容器來裝。水果和蔬菜不宜存放同一冷藏格。

熟食:

·煮熟後裝入淺型容器,兩小時內存入冰箱或冷凍庫,四天內吃掉。

·冷凍熟食解凍後,就不能再冰凍。

食品安全儲存時間

冰箱(攝氏四度):

冰凍雞鴨、魚蝦——1至2天

冰凍牛、羊、豬鮮肉——3至5天

冷凍庫(攝氏零下18度):

冰凍雞鴨——6至12個月

冰凍魚——3至6個月

冰凍蝦——9至12個月

冰凍豬肉——4至6個月

冰凍牛肉——4至12個月

冰凍羊肉——6至9個月

吃了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癱瘓,甚至死亡。”

顏欣慧博士強調:微生物不能用肉眼看到,所以根本無法知道垃圾堆裡的食物是否安全。

她說:“看起來無害,也不一定可以安全食用。何況本地氣溫高,環境潮濕,更會助長微生物的生長。”

諸多食品之中,有些食品的“致毒”風險更高。顏欣慧博士說:“營養豐富的食品,例如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的肉類、海鮮和牛奶,以及任何pH值高過4的食品,都屬於‘高風險’。儲存久了,更容易有微生物生長,並導致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儘快求醫

無論是有心或無意,吃了過期食品若有任何不適,如發燒、嘔吐或腹瀉,應該怎麼做?

恩娜麗紮醫生說:“馬上多喝水,補充水分,把過期食品丟掉。接下來的24到48小時內,要是情況惡化或沒有好轉,一定要馬上求醫。”

受訪專家希望消費者明白:食用過期食品,始終有一定風險;即便不想造成浪費,也不應該危害健康。

想顧及健康,同時減少食物浪費,:避免囤積食品,烹煮時注意分量。購物前先查看家裡還有哪些食品,購物後要妥善儲存。

包裝食品的有效期,指的都是失效期限。

慧眼識“期”

留意產品包裝,上面一般印有Use By、Sell By、Expiry Date或Best Before等字眼。在國外,這些用詞的意義不盡相同,例如Sell By(銷售期限)是告訴零售業者最遲什麼時候必須下架,Expiry Date(失效期限)則是告訴消費者,過了該日期,即便按照包裝指示儲存,食品也未必能夠保有正常性質或品質。

不過,無論食品包裝印有哪個字眼,其實都是同一意思。

顏欣慧博士說:“根據本地食安條例,任何包裝食品的有效期都可通過Use By、Sell By、Expiry Date或Best Before的形式呈現,所以這些詞彙其實指的都是失效期限。”

顏欣慧博士強調:失效期限有它的意義,消費者不宜以身試“期”。她說:“過期食品真的不該吃,何況不同人對於過期食品的‘容忍度’和免疫能力也不一樣。”

妥善保存 維護食安

不想造成食物浪費,首先必須酌量選購,之後則要妥善保存,儘量延長食用期限。

例如購物時應攜帶裝有冰塊的隔溫容器或保冷袋,方便保存新鮮食材及冷藏與冷凍食品;購物後應儘快回家,存入冰箱;避免把冷藏與冷凍食品放入後車廂,因為高溫環境讓食品更快變質。

此外,確保冰箱和冷凍庫內有足夠冷空氣流通,食品之間要留有一定空間。

其他存食竅門如下。

乾糧:

·乾糧要存在乾燥陰涼處或放進冰箱,以免溫熱潮濕的環境讓乾糧更快發黴變質。

·堅果應用密封容器裝好,置於陰涼處如櫥櫃或冰箱,避免接觸陽光。

·散買或用不完的乾糧或醃制食品,應用密封容器裝好。

肉類、海鮮:

·冷凍肉要存入冷凍庫,溫度不宜高過零下18攝氏度。

·大包裝冷凍肉可先解凍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接著分成較小包裝,個別冷凍。

·冷凍肉類和海鮮可用冰箱或微波爐,安全解凍。

奶類或乳製品:

·UHT牛奶開封前可以存於室溫,開封後就要放入冰箱,一周內喝完。

·罐裝煉乳或淡奶開罐後,就裝入非鐵質容器,蓋緊,放入冰箱。

·牛奶和芝士應該保留原來包裝,放入非鐵質容器,蓋好,冷藏。

·飲用時迅速取出所需分量,然後馬上把乳製品放回冰箱。

果菜:

·果菜要去除泥垢再放入冰箱,蔬菜可用塑膠容器來裝。水果和蔬菜不宜存放同一冷藏格。

熟食:

·煮熟後裝入淺型容器,兩小時內存入冰箱或冷凍庫,四天內吃掉。

·冷凍熟食解凍後,就不能再冰凍。

食品安全儲存時間

冰箱(攝氏四度):

冰凍雞鴨、魚蝦——1至2天

冰凍牛、羊、豬鮮肉——3至5天

冷凍庫(攝氏零下18度):

冰凍雞鴨——6至12個月

冰凍魚——3至6個月

冰凍蝦——9至12個月

冰凍豬肉——4至6個月

冰凍牛肉——4至12個月

冰凍羊肉——6至9個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